王阳明年谱讲读18、周密部署,平定叛乱


  此时,南赣辖区内的大小山寨已经多达上百处,其中势力较大的几股军事力量包括:福建漳州府小溪山寨的詹师富、温火烧;江西南安、赣州府境内横水、桶岗山寨的谢志珊、蓝天凤;广东惠州府境内浰头山寨的池仲容。整个南赣军事行动主要围绕这几股武装力量展开,大大小小的战役进行了上百场,时间跨度整整一年零三个月。在此期间,王阳明部署周密,屡用奇招,用兵出神入化,其军事才干完全可以和《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相媲美,相关细节在不少著作里都有详细描述,本书不再一一赘述。

  不过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人过分神化王阳明,事实上,战争总是残酷的,战场上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任何一场战役的胜利都不可能是那么轻松的,根本不存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战场。

  有一次王阳明手下官员带兵攻打象湖山,途中遭到敌人的伏击,官员和将士被杀十几人,指挥官也身中两枪,差点被俘,情况格外凶险。在对付大匪首池仲容的过程中,王阳明更是劳心费神,片刻也不敢松懈,最后累到呕吐,可见作战的艰辛。本书对类似的战斗细节不作详细描述,只想对整个南赣战事作一个笼统的交代。

  整个南赣军事行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周密部署,注重细节。

  整个南赣战役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王阳明面临的不只是军事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行政、财务、人事、装备、治安、教育等一系列工作,这些需要多部门的紧密配合,而且各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否则可能全盘皆输。作为整场战争的指挥者,王阳明对各项工作都进行了非常周密的部署。为了贯彻自己的作战方案,他还在制度上进行了一些变通和革新,1、如他向朝廷上疏要求变通税法,以解决军费问题;在关键地方设置行政建制,比如他在消灭詹师富后,就在象湖山附近设立平和县,平了横水、左溪、桶冈后,他又在附近设置崇义县。

  2、在境内实行著名的“十家牌法”,切断奸细的消息传播;

  推行十家牌法。在此之前,官府里的举动还没有付诸实施,贼寇已经预先听到了。军门的一个老隶,尤其奸猾。先生探查知道这件事以后,把他叫进卧室,让他自己选择生和死。老隶就把真实的情况透露出来,先生答应他不治死罪,对他所说的话进行测试都应验了王阳明抓内鬼老吏,就在城里订立十家牌法。它的办法是整编十家作为一牌,列出各户的籍贯、年纪、面貌、行业,每天轮一家,沿门按牌审察,遇到面貌生疏十分可疑的人,立即报告官府进一步审理,有一家对贼寇隐匿不报,十家一同犯法。

  3、发布《南赣乡约》,教化民风,加强德治;

  《南赣乡约》明白地告知父老子弟,务必要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长爱护弟弟,弟弟恭敬兄长,夫妇和睦,长者要施恩于幼,幼者要顺从长者。小心谨慎地奉行官家法令,用心用力地督办国课,恭敬俭约地来守护家业,谦让和气地和乡里相处;心境要平和宽恕,不能轻易地发生争吵,做事要忍让,不能动辄就兴起词讼;看到善事互相鼓励,有恶事要互相惩戒,务必兴起礼让的风气,行成忠厚朴实的习俗。

  4、组织地方民兵训练,择优选拔将士,充实战斗力量;

  南赣地区连接四省,山势险要森林茂密,盗贼盘踞其中,每三人中就有一人为盗贼,四处窥探大肆剽掠,成为当地老百姓的很大祸患。等到汇集兵马采取行动,魍魉之徒已经隐匿了形迹,当大军刚走,那群鼠狐之辈又重新聚首猖獗王阳明就派遣四省的兵备官,在各自所属的弩手、打手、机快等项目中,挑选骁勇善战出类拔萃,胆力超群的人,务求杰出之士,其中有超出众人的能者,使他的生活物资优厚,委任他为将领;

  5、改进作战奖惩制度,激励士气等。

  这一系列制度和方法的实施,为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招抚与军事打击相结合,不以杀戮为根本手段。

  王阳明奉命去指挥这场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为此在历史上曾经背上了“刽子手”的骂名。从客观原因来看,这是他受阶级和历史观的局限所致;从主观上来看,王阳明作为儒家知识分子,虽然他平定了南赣民乱,完成了任务,但他的心底自始至终是充满悲哀的。他曾对学生钱德洪说过这样的话:“某自征赣以来,朝廷使我日以杀人为事,心岂割忍,但事势至此。譬之既病之人,且须治其外邪,方可扶回元气,病后施药,犹胜立视其死故耳。可惜平生精神,俱用此等没紧要事上去了。”

  对王阳明而言,一方面,他希望南赣地区的混乱尽快得到平息,让流离失所的民众能早日回归田园,安心生产;另一方面,他又不忍使用军事力量大肆攻伐,“日以杀人为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杀戮,他充分利用招抚的手段,对那些被胁迫叛乱的人员予以赦免。在浰头战役前,王阳明专门写了一篇《告谕浰头巢贼》,广泛宣传,大力招降;在平乱过程中,王阳明也始终坚持不滥杀的原则,告诫官兵“当先之士,惟在摧锋破阵,不许斩取首级”“已获渠魁,其余解散党与,平日罪恶不大,可招纳者,还与招纳;不得贪功,一概屠戮”。这些细节都体现出儒家的用兵思想。

  第三,注重从心上用功,以“攻心”为上。

  王阳明认为“兵者,诡道也”,打仗就是要在谋略上用功。作为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充分展示了“攻心”的威力。

  在用兵上,他善于把握敌我士兵的心理,在战斗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起仗来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令敌人防不胜防;

  1、阳明如何使用计谋,突袭成功地攻破詹师富的据点。

  王阳明的部队被昨天的一场败仗所挫败,他的指挥官们情绪低落,建议撤军等待援助。王阳明决定利用詹师富的经验,放出假消息说不打了,又设计了政府军在上杭举行班师联欢会,让詹师富相信政府军已经撤退,并在他放松警惕时在黑夜中奇袭象湖山,并成功攻破隘口。王阳明剿匪部队乘胜如暴风扫落叶一样,在三天之内横扫詹师富四十三处据点。詹师富被活捉:武装成为历史。

  2、成功运用了“团练”这一策略,偷袭进攻大庾岭陈曰能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剿灭詹师富后,王阳明将工作重点重新转移回剿匪,因为政府军的战斗力已经非常弱。

  他通过组建地方民兵“团练”来提升军队的实力,他从各个部队中挑选出骁勇之士并进行军事训练。这个消息传到福建南安的山贼们的耳中后,他们都感到恐惧不已。陈曰能由于依仗大庾岭的地利,而变得异常张扬,多次进攻南安府。王阳明通过宣称团练训练完毕后不会管,让陈曰能的人产生团练下班的不设防心理,使用偷袭的策略,成功攻占了陈曰能的根据地。陈曰能最终被捕,并从南赣山贼的黑名单上被划掉。

  3、 利用侥幸心理,成功地围攻剿灭了谢志山和蓝天凤。

  在谢志山和蓝天凤等山贼联合后,他们内心的恐慌,但按照从前的经验,认为他的三大据点要比詹师富和陈曰能的根据地稳固十倍,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安然无恙,侥幸地认为王阳明用了两次突然袭击,不可能再用第三次对付他。

  的确,王阳明也发现这里的地势险要,内部有适合种植的土地,是鬼斧神工的山贼老巢啊。谢志山要蓝天凤闭门不出,无论王阳明用什么花招都没用。最终,王阳明并没有使用什么花招,而是采取了围困桶冈的战术,经过二十多天的围困,桶冈的局势越来越紧张。谢志山和蓝天凤开始出现矛盾,最终谢志山独自下山想要投降官军,但被王阳明事先安排的伏兵所俘。而蓝天凤最终也被王阳明收服,桶冈也被官军所占领,所耗费的时间不足一个月。据说,王阳明在打扫战场时,湖广部队才到达郴州,听说王阳明已经消灭了谢志山和蓝天凤后,部队指挥官吃惊得张大了嘴巴,像是被人塞进个拳头:从前三省联合剿匪,打了一年也不见成效,而王巡抚朝去夕平,如扫秋叶,真乃天人也!

  4、斩首行动,成功地解决池仲容了这个强大的敌人。

  𡈼阳明剿匪是为了还南赣一个清平世界,对于池仲容,王阳明还抱着一丝希望,不希望发生硬碰硬、血流漂杵的决战。池仲容也不希望他和王阳明在战场上相见。针对池仲容,王阳明对他“以拖为主”投降意愿,表示竭诚欢迎、礼仪周全、全然信任、大胆任用,以此来赢得他的信任和合作。最终,王阳明通过准确地把握池仲容的心理和情感,采取了步步诱其上钩的策略,采取“斩首行动”,将池仲容及手下全部格杀,成功地解决了这个强大的敌人。

  在地方治理中,王阳明也善于恩威兼施,德法并用,匡正民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现出其“攻心”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