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价值的核心是什么?


 

数据要素价值的核心是什么?

 

数据是继劳动、土地、资本、知识、技术、管理之后,企业生产经营、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七要素。现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如火如荼,谈论如何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已成为专家学者、企业家、高官甚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高频话题。看看新近出版的图书,以激活数据为主题的占相当大比重。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是,数据价值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数据价值的实质是什么?这个基础性问题解决得好,有利于准确有效地发挥数据的价值。

笔者认为,我们谈论数据的价值,通常指的是这两个方面。

一是数据的商业价值,即数据的交换价值,通俗地讲,就是数据的市场价格如何?能卖多少钱?

发展数据产业,激发数据要素价值,发挥好数据价值,一个重要方面,就要把自己拥有的数据卖个好价钱。

数据到底能卖多少钱?这要看具体情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想出售所拥有的数据的一方来说,要想出售自己所拥有的数据,就必须找对该数据买家,否则,拥有的珍贵数据或许只能卖出个稻草价来。同一数据,对于不同的需求者,一般会有不同的购买价格。不同的需求者,对于同一数据,可能会出价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因为,不同的买家,对数据的质量、可应用领域、预期的应用效果、需求的缓急程度、自己取得数据的难易程度、数据的可替代性等方面,一般是不同的。有些需求者,可能因为本身有获取该数据的优势,那么,它们对于该数据的购买价格就相对低些。而对于无法无偿或低价获取所需数据的购买者来说,则可能要出大价钱来采购该数据。

如何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是当前数据拥有者面临的难题之一。一方面,需求方不知道谁拥有自己想要的数据,另一方面,数据拥有者也不知道谁是该数据的真正需求者。即使相互知晓,还存在着交换博弈的情况。因此,建设数据市场,可能是解决数据供求有效衔接难题的有效举措。但是,数据市场不同于有形商品市场,也不同于以专利为交易对象的知识产权市场,数据更具有无形性,能够零成本复制、传输,并且数据在产品标准化、产品质量、产权等方面都难以界定和固定,一般只能靠供求双方约定,这可能是数据市场建设的重要难题之一。

二是数据的使用价值,即数据对于需求者、使用者来说,到底有什么用处?

数据之所以成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要素?是因为生活经营活动需要数据的融入。只有融入了适当的数据,生活经营活动才能有效开展,或高效开展。也就是说,作为要素的数据,必须参与生活经营活动。就全社会来说,数据必须参与社会活动,否则,数据是没有价值的。

人们为什么需要数据,甚至要去市场上去、向其他市场主体购买数据?显然,这是因为,自己需要该数据,该数据对自己有用,即该数据对自己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是自己开展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换句话说,人们购买某种数据,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学过政治经济学的都知道,商品具有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人们购买该商品,购买的不是商品别的什么属性,而是该商品具有的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属性,即该商品对购买者所具有的使用价值。

人们常说“数据赋能”,一般是指数据能够有效辅助决策、辅助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如“人工智能”“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远程办公”“远程医疗”“网络采购”“网络教学”“黑灯工厂”;能够有效节约人们的体力消耗、降低人们的辛苦指数,如“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一网通办、一门通办、一窗通办”;能有效提高管理效能,如“城市大脑”“智慧城市”“智慧公安”使城市运行更高效、更安全。也就是说,数据的应用领域是全方位、全方面的、多元的、立体的,数据的使用价值是全方面、全方面、立体的、多元化的。而有些相同的数据,如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对于诸多不同领域来说,都具有使用价值。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使用价值,必须使具体的数据同具体的需求相结合,在具体的需求中界定数据的使用价值,发挥好数据的使用价值。

从这方面看,数据的市场价格,是以其使用价值为基础的,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没有使用价值,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价格。因此,必须充分激活数据要素的市场需求,使需求更加活跃起来,从而使数据要素市场更加活跃起来,进而使数据要素的两方面价值都最大化。

 

余青山(《新知识经济学》作者)

电话:18071210116

202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