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耿丽娜《我的“廊桥遗梦”》
你的廊桥,我的梦;你的天空,我的彩虹。真想踏上你的廊桥,一睹你的风景;真想走进你的天空,阅读你美丽的人生。
-
“风从乡间升起,穿过每一条开满蝴蝶兰的小道,在城市的楼群中传荡成一种巨大的回响,一个古老故事的灿烂光芒似乎稍纵即逝”。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米勒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把摄影家金凯和麦迪逊县一位农妇四天的爱情故事变成不朽的经典,让千万美国人流泪,也让一个中国才女耿丽娜女士,在几十年之后,以自己独特的经历、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语言才华,一笔挥就“中国版的《廊桥遗梦》”。捧读之余,感慨不去;正如网友新绿所说的那样:“再读,仍被感动”。就让我们再感动一次吧!
-
“隔着不近不远的时空/我会常在不经意中想起你/就像每天的微风/偶尔吹落一两片叶子/ 那么自然随意。”真爱是感情自然的流露,是庄严、圣洁而无淫邪瑕疵,和那些见色起意、打着爱情幌子的流氓不可同日而语。相逢在网上的耿丽娜女士和“他”,说近,有时天天嘻笑往来;说远,不知山长水阔,人在何处;就像微风和叶子,就像清水和芙蓉,没有刀削斧凿之痕,随意自然。
-
“曾读过你那略带伤感的文字/苦涩的人生/曾注视过照片里的你/目光中透露出寂寞的神情 /还有短信电波传来的海誓山盟。”比起耿丽娜女士,那位“他”可就不那么幸运了。因为苦涩的人生,才有略带伤感的文字,才有寂寞的神情。是耿丽娜女士的才貌文章打动了他,还是他苦涩沧桑的人生吸引了耿丽娜女士,我们不得而知,其实我们也无需知道;但两颗海誓山盟的心,却一直温暖着、互慰着、关注着、才气着。
-
“每当回首那段偶然相识的缘分/像荒漠的灵魂遇见了前生的约定/你我了然是彼此血液与气质近似的同类/无论相隔多远/都能撞击出火花与回声/我们相约今天/一起笑看冷暖人生。”丽娜女士和那位“他”是否见着面,诗里没有说得太清。“偶然相识”,是指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并不重要。但灵魂约定的前生,注定了彼此血液与气质的近似,所以无论相隔多远,都能撞击出火花与回声,于是相约今天,一起笑看冷暖人生。
-
“你不是名义上的爱人/也不是耳鬓厮磨的情人/只是用文字构筑的/如诗如梦的幻影/曾深深打动过我心灵的恋人/成了我情感上的廊桥遗梦。”原来“他”既不是爱人,也不是情人,他只是文字构成的幻影;这时我才明白:他是虚拟的,也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那个他,曾经是打动她的恋人,情感上的廊桥遗梦;这比金凯与弗朗西丝卡销魂摄魄的爱情故事,还要圣洁、纯真得多;这就让我们更加叹服诗人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表现手法。
-
“守住一份清纯/守住一份沐风沥雨的缘分/我是怀抱菊花的伊人/在一次次渐渐凉了的秋风里/走着属于自己的旅程/远远的落叶里/埋藏了多少深深浅浅的脚印/ 还有这魂牵梦萦的廊桥遗梦。”耿丽娜女士,从万千的思绪中,又回到了现实。虽然把自己想象成怀抱菊花、憧憬未来的女人,但中国毕竟不是美国,耿丽娜女士也不是弗朗西丝卡,除了守住清纯、守住缘分,还能干些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旅程,自己的方向,那走过的深深浅浅的心里路程,恰似我们生命的真实。这也许就是文友慕游君所说的那样:“无拘无束,自由尚真”。而这魂牵梦萦的廊桥遗梦,就让她愉悦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吧!
-
读耿丽娜的诗,在享受美感的同时,常常让人躁动和遐想,让人欲罢不能;此时我这个感觉愈加强烈,只可惜我没有才华继续写下去。当停笔凝眸时,我想起了叶芝的诗《当你老了》,就用它来结束此文,也算我借花献佛,送给耿丽娜女士和所有情人们的礼物——
-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集,
慢慢读,回想起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东北千里(于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