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邊緣治理
大唐盛世,我們現在回顧歷史往往更容易想到唐朝,甚至漢朝,而明清被視為近現代落後的根源。
漢唐盛世被認為是中華帝國源源不斷向外擴張或邊緣治理的典範,不管是戰爭還是納貢?清朝被視為閉關鎖國。本質上都是邊疆治理的問題。
唐宋元明清,幾乎是個固定用法用量,是歷史描述的一個普遍聯繫的沉浸式“概念”。也是一個逐漸衰弱的過程,清朝就像佛光反照,必死無疑。
漢朝可以視為“民主革命”的勝利,隋朝靈光一閃,唐朝一飛沖天,綿延至今。
問題是邊緣治理對這種帝國興衰有何影響?以及邊彊和鄉村等複雜地域治彊和鄉村振興有什麼關聯?
《過渡禮儀》,《禮物》,以及《禮物的迴歸》,歐洲發展史貫穿其中~~……
昨天一天走了28800多步,比去梧桐山爬一天山還多,出了幾身臭汗 ,這比平時多出來的步數能說明什麼?身體出奇的走出沉疴已久的肥胖症感覺。
走邊疆,是一種風景圖,讓人嚮往!胡亂聯繫的自由自在,一種生命的意義,即鮮活的世界。國家是妥協的結果,或一直處在妥協中,邊疆就是這種妥協的前沿陣地。
作為整體,這種邊疆的、邊陲的,甚至是異域的風情,抑或兩者的結合,總之,它們聲嘶力竭的共同的話題實際上很容易成為當權者腦袋裏的一股清流而流向全國。
(圖片來自網絡)
說過一次了,里根總結自己執政理念時說,他的思想來源中國文化。那時,我們對美國主要是崇拜,里根這麽一說,覺得很新鮮。現在我們應該知道,那時的美國把中國視為落後貧窮的邊緣國家。但是,是人類唯一文明的常青樹。
這也是一種邊緣的對主流的影響,即中國文化影響西方國家自以為各種優先的邊緣治理,從而影響世界,包括中國。其實,這還是一種人類學手法,包括田野調查。
在民主與法治,結構主義,系統論,生態論,建構主義之後,,,
穩定壓倒一切,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也可以引申為青山綠山相對人居環境的邊緣治理。
~~Chamheiquen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