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珉:矛盾,循环,平衡(揭示人生真相)——理性与非理性


人群矛盾折腾,就社会和国家层面讲,通常是有组织地进行的,表面看起来似乎并不是非理性的。理性和本性有时并不矛盾,就社会群体来讲,自利本性的发挥常常是一种理性行为,例如制造核武器就是一种高度理性的国家行为,但它源于自利本性。自利本性驱使的群体理性非常可怕,几乎是所有社会灾难的终结根源。人作为社会动物,其所组成最持久、最稳固的群体是民族,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清楚民族存在的缘由。但是如果你能悟解宇宙人生的大道与奥秘,民族存在的缘由就非常简单——民族不过是超力制造和控制社会矛盾折腾的人群组合形式。民族是国家最强大的物质支撑,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国家不过是民族自利的手段工具和表现形式,因此国家矛盾的深刻根源是民族矛盾。超力制造的社会矛盾多种多样,民族矛盾不过是其中之一。

超力为什么不让全人类成为一个种族或民族?根本的原因,就是它要在人与人之间多制造一种关键矛盾,来促使人群社会有声有色地折腾。《圣经·创世记》第十一章说:

那时全世界只有一种语言,说一样的话。当人们向东迁移的时候,在史纳尔地方找到一块平原,他们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互相说道:“来吧!我们做砖头,再用火把它烧硬。”他们拿砖当石块,沥青代替灰泥。他们又说:“让我们为自己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要通到天际,使我们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不会分散到各地!”雅威下来,看看人们所建造的城市和高塔。雅威说:“他们是一个民族,说一种语言。如果他们继续下去,从此不论他们决定做什么事,都会成功。来,让我们下去,混乱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再也不能明白彼此的话。”于是雅威把他们驱散到世上各地,他们就不再建造这城。人称那地为“巴贝耳”,因为雅威混乱了全地的言语,并把他们驱散到各地去。

全世界只有一种语言,这个现象说明什么?说明全地球人都是一个民族啊!人类曾经有过“使我们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的宏愿,但是上天阻止了这个宏愿的实现。上帝发现他们只是一个民族,说的是同一种语言,这个问题可就严重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他们就少了许多矛盾,就折腾不起来了。说一种语言的地球人,他们要建“一座城”和“一座塔”,这是和谐、和平的象征。他们所建的塔有多高呢?塔顶要通到天际,这需要“宇宙级”的合作精神啊!他们已经默契地合作,造出了砖头、沥青等建筑材料,并且他们还应该有了精密的建造规划图,一座通天塔就要拔地而起啦!上帝不高兴了——这些人使用一样的语言,如今既然能够做起这事来,他们以后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了。于是上帝果决地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并把他们遣散到世界各地去,最后他们的“造城梦”和“造塔梦”就破产了。那座梦中之城的名字为什么叫“巴贝”呢?因为“巴贝”就是“变乱”的意思。由于上帝“巴贝”了人类共同的语言,把他们变成不同的民族,于是就把他们建造通天塔的“宇宙级”力量,成功地转移到了人群(民族)之间的矛盾折腾上。

可见超力制造的人群矛盾,语言不通、本性自利的人们是无法解除的,民族矛盾折腾的理性源自于“上帝”。民族之间的矛盾折腾都是理性的,但却不是智慧的。智慧是一种和谐修为,矛盾是一种阴性的灵体现象,在智慧的阳光下没有矛盾,因为智慧之光把灵体赶走了。

人群矛盾折腾的最高形式,就是暴力吧?的确是啊,人群矛盾折腾最高级、最激烈的形式,就是暴力,就是我讲那个“讲—吵—打”折腾的“打”。世界上的好多国家,尤其大国,他动不动就要打,过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就要打一个胜仗给你看看;暂时不能打的国家,它也要不停地搞军演、阅兵,炫耀他那个能够打并且打得赢的力量。暴力绝不会被任何一个民族的最高理性认为有任何好处,但暴力历来被理所当然地作为解决民族矛盾的合理、合法手段,连伟大的理性巨人马克思,也主张用革命暴力推翻反革命暴力。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产生出超民族的理性和智慧来解决世界范围的矛盾冲突。有些民族中的政治领袖和思想家们,在民族内部会表现得非常理性和富有智慧,但一置身于民族、国家的矛盾之中,也会为其暴力行为辩护,也会把暴力作为对付敌对民族和国家的合理、合法手段。很多人都知道,暴力除了使矛盾冲突更加激烈、尖锐之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他们还是要放纵暴力的发生。人类数千年来一部流血灾难的历史,并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一丝一毫和平的启示、教训。如果一个民族中偶然出现提倡用和平手段来解决民族、国家矛盾的智慧超人,他们就会像即使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拉宾一样,被本族人骂为“叛徒”、“卖国贼”而失去信任并遭到暗害。许多人都明白,如果把大量地花在民族、国家斗争中的鲜血生命和财力物力,用来发展和平、经济,世界会有多么美好,而且要节约巨量的宝贵资源,但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会主动去做这种完美的好事。像甘地那样彻底地制定“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解决民族、国家矛盾的而受到普遍欢迎的人,则是千古难得的奇人。英国总督评价甘地说,这个让人“困惑不解”和“捉摸不定”的“对手”,“像他家乡吉吉拉特平原上的蝴蝶一样,让人难以在逻辑上将他定位”。联想到在印度这块神奇土地上,还出现过释迦牟尼佛这样“难以在逻辑上将他定位”的奇人,那么甘地的出现就不是人间的“如常”之事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释迦牟尼和甘地都不是“人”而是“神”,完全可以排除在超力规定人间矛盾折腾的法则之外,他们的表现,不过是超力想要人类看一瞬间世上另类的精彩。但和平、安定只是瞬间的精彩,和平伟人甘地和拉宾一样,依然要被残酷杀害。民族、国家折腾的正常和平衡状态,始终是以自利和矛盾为核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面对中苏之间亲如兄弟的友谊关系,毛泽东曾经庄严宣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把我们分开!”可是这个话说完不到十年,中苏关系就迅速恶化,一夜之间,最亲密的朋友成了最不可原谅的敌人。这种时好时坏、忽而朋友忽而敌人的社会关系,才是民族、国家矛盾折腾的常态,才符合超力所规定的矛盾法则。

人的理性对于解决民族和国家组织之间的矛盾冲突,真的没有用处吗?按说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人是越来越聪明了,然而矛盾也似乎也越来越多了。人的理性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世俗工具,它不是智慧、悟性,它始终要受到自利本性的驱使。自利的理性力量,永远不会解决和减少民族、国家的矛盾冲突,相反只会加剧民族、国家的矛盾冲突。理性中的折腾是一种博弈关系,理性总在用一种博弈思维告诉民族化、国家化的自利人群——如果我今天不这样做,别的民族和国家明天就会那样做,于是我就吃亏了,因此我也要这样做;例如我不生产核武器,别的国家也在生产,于是我就吃亏了,因此我也要生产……再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贫穷落后就会挨打”等等,就是一种理性的博弈思维。我们看《三国演义》,会认为伟大的诸葛亮完全是一个侵略者,北方的魏国在那里安静着,你为什么要鞠躬尽瘁、劳而无功、死而后已地攻打魏国呢?诸葛亮认为,如果不把魏国消灭掉,魏国终究会把蜀国消灭掉。诸葛亮的逻辑对不对呢?完全对啊,所以博弈非常可怕!虎狼之侧岂容安睡,大家都是一个想法,必须摆平对手,自己才能安全。在这种基于自利本性和自私理性的博弈思维支配下,每个人、每群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会竭尽全力去发展和壮大自己,而且发展和壮大的一部分(军队、军火、军事设施、军事科研等),都是用来对付敌人的,这样发展、竞赛的过程本身及其结果,就会产生矛盾,就会“讲—吵—打”起来,比如美国不是因为某国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打起来吗?尚未发展起来的弱者总是没有安全感,于是有些弱者就会光明正大、无所畏惧地暗害强者,或使用恐怖、暗杀的手段去对付强者,或使用倚重的手法使强者之间失去平衡;先发展起来的强者总认为弱者发展起来会威胁自己,因此也没有安全感,于是就会先发制人把弱者压制住,或者干脆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强者与强者之间会互相打压,弱者与弱者之间也会互相打压。各种民族、国家群体诸如强强、强弱、弱弱或者强弱与强弱之间,两败俱伤地大干一场之后平静下来,平静一阵之后接着又发展、又大干——这就是超力规定和支配它的奴才们轮回表演的矛盾平衡历史剧。

我前边说,人应该通过修行来破除我执、法执,那么既然人的理性对于解决矛盾冲突用处不大,那就修行吧。这个话只是说了两大种人群中的一种,即具有出世智慧的一群人。修行无非是要把自私心、自利心修掉,或者弱化一些,不要执着这个外物和自我,这对解决矛盾冲突有用吗?如果假定人们都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人与人之间还会有矛盾折腾吗?

人生和社会的矛盾折腾,主要源于超力赋予人的自利本性,但这只是原因之一。如果假定人们都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折腾还是会有啊。超力规定,矛盾折腾除了需要每个人具有自利本性,此外还必须拥有知识。每个人和每群人拥有知识的方面和侧重点不同、多少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时空定位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观念、标准、原则,以及用观念、标准、原则去裁定的不同事实和证据,这样矛盾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例如一个家庭当中,父母和子女之间,他们没有利益冲突,但依然会有矛盾折腾,父母对子女说“我们都是为你们好啊,你们为何就不听呢!”这就是知见问题,是知见产生的矛盾冲突。凡夫心以为知识越多,就会增进理解,从而减少矛盾冲突;事实上知识越多,矛盾越多,矛盾折腾也就越多,如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比普通大众之间的矛盾就要多出好多倍。每个人和每群人都认为自己的知识可靠,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都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就要充当坚持“真理”的好汉,和推翻“谬误”的英雄,于是就必然要为各自的“真理”,为建立在“真理”之上的“理想”,而互不相让、勇猛疯狂地“讲—吵—打”起来。单纯源于知识的“讲—吵—打”,也会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人生、社会的内容,超力正是看中这一点,才把知识折腾规定为人群矛盾的重要动力和重要内容。有很多时候,我们还会把坚持“真理”和“理想”去“讲—吵—打”的人,看作是大公无私的英雄。例如我们还会把屈原、司马迁、鲁迅等坚持“真理”的历史人物,构造成佛家所说“识”(五蕴之一)的一个完备知识系统,然后生生世世为矛盾折腾提供信息资源。因此大公无私的人,他也会折腾,而且可能比自私自利者折腾得更加惨烈、悲催。一般自私自利者都是小农、小市民,都是一般劳动者,他折腾的范围小、程度低;而大公无私的豪杰之士,多是社会、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一折腾起来,常会具有撼动山岳、家喻户晓的效果。

我这里说人们矛盾折腾的原因,都是以为自己握着真理,那么能不能这样假设,如果人们都掌握一种知识,那还会有矛盾折腾吗?这个局面,正是封建皇帝和专制者们朝思暮想并孜孜以求的啊。专制就是要统一思想,但是让人们只拥有一种知识,或者让人们不能拥有知识,其结果都一样——就是难以长久做到,最后必然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就是超力规定:不允许任何一种知识垄断人间世界,因为知识垄断会阻碍“讲—吵—打”的矛盾折腾这个宇宙法则,就像产品垄断会阻碍自由竞争这个市场法则一样。超力规定:任何一种伟大、深刻和渊博的知识、观点都必须受到挑战,从而让人间世界充满源于知识的“讲—吵—打”折腾。任何人文方面的知识理论都充满矛盾,任何自然科学的知识理论也充满矛盾。像马克思发明的伟大理论,已被历史和无数人证实、证明其正确性和高明性,但仍要遭受到世界上多数最具权威的人文学者的质疑和否定。与马克思的影响并驾齐驱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他的伟大理论也是一样要受到挑战,而且其挑战还是来自美国这样一个崇尚科学和科学发展名列世界前茅的国家。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认为是生物学的中心理论和万物存在的基础,已被全球科学家接受将近一百年,但在美国,却受到过来自部分学校董事会和政府部门所支持的神创论教育的挑战。至今有好几个州的中学不讲授进化论,而代之以神创论教育,或使进化论教育与神创论教育处于同等地位,以至美国生物学研究院主席Judith S.Weis,在世纪之交要发动全国的学术力量来捍卫进化论。

另外我在前边提到,还有一个“祸从天降”的矛盾折腾。即使我们都不自私了,知识观点一致了,真正地一团和气了,可是突然“祸从天降”,于是又会忙不迭地折腾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