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十年》连载222


  长篇新写实小说:非常十年(222)

  林正德著:《非常十年》(连载222)

  《非常十年》第二十七章(3)

  在《红旗》第十二期社论抛出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大规模的“揪军内一小撮”的浪潮,徐向前、徐海东、王任重、彭绍辉等人被打成“七·二0事件”的“黑后台”,徐向前元帅和徐海东大将的家多次被抄,许多军队负责同志被批斗监禁,全国各大军区司令都被炮轰打倒,全国的军队处于大动荡之中。

  林♠彪对别的动向不以为然,但对有些部队的枪支被抢似乎很注意,他问他的秘书说:“抢枪的情况很多吗?”

  “从文件的反映,目前已经发生抢枪情况的有5个省,看来还在蔓延。”秘书回答。

  “那好,给主席写信反映一下这个情况。主席在上海,有关武汉事件的处理情况也该写信报告一下了。”

  接着,林♠彪就口述了给毛泽东的信,秘书作了记录:武汉事件后,亟待处理的一些问题正在处理。对于陈再道等人的处理,已按主席指示的方针办。为稳定武汉形势,已派曾思玉等去武汉工作。经过努力,形势正在好转。当前的问题仍然是两派对立,武斗升级;特别是抢夺部队枪支的事,已在南方五省发生,且有蔓延之势,急需设法制止……

  林♠彪口授完信后,又对秘书说:“你誊清后,立即送钓鱼台戚本禹看看。”

  林♠彪的秘书驱车来到钓鱼台十六号楼,找到了戚本禹,对他说:“林副主席要我把这封信给你看看。”

  这时候,戚本禹正好是午休刚起床,他身上只穿一件背心和一条裤衩,就坐在电风扇前看着林♠彪的信。看完信,他站起穿上一条裤子对林♠彪的秘书说:“你别急,这件事关系重大,我得再送江青同志看看。”

  戚本禹拿着信到十六号楼的另一端找江青去了。过了会儿,中央文革办事组的一位工作人员把林♠彪的秘书请到一间小会议室等候。

  又过了一阵子,戚本禹和陈伯达、关♠锋、姚文♠元一起走进了会议室,而江青却没有来,他们几个逐字逐句地推敲研究林♠彪给毛泽东的那封信,你一言,我一语,只有几个人都同意的陈伯达才落笔。

  他们把信改好后,还给了林♠彪的秘书,林♠彪的秘书再交给了林♠彪,林♠彪把信重新阅了一遍后,又让秘书把信稿重誊一遍,然后,即把信派人坐飞机送往上海。

  两天后,送信人从上海回来了,带回毛泽东对林♠彪信的批示,毛泽东认为对抢枪事件不必过急,可待时机成熟再从容处理。

  8月7日晚,在钓鱼台16号楼,中央文革的成员都去观看文艺演出去了,连工作人员也走光了,整座中央文革办公大楼显得静悄悄的,王♠力正躺在一张藤椅上休息着,忽然间,戚本禹闯到他的房间对他说:“今晚8时,外交部的姚××、王××等人要来汇报一下运动情况,我们都要看演出去,你就负责接待一下吧。”

  “我对外交部的运动不太了解,而且腿又不得劲,是不是通知他们改个时间由你和关♠锋来接见?”王♠力推脱说。

  “这样不好吧,我和关♠锋已对外交部作过一次讲话,他们有个组织不听我们的意见,说同周总理的指示有分歧。你是不是向姚××他们了解一下关于这个组织的情况,有什么事咱们再商量。”戚本禹道。

  “好吧,我问问情况,让谁来由你定。”王♠力只好答应了。

  晚8时,勤务员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王♠力出现在接见房间里,外交部“革命造反派联络站”等组织的代表赶忙站起来,关切地询问他的伤情。姚××说:“我们外交部也召开了声讨武汉‘百万雄师’、批判陈再道的大会,大家都很气愤,都对中央文革处理此事的原则精神表示敬佩。”

  在谈了一阵子关于武汉事件的话题之后,王♠力说:“中央让我过问一下外交部的运动,我不太了解情况,请你们先谈谈情况吧。”

  当外交部造反派代表谈到有人认为外交部情况特殊,一般人不能夺权、不能批判陈毅时,王♠力插话说:“外交部有什么特殊?外交吓人嘛,别人不能干,了不起,把它神秘化,只有少数专家才能干。你这外交就这么难?我看处理红卫兵内部的问题比这复杂多了。20多岁的年轻人为什么不能当部长?当年毛主席、林副主席、周总理搞革命的时候,都是20多岁嘛。我看今后就是出一些年轻人当部长。你那个外交部就神秘得不得了?我看不见得。你们批判陈毅的大方向没有错!陈毅本来我们是保他的,可他做了检查之后又说他的检查是假的,是‘江青逼的’。那好,我们也撤销保他的讲话。

  “可现在有人说我们喊‘打倒陈毅’的口号是错误的。”姚××道。

  王♠力接着说:“群众喊几声打倒的口号有什么了不起?喊喊口号有什么错误?我看可以喊。但是,如果有人喊打倒总理,那就不行了。任何群众组织,只要是反总理的,都必须同它坚决划清界限。群众说打倒刘少奇、邓小平、陈毅,完全可以嘛,陈老总可以暂时打倒一下嘛。”他停顿了顿又补充说,“当然,群众喊打倒谁,也不见得就能打倒谁。”

  姚××立刻说:“我们喊打倒陈毅,也不是真心要打倒,只是给他一点压力。什么时候主席、党中央要保陈毅,我们立即拥护。”

  王♠力笑着说:“这我就放心了。不过,你们要把这个态度赶快报告总理。”

  当有人说外交部搞了那么多部长,没有一个办事的,只会划圈时,王♠力说:“这可不见得,我对外交部的其他人不了解,但我至少了解一个乔冠华,他是亲自动手工作的,而且很有才华。还有一个叫‘攀险峰’的组织也不错嘛。你们应该搞好大联合,在批刘、邓、陈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把外交部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搞好。”

  姚××又发问说:“还有,在召开批判陈毅大会的时候,保守派组织要让他上主席台,我们坚决不同意。我们主张在台下摆一张桌子,让他在下面接受批判。王♠力同志,你觉得哪一种意见好?”

  “叫陈老总在台下摆一张桌子挨批判,这个形式不好。为什么不让陈老总坐在主席台上呢?”王♠力道。

  在接见即将结束时,王♠力再次表态道:“我再次向你们表示,你们批陈的大方向没错,对外交部的权你们可以夺,进行监督嘛。希望你们几个群众组织不要分裂,应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把运动搞好。”

  在王♠力的讲话中,他反复强调说,“任何群众组织只要是反总理的,都必须同它坚决划清界限。”然而,这几句关键的话,不知何故,被未经王♠力本人审阅的录音讲话整理者给“漏”掉了。

  在此处,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关于“陈老总可以暂时打倒一下”的话,其实是毛泽东说过的话。

  8月9日,林♠彪在接见曾思玉、刘丰等人时说:“文化大革命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具有两个条件:一是毛主席的伟大气魄和崇高威望;二是人民解放军的存在。解放军要立新功,不要犯错误,有三条:做好调查研究;向中央、中央文革请示;要从站在什么路线来分左、右派。”

  这一讲话由中央文革印成清样,经毛泽东修改并批准,以中央名义将它转给全国。

  从7月15日起,北京外语学院造反派组织组成了“揪陈大军”,在外交部门口安营扎寨,要求陈毅到外院接受批判。8月11日,外交部在六国饭店的外交部小礼堂召开批判陈毅大会,本来周恩来是要来参加这次会的,因为有外事活动缠身,只好让他的钱秘书和成元功卫士长陪同陈毅前往参加。

  刚到会场休息室,就有人送来口信说:“今天恐怕要出事!”

  不久,外院学生乘着几辆大卡车冲进会场,车上的高音喇叭叫喊着:“不揪出陈毅决不收兵!”

  “陈毅必须到外语学院去低头认罪!”

  事不宜迟,成元功卫士长和陈毅的警卫秘书老宫当机立断地把陈毅拉出会场,藏在事先选中的二楼拐角处一间不显眼的保密室里。

  老成把陈毅藏在里间的盥洗室里,然后,索性打开保密室的房门,演一出“空城计”。

  外院学生们把楼上楼下,会场内外,整个六国饭店都搜个遍,来来回回搜查了两个多小时,甚至几次从保密室门口经过,还探头探脑地往放房间里观望,可是,就没想到里间盥洗室里竟藏着他们要抓的陈毅。

  陈毅在闷热的盥洗室里一直呆了几个小时,他身上的白绸短袖衬衣都被汗水湿透了,直至外院学生退走了,他才走出了盥洗室。

  8月16日,外事口的造反派封了外交部的大印,宣布外交部的党政财文大权归于造反派。当晚,他们把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乔冠华关进了地下室。第二天,他们被押上北京街头,在王府井大街叫卖“批陈战报”。

  在《红旗》第十二期社论出笼之后的半个多月里,毛泽东一直保持缄默着,也许,他在观望着,看看社论出来之后运动将乱到何种田地,然后再作打算,也许,他正在暗中筹划着一个重大的决策,他在犹豫着,估量着,权衡着,终于,他在8月12日开了金口,说:揪军内一小撮走资派“这个口号不科学,容易造成混乱。军内走资派也在共产党内嘛。提党内走资派就包括了军队内部的坏人。”不久,他又在《红旗》第十二期社论上批示:“还我长城”,还说社论是“大毒草”,同时,又在林♠彪送审的一份要下发部队的文件上划掉了多处“军内一小撮”的字样,并且批示:“不用。退林♠彪。”

  消息传来,林♠彪有些着了慌,他脸上阴沉沉地坐在沙发上,一口接一口喝着给他专门特配的健身茶。毛泽东把他的文件退回来,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是否意味着他开始要失宠了呢?毛泽东打算下一步怎样处理这件事?究竟是就此了事,还是要再作什么文章呢?林♠彪的心里一点也没有底,彭德怀的悲惨下场可以说是前车之鉴,一种大祸临头的不祥征兆掠过了他的脑际。

  叶群把毛主席退回的文件悄悄地锁进了保险柜,她对林♠彪说:“咱们都好说,老虎怎么办?他写了文章啊!”

  林♠彪沉思良久,方才开口道:“你去找江青同志想想办法,反正‘揪军内一小撮’是她和康生、陈伯达发起的,他们也有责任,追下来,对他们也不利。”

  就在这当儿,突然内勤打来电话说:“江青同志来电话,说她有重要事,要和林副主席通话。”

  “好,马上接通电话。”叶群喜形于色地大声道。

  电话接通后,叶群对着话筒说:“江青同志吗?我是叶群呀。”

  “哦,叶群同志,打扰了,主席批评了‘揪军内一小撮’的提法,林副主席有什么指示?”江青在电话里问。

  “林副主席一直是反对这种提法的。”叶群撒谎说。

  “听说‘红尖兵’的文章是立果写的。”江青不动声色地道。

  叶群听了,支支吾吾地说:“立果起草这篇文章时,并没有那个提法,是《人民日报》送审时加上的。”

  “你告诉江青,《红旗》、《人民日报》社应该清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坏人。”林♠彪在一旁不耐烦地道。

  “江青同志,林副主席指示,请你们查查《红旗》和《人民日报》社里,有没有问题。”叶群转达林♠彪的话。

  “哦,我知道了。”江青也心领神会要抓替罪羊了,她随即把电话挂上了。

  “林副主席有什么指示?”等在一旁的陈伯达急切地问。

  “林副主席要我们认真地查一查《红旗》和《人民日报》社里有没有问题。”江青告诉他。

  这样,在中央文革内部就开始追查“揪军内一小撮”口号的来源。一天晚上,关♠锋突然到钓鱼台16楼办事组值班室要找中央给武汉军民的一封信的签字原稿大样,办事组工作人员矫、李二人到保密室查阅未见登记,在办事组保存的文档中也没查到。这时,关♠锋又从王♠力办公室下来催要,责怪他们工作不力,并说:“有人在中央给武汉军民的信的签字稿上加了字,是谁加的?”

  其实,这封信没经过办事组,是陈伯达、关♠锋身边工作人员校对发排后直接交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后来,办事组从中央办公厅急调来给武汉军民一封信的大样,发现在那大样上只有陈伯达、王♠力改动的字迹,王♠力在信中提到武汉地区的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一句中“党内”后边加上一个顿号和“军内”二字。当大样送到关♠锋、王♠力手上时,关♠锋迫不及待地翻了一下,随口对王♠力说:“老兄,是你的字迹。”他说着即把大样递给王♠力。

  “啊,我加的?”王♠力愣了一下,赶紧把大样翻阅了一下,解释道,“噢,这是我和陈伯达在一起改的。”

  这时,关♠锋、王♠力沉默不语。一会儿,王♠力对送大样上来的王广宇说:“查清楚就行了,不必大惊小怪的!”接着,王广宇即离开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