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十年214


  长篇新写实小说:非常十年(214)

  林正德著:《非常十年》(连载214)

  《非常十年》第二十六章(9)

  刘荣高又掏出了香烟递给我们说:“要不要抽烟?”

  我谢绝了,而刘友礼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竟接过香烟来,在点燃香烟后,他俩便吐云喷雾起来了。

  刘荣高一边抽着烟,一边道:“是啊,现在我们八·二九的处境很不妙,我们刚刚在大厦立住脚跟,但是,我敢说用不了几天,革造会又会再来围攻我们大厦的,说不定还要再来重演一场火烧大厦的闹剧,我们对于他们是不抱一丝一毫的幻想的。”

  “我们铁军对于郭子涛的问题是什么看法的?”我发问。

  “关于郭子涛的问题,我们铁军和联司的态度观点是一致的,这个郭子涛把我们八·二九害得好苦啊,倘若不是他硬要我们联司的人在七月十五日以前必须离开F市,我们在交际处的遭遇也不会那样惨。那个何磊也是他硬要放出来的,他甚至擅自决定在闽江日报上刊登何磊的平反公告,真是岂有此理!”刘荣高愤愤地道。

  “那铁军对‘揪军内一小撮’又是什么看法的?”我继续发问。

  “‘揪军内一小撮’是《红旗》杂志第十二期社论提出来的,郭子涛难道不就是‘军内一小撮’么?吕振玉、石克发难道不就是‘军内一小撮’么?这一小撮军内的败类难道不该揪么?古语曰:‘百寻之室,焚于分寸之飙;千丈之坡,溃于一蚁之穴。’我们伟大的长城是不能毁在这一小撮军内败类的手里的。”

  “你们手里有掌握关于郭子涛的什么材料没有?”刘友礼也问道。

  “是啊,你们有什么传单之类,给我们一点吧。”我又说。

  “好啊,传单倒有一点,给你们。”刘荣高说着就站起来,走到一张桌子旁,那桌面上堆放着几叠传单,我们也跟着站起来、走过去,只见他各种传单都抽取了几张给我们,我们翻看了一下,有《给郭子涛的一封公开信》、《中共中央文件·通知(六七年六月二十四日)》、《20个为什么?》等。

  “关于郭子涛的材料,我们也掌握不多,正在收集着。”刘荣高又道。

  这时候,外面又有人来找刘荣高,我们便起身告辞了,刘荣高送我们到房门口,对我们说:“你们以后要多常来,多联系呀。”

  我们互相握了手,便再见了。

  自从我们新革会退出学校之后,我们按区域设了几个活动点,如:石达志家、黄明芳家、许晓光家、大桥头那边的郑永铭家、市人民银行金从栋父亲的宿舍等,以分散活动为主。尽管如此,我的家还是成了新革会的大本营,一则我的家比较大,整幢三层楼房的二层都是我家的,二则我是新革会的负责人,大伙儿都乐于往我这儿跑。

  《红旗》第十二期社论发表后,我们新革会的同学也陷入了五里云雾之中,究竟对“揪军内一小撮”的口号应该如何看法,究竟对联司揪郭子涛的做法采取什么态度,围绕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人们在我家的客厅里,关起门来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我家的客厅还是很大的,有30平方米,确也是个活动的好场所。

  我首先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家知道,我们新革会历来是反对‘揪军内一小撮’的,是反对把矛头指向军队的,军队无论如何是乱不得的,军队一乱你还想搞个啥革命呀?这一期《红旗》社论公开提出‘揪军内一小撮’的口号,这里都是自家人用不着掩掩饰饰,这社论确实给我们挨了一狼牙大棒,对我们的打击是够沉重的,直至今天,我对这篇社论还是感到不理解的,不理解就是不理解呗,为什么一定要说理解呢?我们联司倒是像马戏团的猴子顶会紧跟人的,就像陀螺一样转得快,他们也揪起军内一小撮,揪起郭子涛来了,甚至连铁军也赞同炮轰郭子涛。我不是说郭子涛就没有问题,有问题可以通过内部途径向上送材料呗,为什么非要三毛加一毛——赶时髦(四毛),也大揪大轰呢?你揪叶浩明,我揪郭子涛,揪来揪去军队不揪乱了么?我看省机联司倒是顶乖巧的,人家就不急于表态呗,我们为什么要急于表态呢?我认为我们现在最好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沉默实际上也是一种态度呗。鲁迅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刘友礼也道:“我赞同李晟的看法,我们既不是联司的附庸,也不是铁军的雇佣军,没有必要非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跑不可,用不着当红嘴鹦鹉,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组织的独立性。对于郭子涛的问题,我们不要急于表态,我们什么材料也没掌握,表啥个态,还是看一看再说吧。”

  “是啊,对于郭子涛的问题,我们一点也不懂,我们为什么就要听命于联司瞎轰一气呢?我们一向是反对‘揪军内一小撮’的,现在没有必要改变立场,见风转舵是可鄙的,爆发是愚蠢的,只有沉默才是伟大的!”许晓光也慷慨激昂地说。

  几个女同学也表示赞同,林玉华点点头道:“我赞同你们几个人的意见,我们新革会从成立起就旗帜鲜明地反对揪军内一小撮,郭子涛若有问题,可以内部送材料上去,这样,你揪叶浩明,我揪郭子涛,军队不乱了套么?联司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当初我们新革会不是跟黄朝晖他们辩论过么?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这一回我们也不一定要听联司的。”

  “我们就是因为被十二期社论才搞得日子难过的,我也是很不理解的,不理解最好还是闭上嘴巴,少说为佳,沉默更好,沉默是无罪的,我宁愿灭亡也不愿意说违心的话!”薛刚激动地大声嚷起来。

  “嘘——”我连忙制止他道,“你的声音别像公鹅嗓门一样叫得响,莫要让外头的人听见了,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家说话都要小声点。”

  那个虎头虎脸的薛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接下来的几个同学都尽量小声地说话。今天的与会者(金从栋、肖进仕、齐绍、黄秋菊等人没来)无人提出什么异议,大家都一致赞同对“揪军内一小撮”和郭子涛的问题暂时保持缄默态度,先看看一段时间再说。会后,我叫大家分批三三两两地走出去,不要像一窝蜂一样轰出去,免得引起外人注意。

  第二天上午,黄明芳和徐雪真两人一起来我家。

  徐雪真个子矮矮胖胖的,圆圆的脸像个皮球样,扎着两根小辫子。她告诉我说:“听说,赵丽宁退出了我们新革会,她参加到红九·二里去了。”

  “是么?”我的两眼目不转睛地盯住她。“她要退出就退出吧,这是她的自由,她的观点本来就同我们不一样的,现在十二期社论出来了,她要公开投到革造会的怀抱里去,也是可以意料到的,随她去。”

  “听说,丽宁还要拉少霞一块儿去参加红九·二,而少霞也有些动摇了,不过,她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显得犹豫不决。”黄明芳也道。

  “嗯,那我什么时候去找少霞谈一谈,尽量说服她,实在说服不了,那也没法子。”我又说。

  “看样子没那么好说服,她俩以前的观点就和我们不同,现在形势变了,要说服她等于筷子穿针眼——难啊。”黄明芳瞅了我一眼,摇摇头道。

  “反正我们要做到仁至义尽。”接着,我又转换了个话题说,“诶,黄秋菊最近怎么样?这些天连她的人影子也不见,你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么?”

  “就是哟,我们也觉得好生奇怪,秋菊又不是别人,像三岁娃娃脸一样说变就变,她会不会出什么事?”黄明芳也显出疑惑的神情。

  “秋菊会不会生了病呀?”徐雪真望着我问说。

  “我怎么知道呢?”我耸耸肩道。“你俩代表我去看看她,好吗?到附小幼儿园她姐姐家里去,她姐姐叫黄秋兰,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可以呀,我认得她姐姐,我们今天就去找她。”徐雪真一口应诺。

  “你们找到她后,什么情况都要告诉我一声。”我又叮嘱道。

  “好的,遵命。”黄明芳微笑着点点头。

  过了片刻功夫,石达志也来我家,他开门见山对我说:“昨晚上进仕来找我,他要我转告你,说他最近不会来你这里,也不想参加新革会的什么活动,他要好好地想一想,思考一段时间。”

  “哦,怪不得他昨天不来开会,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显得很平静,因为一切都是可以理解和意料到的。“那他有没有说要打算退出我们新革会呀?”

  “他没说,他只说最近不会来,他要想一想……”

  “那就让他想一想吧,强扭的瓜不甜,赶着鸭子上架不行,这种事情是勉强不得的,捆绑成不了夫妻。进仕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他要想一想也好,‘行成于思’,思索是开拓的犁铧,破虑的尖刀,有句名言说,‘这个世界对思考的人而言是喜剧,对感觉的人而言是悲剧。’但愿他能够想得通,想不通也没法子,随他去。”

  “还有齐绍也要我转告你,说他最近也不会来了……”石达志又说。

  “这个齐绍要打退堂鼓还说得过去,可是连进仕也发生了动摇,真没想到。”原来坐在一旁静听的黄明芳插嘴道。

  “现在是处于革命的低潮,一切悲观、动摇、胆怯的表现都是可以想象到的,鲁迅先生说,‘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我停顿了顿,又说,“‘海南岛’,请你转告肖进仕和齐绍两人,就说我李晟说的,他们要想一段时间也好,倘若想通了要回来,我们欢迎他们,我们新革会的大门总是对他们敞开着。”

  下午,我到郑少霞的家去找郑少霞。她的家位于学校校园的后面,是一幢二层洋楼,是她家自己的房子。

  我在外面叫唤着郑少霞的名字,她听见唤声走出来了,看见是我,脸露欣喜之色说:“是你呀,李晟,稀客,稀客,快请进!”

  我进了她家的客厅,她又笑着道:“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的呀?”

  “不是风,是热浪把我卷来的。”

  “热浪?什么热浪呀?”她迷惑不解地把眼睛盯在我的脸上。“这天气倒是热得要命,我给你拿把扇子,你坐吧。”

  “不用,我自备扇子。”我说着,就从裤后袋掏出了一把合扇来,然后,人在一张轿车椅上坐了下来。

  “我今天买了西瓜,刚刚切开还没吃完,我给你弄点来。”她说着,便径自往里屋走去,也不理会我说“不用”之类话。

  一小会儿,她捧了一搪瓷盘子的西瓜出来了,放在我旁边的茶几上,她随手取了一块西瓜递给我道:“这西瓜还很甜的,你尝尝!”

  她的盛情难却,我只好接过西瓜吃了起来,而她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吃着,自己却不吃,我便说:“你怎么自己不吃呢?你也吃吧。”

  “不啦,我刚才吃过了,不想再吃。”

  当我吃完一块西瓜后,她立即又递过一块西瓜来,我客气地谢绝道:“不用了,我不想吃了。”

  “不,你再吃一块。”

  她的盛情实在难却,我只好又接过西瓜吃了起来。在我第二块西瓜也消灭光之后,她又要给我第三块,这下我坚决谢绝了,我道:“我已经吃不了,再吃肚皮要撑破的!”

  “那我给你毛巾擦擦手。”

  “不用了,我有手绢。”说着,我从口袋里掏出手绢揩擦起来。

  这当儿,少霞的妹妹少岚从外面走进来了,她也是我们学校的初二的学生,是红九·二的。她人长得比较丰满,鹅蛋形的面孔微黑泛红,扎着两条短辫子,衣着朴素。不知道是因为派性还是她的性格,总之,她看也不看我一眼,高高地扬着头颅,像火鸡一样傲慢地走了进去,似乎这客厅里根本就不存在着我一般。

  郑少霞抱歉地笑了笑,解释说:“我妹妹这人就这样子。”

  “这没什么。”我表示不介意,并言归正传道,“听说,赵丽宁退出新革会、参加了红九·二,有这回事么?”

  “嗯,是的。”

  “我还听说她也要拉你一道参加红九·二,有这回事么?”我的两眼直视着她。

  “嗯,是的。”她坦率地回答。

  “那你呢?你打算怎么办?”我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

  “我还没想好,说心里话我是十分矛盾的,在感情上我还是很留恋我们新革会的,我们之间毕竟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的,可是,在观点上我们的分歧又太大了,简直难以调和,胡琴和洋琵琶——拉不成一个调。”她瞧着我说。

  “我们的观点分歧又不是今天才开始的,我们完全能够和平共处,这些日子我们不是相处得很好么?在我们新革会里,你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你要持什么样的观点都可以,只是希望你不要退出我们的组织,一退出感情就破裂了,正如俄罗斯的一句谚语所说,‘友谊像玻璃,打碎无法修。’”我苦口婆心地劝说她。

  “唉——正因为如此,我才一直拿不定主意。我真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一定要死保叶浩明,现在陈再道都倒了,我看叶浩明迟早也要垮台的,中央红旗社论已经很明确提出要‘揪军内一小撮’,这是当前斗争大方向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