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郑磊

GLOBAL FINTECH LAB专家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香港证监会持牌人员。曾任宝新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执行董事,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基金与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管理咨询行业协会专家智囊团首席顾问师,北京市发改委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讲师团成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曾服务于ibm、msi等跨国公司,创建深圳精策企管顾问公司,9年制造业经营管理经验,8年管理咨询和智库研究,10多年银行与投行从业经历,多次参与跨国企业的并购与制造转移、跨境投融资项目。

  主持翻译校对《china venture capital yearbook 2003》(海外发行)。在《经济学家茶座》、《经济学消息报》、《改革》、《河南社会科学》、《读书》、《证券时报》、《中国经营报》、《fareastern chinese business review》(新加坡)、《开放导报》、《中国中小企业》、《经理人》、《新财经》、《新财富》、《中国计算机报》、《wto经济导刊》、《经济学家茶座》、中国经济50人论坛等发表70多篇文章,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曾在境内外出版《海外鏖兵-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案例与行动指南》、《聚变-中国资本市场备忘录》、《港股a股化》、《与羊群博弈》等专著,曾担任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emba战略管理课程教授,《中国风险投资》杂志(香港)匿名审稿人,《公司金融》特约顾问。董事会杂志专栏作者,第一财经日报专栏作者。其财经观点见国内和香港权威财经电视广播和报纸期刊等媒体。

客户有瑞士工业集团(sig)、强生制药(jjsp)、大金(daikin)、中国国际旅行社深圳分社、北京金隅集团、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深业集团、深圳农科集团、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中国第一拖拉机集团、中国通讯服务集团、上海置业集团、深圳市国资委以及众多中小民营企业。

比较:“网络”群体组成的人类社会


 郑磊

 

近年来,经济学理论研究正在转向,之前所说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是用数学模型化的经济学理论去解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这种理论范式的先天缺陷是简单化、模式化,将现实问题简化成一个数学逻辑演绎或运算过程,结果是与现实情况差距太远,解释和预测能力都非常不理想。如今主流经济学界也在反思,一方面是回归古典传统,站在人的行为研究基础上,重新审视所有经济活动;另一方面是借鉴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的成果,从更广阔的视野分析经济现象。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马修·杰克逊的新书《人类网络》属于后者。作者是社会网络研究领域的权威,这...

Read more

比较:拉美实践与改革启示


 郑磊

 

长期研究拉美经济问题,出生于智利的美国经济学家塞巴斯蒂安·爱德华兹的《掉队的拉美》深入剖析了拉美经济和政治制度特征,在市场化改革中遭遇的挫折,总结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完整理论框架,并将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等作为典型案例,揭示了民粹主义与社会经济之间的互动影响。对于中国面临的改革困境,读者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从人类发展史看,美洲一直是一个完整的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直到欧洲大航海时代发现了这片富饶美丽的大陆,之后的发展逐渐变成了两个比较明显的区域:一个是新教徒建立的北美&r...

Read more

港交所与伦交所的“世纪联姻”


 彭博通讯社在911日港股收市之后,发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香港交易所(00388)向伦敦交易所集团提出了收购要约。而港交所也根据香港股市监管要求,自动披露了收购消息。根据媒体披露,这笔交易价值320亿英镑,折合每股83.61英镑,比伦交所前一日收盘价高了23%。消息传出后,伦交所股票立刻上涨15%以上。

 

这个消息没有能够影响到当日港交所的交易价格。今天上午高盛给出了沽售建议,而分析师认为昨天内地宣布的开放QFIIRQFII限制会给港交所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观察港交所股价走势,从年初至今,正在形成一个双头”...

Read more

万物互联与信任机制


 传统互联网是人与人连接的电子网络,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于此,万物互联成为互联网业态升级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支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可以简单理解成“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因为人早已成为互联网的节点,所以说是万物相连更为准确。要达到这个理想境界,就需要用技术可靠地实现机器间的协调以及人机互动,人与人的合作。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2020 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00 亿台以上。实际进展可能要视一些阻碍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问题的解决情况而定。

...

Read more

“去中心化”理想与“中心化”现实


 (为深港澳金融科技师培训教材编写的“技术伦理”章节部分内容,图表略)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社区、门户、即时信息通讯、社交媒体等工具,已经实现了相互连接。这就像一个“块状”世界,而区块链技术将会进一步做到让人与人直接实现连接,构成一个联系更为紧密,人与人之间关系更为公平的“网状”世界,引导人类进入区块链+”时代。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交易透明的技术架构。以往,两个互不认识的主体达成协作的过程比较复杂,必须依靠一个值得信赖的第三方乃至多方参与,以...

Read more

科技伦理-隐私的数据边界


 (为深港澳金融科技师培训教材编写的“技术伦理”章节部分内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和虚拟交往空间的拓展,普适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得到快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一个透明化生存的时代。目前,大数据服务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电商平台,金融大数据是指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对其进行实时分析,可以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全方位信息,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并准确预测客户行为,使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在营销和风控方面有的放矢。比如部分银行采用大数据信贷风险评估模式,通过既往资金流水、信用卡使用情况等作为判断依据,对不同授...

Read more

道德算法与机器伦理


 (为深港澳金融科技师培训教材编写的“技术伦理”章节部分内容)


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但技术创新驱动有时要靠牺牲技术伦理来实现。随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其他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己经内化为人的一部分,“信息人”、“网络人”、“赛博人”成为信息主体的常态;无论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还是外在物质世界都无法脱离信息技术的建构,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变革,需要人们在伦理学视域内探讨关于信息的技术限度和人文限度,并对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这其中包括大数...

Read more

金融科技的技术伦理


(为深港澳金融科技师编写培训教材之部分内容) 

金融科技的说法来自英文Fintech,是 Financial Technology 的缩写,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金融科技的概念其实已经超过了仅服务于金融业的范畴,是一个新兴信息技术集合,目前主要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服务、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最引人关注。[1]

纵观历史而言,技术的进步总是不断地推动金融的变迁。金融科技涉及的技术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业等特点,彻底冲击着传统金融行业,给整个金融业带来了生机。金融科技的长尾价值得到凸显。中国是一个金融科技发展较快、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