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郑磊

GLOBAL FINTECH LAB专家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香港证监会持牌人员。曾任宝新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执行董事,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基金与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管理咨询行业协会专家智囊团首席顾问师,北京市发改委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讲师团成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曾服务于ibm、msi等跨国公司,创建深圳精策企管顾问公司,9年制造业经营管理经验,8年管理咨询和智库研究,10多年银行与投行从业经历,多次参与跨国企业的并购与制造转移、跨境投融资项目。

  主持翻译校对《china venture capital yearbook 2003》(海外发行)。在《经济学家茶座》、《经济学消息报》、《改革》、《河南社会科学》、《读书》、《证券时报》、《中国经营报》、《fareastern chinese business review》(新加坡)、《开放导报》、《中国中小企业》、《经理人》、《新财经》、《新财富》、《中国计算机报》、《wto经济导刊》、《经济学家茶座》、中国经济50人论坛等发表70多篇文章,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曾在境内外出版《海外鏖兵-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案例与行动指南》、《聚变-中国资本市场备忘录》、《港股a股化》、《与羊群博弈》等专著,曾担任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emba战略管理课程教授,《中国风险投资》杂志(香港)匿名审稿人,《公司金融》特约顾问。董事会杂志专栏作者,第一财经日报专栏作者。其财经观点见国内和香港权威财经电视广播和报纸期刊等媒体。

客户有瑞士工业集团(sig)、强生制药(jjsp)、大金(daikin)、中国国际旅行社深圳分社、北京金隅集团、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深业集团、深圳农科集团、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中国第一拖拉机集团、中国通讯服务集团、上海置业集团、深圳市国资委以及众多中小民营企业。

中小企业的2009,消失还是重组?


郑磊

 

2008年饱受金融危机折磨的世界,曾经被认为是企业并购的大好时机,现在看来,并购的战火硝烟还未真正到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比国外慢一拍,虽然在钢铁业、电信业、食品业也发生了一些重组故事,但那些基本与金融危机关联不大,背后影影憧憧的是政府调控和引导的手。而欧美发生了一些“英雄救美”的故事,概言之,并购重组的大幕也许要在2009年才会真正拉开。

 

并购的时间之窗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2009年的并购也许只是为了抱团御寒,渡过严冬。2008年苦熬过来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关联度高的企业,2009年将面临更艰...

Read more

跨国经营:中集案例


动态更新资料,欢迎跟帖!

 

   1980年在深圳创立的中集集团, 靠生产集装箱起家,从一个仅有300万美元投资而且曾一度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了一个在国内以及美国、欧洲等国家拥有60多家企业的现代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航母。

198253中集集团生产出了第一台集装箱。1986年曾一度大幅度裁员,暂停集装箱生产而转产的钢结构件和法兰盘等产品打入了香港市场,实现首次盈利。1987年,集装箱生产恢复,两年之后标准箱的产量达到了10000个。1990年中集集团的机场设备正式起步,同年9月,第一台登机桥交付天津机场使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登机桥和国...

Read more

金融危机语境下的经济回顾与展望


 

    2008年是令人难忘的一个年头,特别是对中国人来讲,汉语中的数字“8”往往代表着好意头,然而这个数字带来的是更多的惊奇。年初南方的罕见雪灾,梢后部分城市出现水灾,紧接着是一场波及数省的大地震,A股从6000多点大跳水,奥运会之后,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沿海地区大量靠出口市场的加工企业关门或者收缩,太平洋对岸传来的一个个坏消息,冷得几乎能够让空气凝固,企业如履薄冰,坠坠不安地等着另一只靴子掉下来。

 

2008年的经济形势回顾

 

    经济快速发展导致...

Read more

跨国经营:中兴案例


中兴的国际化案例资料,动态更新,欢迎跟贴。

 

1985年,中兴通讯成立,即当时的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其原始积累主要依靠开展来料加工业来获取,后来又组装过电话机、电子琴、冷暖风机等产品。当时的通信行业几乎被AT&T、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等一些国外企业所垄断,处于“七国八制”的市场格局。1986年,中兴成立第一个研发小组,研制中兴的第一个技术产品ZX-60模拟空分用户小交换机,启动了自主研发的征程。19877月通过技术鉴定并取得邮电部颁发的入网许可证,这是中兴拥有的第一个自己开发的产品。1990年,又成功开发了第一台数字交换机ZX50...

Read more

跨国经营:华为案例


本文收集了华为国际化的资料,动态更新,欢迎跟帖。

华为国际化再上台阶

2008-07-24 14:05:38 IT经理世界》

2007年,跨国公司华为已超越北电等竞争对手,进入了全球四强。

冀勇庆

  72%!这是最新公布的2007年年报中华为海外合同销售额的比例,这也意味着在国内卖出一套通信设备的同一时间,华为也在海外市场上销售了差不多两倍价值的产品,这个比例也许在所有以自主品牌出口的国内厂商中都是最高的,不仅仅限于电信设备行业。

  早在2005年,华为的海外合同销售额就达到了59%,首次超过了国内份额,成为一家不折不扣的跨国公司。20062007年,华为的海...

Read more

全球金融海啸下的中国中小企业生存之道


 

 

    中小企业生存之道,先天受到规模化影响,这是市场结构带来的客观问题。企业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欧美国家也非常注意企业竞争环境的影响,避免大企业垄断压缩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小企业的生存有两个维度:“时间”和“空间”,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这两个指标上看,都相当弱小。在华南地区,有数据显示多数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年,在全国范围来看,中小企业的销售额主要在5000万元以下。与美国相比,平均值不到人家的50%。在这次全球金融海啸的消极影响逐步扩大到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中国的...

Read more

投资银行家:崩溃亦或救赎


      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也引发了全球性投资银行的全行业崩溃,先是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收购,接着是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倒闭,危机正在由下至上蔓延,位列前三甲的投资银行也摇摇欲坠了。从纽约华尔街到伦敦金融城,从巴黎到香港,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在裁减投资银行业务人员。投资银行到底发生了什么?能否继续存在,似乎已经成为问题。  

  乔纳森·尼2006年出版的《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华尔街10年变迁内幕》给了我们对此疑问的一个清晰解释。追溯投资银行的源起,比证券交易所的历史更悠久。当时那些在纽约、芝加哥街上游荡,头戴黑色...

Read more

商业银行系的投行的经营模式分析(下)


 

四、             商业银行系投行的经营问题分析与建议

 

“十一五”规划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目前激烈的竞争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走综合经营之路势在必行。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面临产品创新和发展模式抉择。本报告对一些具有尚未有定论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

 

4.1 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所处阶段及问题

财务顾问业务和投资及交...

Read more

金融危机下的PE投资


价值投资的真谛在于低价买进优质资产,在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资产价值往往也是最便宜的,真正的投资家往往能在这个时候以较好的价格买到优质企业。金融危机打击了投机,也同时打开了投资的机会窗口。

 

可惜的是,真正具有这种眼光的投资家并不多,但是,也只有那些在经济低潮时坚持投资的机构,才能赶在经济复苏和增长之时,获得高额赢利。投资家们如果只是想着“宁可错过,不可错投”,就会丧失机会,实际上,国内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目前确实处在这种畏缩不前的尴尬状态中。

 

 

PE回顾与展望

 

   ...

Read more

商业银行系的投行的经营模式分析(上)



一、             前言

 

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其业务主要指除传统银行业务以外,与资本市场有关的所有证券、基金、债券等业务。从发达国家银行业发展来看,投资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银行业的大势所趋。这次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发起于投资银行业务,并蔓延到了传统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领域,造成了对投资银行业务的信任危机和重创。全球投资银行业务面临着生死存亡考验,挑战与机遇并存,投资银行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