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的报纸会报道。有关中国的新闻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国外的消息来源。SHIBOR的即将推出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
何谓SHIBOR?乃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的缩写。据2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有消息人士称,中国央行计划于年底实施新的银行同业拆借(也叫同业拆款)利率;根据该计划,各银行将每日发布从隔夜到一年不同期限的拆借利率(包括借入和借出利率),为中国尚处萌芽状态的货币市场呈现清晰的借贷...
作者文章归档:傅勇
外来的报纸会报道。有关中国的新闻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国外的消息来源。SHIBOR的即将推出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
何谓SHIBOR?乃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的缩写。据2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有消息人士称,中国央行计划于年底实施新的银行同业拆借(也叫同业拆款)利率;根据该计划,各银行将每日发布从隔夜到一年不同期限的拆借利率(包括借入和借出利率),为中国尚处萌芽状态的货币市场呈现清晰的借贷...
考虑到经济减速的中长期动因,当前降温虽略超预期,但不代表就是硬着陆。
年初以来,关于全年经济的底部何时出现,一直存有争议。4月份以来的数据一直在印证悲观预测。然而,从短期看,如果综合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当前经济的降温仍处在软着陆区间。并且,如果经济出现进一步放缓,政策面也有相应的空间平衡下行风险。当前政策面调整的力度也确实有所加大。
更关键的是中长期问题。危机刺激后的经济下滑已在两年前开始,突出表现在出口和投资动力的衰减。当前经济运行正在接近政策底线。增长趋缓是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结构调整的需要。这意味着,经济趋缓是趋势性的,但对于政策面甚至经济主体来说,能否真的...
越来越多的人担心,随着10年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经济赖以增长的人口红利将消失,中国的好日子将难以为继。考虑到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这种担心显然不是多余。
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风险
一国在生育高峰过后,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会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这种有利的人口结构为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被称为“人口红利”。人口红利的好处显而易见。亚当·斯密说过,对一个家庭正确的事情,通常也适用于一国。人口红利就好比一家成员中大多是青壮年劳动力,这个家庭的纯收入自然就多一些;而困难户通常是老人小孩多的...
十几年前,我作为内地一所大学的经济学系本科生,所接触到的现代经济学资料还是很少的。课堂上和对教科书的学习只是充实着我的概念储备,却谈不上什么启蒙。让我对经济学有所感悟的应该是经济学说史书籍的自学,特别是武汉大学汤在新教授主编的《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以及胡代光与厉以宁二先生合著的《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此后我陆续阅读了胡寄窗等先生的学说史著作,这中间,大经济学家熊彼特的《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经济学本科生的学习当然大不相同了。那时的教科书和经济学说史书籍还蒙盖着许多意识形态的东西。我记得,当时的研究和讨论中充满着大量的困惑。被分为微...
转载张军教授的最近演讲文稿。文中对流行的中国失衡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高投资模式阐述了合理性,并对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前景给出了乐观预期。这些观点也体现在他的日前出版的第七本随笔集——《这样的故事最中国》中。
张军——中国经济再十年
——张军教授在“上海论坛2011”上的主旨演讲——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1-06/12/content_590101.htm
2011年6月12...
在失衡中寻求再平衡
——评傅勇随笔集书稿
陆志明
交通银行金研中心研究员
作为曾经同窗三年的学友,收到傅勇的随笔集书稿之际,不禁为他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欣喜。最近数年来,傅勇童鞋勤于专研,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斩获佳绩,先后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国际经济评论》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同时在经济散文随笔领域也著述颇丰,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及主流财经媒体, 发表经济专论、专栏散文数百篇。
...
石磊兄给写的书评。
龙的解剖者
——评傅勇先生新作《失衡的巨龙》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 石磊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是近五年来经济研究的大热门,在2005年以前投行分析师都是以行业分析为主的,而近五年间投行研究带队的无一不是宏观分析师,这是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变化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表现。
如果把中国的宏观经济当做一家上市公司,与股票分析师类似,其实经济研究者分也为两个派别,一类是技术分析派,主要做做经济指标的跟踪预测,其关注的是经济的中短期波动,一类是基本面分析派,主要研究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其关注的是经...
一个网站的读书频道发来书面采访提纲,问了几个关于我新书的问题,我回答如下。
1、傅勇先生您好,首先恭喜您的新的大作《失衡的巨龙》一书上市,在当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您为什么要以《失衡的巨龙》作为书名,要向读者传递什么信息呢?
谢谢。起这样的书名,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有很多结构性问题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这条巨龙已经搞搞腾飞,她身躯庞大,矫健有力,但她的腾飞姿势看上起不够协调。如何看待这些结构性问题和不协调争议很大。我的这本书是主要讨论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宏观经济运行以及货币金融政策治理等问题。在这些宏观经济金融的问题中,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是处于核心位置...
卢周来教授在《中国图书商报》上发表了《失衡的巨龙》书评
用超越性视角观察经济
卢周来
《失衡的巨龙——中国经济的寓言和预言》一书,收录了傅勇先生近些年写作的一系列经济学随笔、短论和专栏文章。粗读完全书,觉得有话想说。
生活在当下这个“经济社会”,普通人常有一种“压抑感”: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成长,中国与全球都在以几何级倍增的数量涌现出如此之多重大而令人困惑的经济现象,要看懂看透这些现象已经很吃力,何况这些现象还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而另一方面,解释这些现象,...
文见《中国金融》第8期
顺差的根由及其合理性
傅勇/文
国际收支平衡虽然一直位列四大宏观经济目标之一,但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同等重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是如此。在现代经济学产生之前,重商主义的终极目标是扩大国际收支顺差:重商主义者认为,只有在当时充当货币的贵金属才是财富,顺差就是别国的财富流入到本国,这也是一国财富增加的唯一来源。现代经济经济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清算重商主义这种学说。但长期以来,对顺差而不是收支平衡的追求,还是被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下来。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逆差和外债被认为是经济风险来源之一,缺少外汇也是一些国家被迫接受附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