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光斗

李光斗出身于市场营销第一线,自1990年开始从事市场营销和品牌策划工作,先后担任全国数十家著名企业的常年品牌战略和营销广告顾问,亲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品牌发展的历程,具有丰富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经验,荣获中国策划业杰出功勋奖,被评为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黄色歌曲:从关关雎鸠到何日君再来


   “那首歌不是我的”!

  歌曲被文化部拉黑,黄秋生如此喊冤。众歌手的回应,无非是想和黄色歌曲撇清关系。120首歌曲被禁,文化部解释说,这些歌曲含有危害社会公德等内容。网友戏称这些歌曲为“黄色歌曲”,黄色歌曲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其实并无严格标准,多指那些露骨地宣扬男欢女爱和不健康情绪的歌曲。中国历史上各类“黄色歌曲”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首篇,是如此表达男主人公对女子的疯狂相思与追求,说这首歌“乐而不淫&rd...

Read more

一部拷问人心灵的情怀电影


   这个暑期,每个人都津津乐道《捉妖记》和《煎饼侠》;但有一部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影片《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却被国人严重忽视了。《模仿游戏》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的传记片,这是一部拷问人心灵,真正有情怀的电影,观影之后会让人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我们今天能畅快的刷手机、玩电脑游戏,要感谢乔布斯;但饮水思源,乔布斯要感谢图灵。《模仿游戏》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所著的人物传记《艾伦·图灵传》,讲述了“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传奇悲情的一生:图灵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rdqu...

Read more

闺蜜营销


   女人心,海底针。移动互联网时代抵达女人内心深处的捷径是闺蜜。闺蜜营销的关键点是口碑、互动、体验和情感。

  一位女性消费者,正打算购买一款适合自己的护肤品,这时电视机里面一位摩登女郎指着一款产品告诉你“专为你而来”,而同时你身边闺中密友说“我上次买了一套面膜,效果很不错,推荐你也试一试!”。若是你,你会作何选择?

  如今千禧一代的年轻消费者特别是90后声称,“不相信广告,只为喜欢买单”。90后生活在物质相对优渥的时代,我们习惯地认为他们是一帮不懂节俭,花钱大手大脚的消费群体。

  而《百度9...

Read more

中国制造成本逼近美国,产业危机如何应对?


   最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的初值仅为48.2,突破了15个月以来的最低值。这项用来衡量中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现状的数据在PMI50是一个临界点,而再创历史新低的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正在面临空心化,产业危机问题严重。

  事实上,早在2014年中国制造业就已经显现危机:倒闭潮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地不断蔓延,大量制造企业纷纷倒闭,中国的制造业形势严峻。

  内外市场萎缩,制造业市场饱和

  由于中低端制造业的进入门槛低、参与程度广泛,三十多年来,中国制造企业层出不穷;每年制造产生的产品由满足内需到对外出口,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

Read more

移动互联网时代:标题党、危言耸听和文艺范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思维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转变为碎片式阅读,人们目的性更强不再有耐心整篇阅读,思维聚焦在想关注、感兴趣的内容上,对于第一时间无法引起阅读兴趣的标题人们便会果断忽略。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迅速抓住人们的眼球,获取关注成为传播的一大难题,标题党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标题党”是指为了吸引眼球获取点击、针对标题进行创作、实际内容跟标题又相去甚远,对这些博眼球的标题统称为“标题党”。“标题党”对文章内容重新概括,“语不惊人死不休”。例如标题为《两少...

Read more

看《捉妖记》学故事营销


   每个风靡天下的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日前,由北大传媒集团和智囊传媒联合主办的“新文化悦读会”在新华国际影城举行。读者们在观赏完《捉妖记》影片后,中国品牌第一人、央视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为大家现场解读《捉妖记》,并就如何讲好故事与读者们做了交流。

  李光斗认为《捉妖记》有极强的现实寓意:人比妖厉害,但是人却总打不过妖,是因为有人明里暗里帮着妖;最大的妖其实隐藏在人间,因披了很多层人皮,比人更像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篇著名的报告文学《人妖之间》,描述了人间如妖界的种种变异。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和电影中人和妖之间的故事有着很...

Read more

与毒共生是80后90后的宿命?


   “为什么中国人生育率下降了?”

“因为现在的80后90后是吃地沟油长大的!”

这个有些荒诞的问题却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雾霾……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果正在中国大陆逐步显现;甚至有专家预测雾霾这种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难题,即使到了2022年也难以有彻底改观。难道这一代人命中注定要与毒共生么?

从漠视到关注

当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轰动一时,毒奶粉的问题引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第一次前所未有地关注到有毒食品添加剂这一事物。后...

Read more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修身大法”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法则,也颠覆着传统的价值观念。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向往“高、大、上”,但网络时代的成名法则却是“自污”。所谓“晒幸福,死得快”“装B者,无人睬”。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围观社会,人人被围观,人人都在围观所有人。古代讲究“立功、立德、立言”“圣人出,黄河清”,以德治国。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草根和围观社会,拒绝“完美”,拒绝圣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名法则不再是成为完人英雄,而是&ld...

Read more

"国师"张艺谋的商业潜规则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在是非颇多的娱乐圈里,甘居幕后的导演也往往难逃公众视线,一举一动备受大家的关注。近期,中国知名导演张艺谋的名字在娱乐排行榜上位居榜首。一方面与好兄弟张伟平对簿公堂,张艺谋“讨薪”背后暗藏的玄机引起大家的猜测;另一方面由张艺谋坐镇的观印象公司的股权全面出售,其背后带来的张艺谋身家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从1500万的导演费到近5亿元的股份分红,全才张艺谋在创造中国艺术巅峰的同时,在商业运作方面锋芒初露。

“二张”对簿公堂,兄弟反目

张艺谋是中国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导演,也...

Read more

亚文化社群营销:你混哪个圈?


   圈子,就是找到和自己类似的人,哪怕只在某一方面近似,这种近似都可以成为沟通的桥梁。

钱钟书说,中国人见面都有“攀亲”的习惯。攀亲就是“寻找相似”,寻找到了相似,两个人就踏进了一个圈子。两个人见面,先是攀老乡,一个是浙江,一个是江苏,那就是江浙的,江南才俊;如果不是,那么可以继续攀,在一所学校读过书,是师兄、师弟;在一个行业做过事情,是“前辈”、“晚辈”;喜欢同一个影星,那就同是“发烧友”……除了女人在穿衣打扮的时候不喜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