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姜奇平

姜奇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周刊》主编。1962年7月生,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工作于国务院信息办政策法规组、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著有《新文明论概略》(上下卷)、《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内生结构的复杂经济学分析》、《分享经济:垄断竞争政治经济学》、《后现代经济》、《长尾战略》等,译有《浮现中的数字经济》。获得2008年度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论文一等奖。

企业的社会化时代


  社会企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企业社会责任内生于企业商业模式。

  社会企业的出现,是新商业文明浮现的重要标志。企业这种具有几百年历史的组织形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企业从只管经营活动,发展成为社会目标与经营活动的结合体。

  这一切全都有赖于网络。互联网将组织的能量从企业这个孤立点上解放出来,将它释放到所在的生态网络之中,形成商业生态系统,这就是新商业文明所在的“单位”。

  从头说起

  1775年4月17日的夜晚,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夜,英军准备攻击列克星敦。

  千均一发之际,只有两个人获得了这一足以影响美国历史走向的关键信息。...

Read more

《众包》与长尾战略2.0版


  《众包》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未来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组织的”,而结论自然就是众包。

  《众包》可以说是《长尾理论》的2.0版。

  工业革命之所以称为革命,一个重要原因是使公司这种组织方式主流化;信息革命之所以称为革命,也可以说一个重要原因是使众包这种组织方式主流化。

  蒸汽机刚出现不久时,有位英国绅士非要证明马跑得比火车快,这位绅士只赢得了最初几步,随后,他以及他所在的阶级,整体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今天,生活在众包的时代,若还按公司的思维方式,评估一切价值者,离历史垃圾堆将只剩最后一公里。

  《众包》的作者杰夫·...

Read more

新闻集团与雅虎业务匹配程度高于微软


 新闻集团与雅虎业务匹配程度高于微软

   近日,默多克出面否认有意竞购雅虎。盛传的竞购消息就此澄清,但事情还没有完。新闻集团与雅虎业务的匹配程度,高于微软。雅虎要自救,拿出一定股份(搜索引擎)与新闻集团局部合作,比与谷歌合作,更加符合互联网业务逻辑。

  默多克说的原话是:“我们当然不会去竞购雅虎,在目前我们连兴趣都没有。”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竞购”,是指全部购买,没排除换股。新闻集团市值(600亿)不及微软1/4,花500亿收购雅虎本来就不可能;但购下雅虎1/4却不是不可能。二是“目前”,是指当前...

Read more

杨致远跌在哪里?


  微软这次446亿美元洽购雅虎,采取绕过杨致远“策反”雅虎的策略。这使雅虎本已存在的内部矛盾开始浮上水面。杨致远今天的困境,源于去年6月18日的选择,他没有抓住重新出山的机遇。杨致远跌在对互联网方向的把握上。

  7个月前我在《雅虎的新选项》一文的结尾,有一个结论性的判断,认为:“如何搞到更多的广告,这是德克尔这个层面考虑的问题。如果杨致远重新出山只为解决这个问题,那真成临时性的安排了。如果是这样,希望只能寄托于下一代了。”一语成谶。杨致远为“死不悔改”付出代价的时刻到了。

  我为什么对杨致远这么失望...

Read more

马云的哈姆雷特抉择


  别跟马云较真

  关于创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是否上市,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7月28日的阿里巴巴集团半年会上,马云终于向员工表示,将启动阿里巴巴旗下B2B(企业间电子商务)公司香港上市程序。

  而在一些人的记忆中,马云似乎曾经亲口说过并不想上市,于是他们就推断这回阿里巴巴准备上市,定有矛盾之处。其实,他们并不了解马云。

  马云是谁?问别人,可能都知道;但问马云自己,很有可能答不上来。对于“阿里巴巴是什么”的问题,据说马云的回答是:“告诉你们,其实连我也不知道。”

  如果把马云当作一部小说进行分类,按照30...

Read more

让儿童自由荡秋千


  侵权有罪,而技术无罪,在互联网上保护知识产权应适度,以尊重公共领域的权利为前提。

  公园的摄像头正在对准秋千,一位天真的儿童坐在上面。五月明媚的阳光下,儿童情不自禁地左右摇摆。

  生活似乎无限美好?错了。一场灾难正在不知不觉中临近:

  左右摇摆荡秋千的方法,已经被注册专利,由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玩趣公司。那个取证摄像头不是用来对付坏人,而是用来对付好人。左右摇摆荡秋千的儿童面临侵权诉讼。

  如果这位儿童吓得不敢再荡秋千,而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上网,他可能并不能因此摆脱麻烦。如果他或他的家长在其个人网站上想建立链接—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有...

Read more

未来,一切皆广告


  当“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广告载体后,广告产业的游戏规则亦完全改变。

  为什么要说“未来”一切皆广告呢?

  记得小时候,看美国的警匪电视剧,里边不是匪开着各种交通工具乱跑一气,就是警开着各种交通工具乱追一气。而且每一部警匪片里,这种很少剧情“干货”的内容,占的时间还特别长。后来才知道是汽车厂商赞助了剧组,要求播放指定牌子的汽车的广告。再看这种打打杀杀的电影,基本上就是用来代替翻看汽车画报了。

  不过有一点,这些广告,都未经数字化、网络化,除了制作在具体的某部电影之中,就再无推广价值。但是我们...

Read more

未来的出版业


  未来的出版业,应该提供一种不要书号的终端服务:用一秒钟,定制一本书,把一本书拆成一页卖……

  据说一直没有找到老婆的蒋振东策划过近200本书,多与爱情有关。为此,他最近出版了《一个人住的7年》,他说:“这本书是为了征婚而特意出版的。”

  为征婚而出一本书?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兼好生意。想想现在千人一面的征婚广告吧:年龄、身高、职业、收入、住房,再加一句“人品好”。按照这个标准,可能有一个排或一个连的人,“长”得都一模一样,但分不清“这一个”与&ldq...

Read more

外商为什么失败


  我们不必抽象地谈论“外商失败之谜”,美国互联网企业在中国可能犯的各种错误,雅虎在这件小事中几乎都犯遍了。

  当年,人们普遍困惑拥有重大科技贡献的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人称“李约瑟之谜”;今天,人们普遍困惑拥有重大科技成就的美国网络巨头为什么在中国总是失败,我姑且称之为“外商失败之谜”吧。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关注。最近,英国《卫报》网站一篇分析文章注意到,“美国互联网巨头无法打入有利可图的中国市场。”

  文章列举说:为进入中国,亚马迅购买了卓越网,随后似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