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鳞说:我对得起祖国。
29.恳乞祖国政府有关方面,给予追认远征军的史实和功绩
如果不是战争,张富鳞觉得,自己在国内肯定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专家或者教授了。
1941年,正在山东第一师范读书的张富鳞,和全校老师以及其他男同学一起,弃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之路。半个多世纪之后再回想那些日子,张富鳞感觉很是幼稚,“那时我们把行李全部放在了学校统一保管,说等打完仗之后再回来取行李,谁还能知道,再也没能...
作者文章归档:孙春龙
张富鳞说:我对得起祖国。
29.恳乞祖国政府有关方面,给予追认远征军的史实和功绩
如果不是战争,张富鳞觉得,自己在国内肯定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专家或者教授了。
1941年,正在山东第一师范读书的张富鳞,和全校老师以及其他男同学一起,弃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之路。半个多世纪之后再回想那些日子,张富鳞感觉很是幼稚,“那时我们把行李全部放在了学校统一保管,说等打完仗之后再回来取行李,谁还能知道,再也没能...
《异域1945》,新华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26、一个人要经过多少苦难,才能遗忘父母为自己起的名字
和李华生一样,居住在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潞江乡石梯村3组的老兵陈金刘也是贵州人,志愿者向我整理的信息显示,陈金刘原名刘国强,19岁时被抓壮丁,当时在老家已经成婚,而且还有过一个夭折了的孩子。老人说,他的家在贵州定风柏京区早狼乡牛角坡(音)。
我将此信息发给了贵州意气风发红十字会的负责人李建华,李建华分析,“定风”有可能是“定番”,也就是现在的惠水。经过查找,惠水有一...
《异域1945》,新华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27、我们缅甸老兵们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再戴上军功勋章,在欢呼声中,列队走过天安门广场
此次前往缅甸采访老兵之前,我曾接到一个寻亲的电话,来自山东章丘,打电话的人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他说,他有一个伯父当年参加了中国远征军,直到2005年5月,他们收到了伯父从缅甸曼德勒写回来的信,还寄回来照片,他们也照地址回信过去,但再也没有回音。打电话的人说,他的伯父名叫刘权,是他父亲的亲哥哥,他的父亲自从得知哥哥在缅甸的消息后,一直期盼此生再能见上弟弟一面,整日看着哥哥的照片,以泪洗面。
&nbs...
《异域1945》,新华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10月16日下午3点,北京蓝色港湾单向街书店,老兵回家沙龙,并签售新书《异域1945》,欢迎参加。详见http://www.douban.com/event/12735282/
28、在一个山洞里,遍地骷髅,横七竖八,中间散落着锈迹斑斑的枪、徽章以及发报机等
杨伯方讲述的这件事情发生在野人山。
野人山位于缅甸北部,喜马拉雅山之南。历史上为明朝领土,新中国成立后,划给缅甸。野人山被原始森林所覆盖,地形复杂...
原书名《异域1945》,新华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24. 村子里年长一些的人,都亲眼见过饶广林被吊起来打
陈华于1990年和家人联系上之后,曾回国探亲月余。期间,也提出过回国定居的想法,托人询问,但相关手续难以办理。陈华回缅甸之后,他的子女也前去探望。之后,双方有过几年的信件联系。但由于地址变动,陈华再一次和家人失去联系。我第一次在仰光见到陈华时,他托我帮他找他的儿子,因为有相对完整的信息,我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儿子,并告诉了陈华的电话,双方又有了联络。
&nb...
《异域1945》,新华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25. 那时候抓的壮丁有很多还没上战场就丢掉了性命,或者因为饥饿,或者因为疾病
贵州籍老兵李文德、张羽富回家是在2009年10月24日。云南的志愿者将他们送上飞机,贵州那边,贵州意气风发红十字会负责人李建华等人负责了接待,欢迎仪式同样是非常热烈。在2007年,贵州的媒体曾接了部分贵州籍的老兵回家探亲,出发前,主办方为了安全期间给老兵们做了体检,李文德没有通过,哭了好长时间,他以为这辈子再也回不去了。他在贵州的后辈得知情况后,到祖坟上捧了一把黄土带给了老人。
&...
原书名《异域1945》
新华出版社
2010年9月出版
23.李师科在法庭上被拖走时大声呼喊:我还有话要说
在我采访陈华的一个月前,他刚刚从泰国回来,他本来打算从泰国去台湾,但被拒绝。
去台湾是为了向“国防部”讨要“战士授田补偿金”。
1949年,蒋介石率残军退守台湾后,曾提出计划“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
22、颠沛中生,寂寥中死,是什么让命运如此多舛
我曾经在许多公开的场合向大家讲过陈华的故事,听的人,大多都会热泪盈眶。其实每一个流落在缅甸的老兵的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大片。一个个体的命运,面对数以万计伤亡的战争,面对半个多世纪的党派恩怨,面对寄人篱下的异域生活,真的微如狂风中的一粒尘埃。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寻找陈华的那段场景。那是在2009年3月11日的午后,陈自廷开着一辆右舵的丰田车,带着我穿行在仰光的华人区。街道狭仄,头顶是交织凌乱的电线,不时会有几只鸽子飞过,路两旁的楼房...
生活在缅甸曼德勒的老兵张家长于7月23日去世,以下文字,是我即将出版的《异域1945》(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回国寻亲纪实)中关于他的描述。在去年组织老兵回国时,张先生曾因“不想潦倒地回去”而放弃了参与,今年3月,他又托缅甸的朋友告诉我,希望能回到广东海丰老家。原本打算9月天气转凉时接他回家,没想到,他再也回不了家了。
老兵张家长一路走好。
坐在位于缅甸曼德勒35条街的经营布匹的自家店铺门口,老兵张家长左胳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