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高明华

高明华: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6年8月生于山东省禹城市。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9-1997.6),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1998.1-2000.3)。 先后就职于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银行总行。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讲座教授,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司治理、企业理论、转型经济、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企业发展战略等。曾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省市政府和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30项,独立、合作出版著作23部,合作出版英文著作3部,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合作)曾获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六届和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天津市第五届和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

《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报告(2010)》八大特色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报告2010》具有如下八大特色:

1)对中西方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和变迁进行了梳理

本报告通过整理大量文献,划分了信息披露制度演变的阶段,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信息披露制度变迁的特征,这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信息披露制度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

(2)立足于公司治理理论展开对信息披露指数的研究

公司治理理论表明,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应有之义。完整、真实、及时的信息披露有利于投资者的理性决策,有利于减少投资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高治理效率。本报告对信息披露指数与评价的研究正是基于公司治理...

Read more

坏年报患上披露拖延症


对于投资者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想尽早确定新一年的投资方案。但是,上市公司年报的法定最后披露日期是每年的4月30日。因此,投资者在每年的前四个月似乎没有了投资依据。为了强化上市公司准时披露年报,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预约年报披露时间。因此,年报预披露时间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也是上市公司提前发布信息的手段。

对那些预约年报披露日期的上市公司来说,有三种选择:一是按照年报预披露日期准时披露年报,称为“准时披露”;二是在年报预披露日期之前披露年报,称为“提前披露”;三是在预披露日期之后披露年报,称为“延迟披露”。

上市公司...

Read more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2010)”在北师大发布


2010年12月12日,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2010)”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推出,这是继今年6月推出“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2009)”之后的又一力作,是“京师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的第二类指数。该类指数在国内是首次全方位发布。

与会的嘉宾有来自国务院国资委、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的政府官员,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著名专家学者,也有来自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银行等著名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等在内的70多家新闻媒体...

Read more

预告: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2010)发布会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科学出版社

      21世纪商业评论

时间:2010年12月12日上午09:20

地点:英东学术会堂二层报告厅

议程安排:

    09:25-09:50:主办方致辞

    09:50-10:10:高明华教授主题报告: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201...

Read more

双输的结局


  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与职业经理人陈晓之间的控制权之争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很多人给出的结论是陈晓大胜黄光裕,笔者对此不以为然,客观地说,双方谁都没有赢,是一种双输的结局。

  黄陈之争反映出国美电器公司治理的缺陷。按照公司治理的基本规范,股东与董事会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要求代理人提供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服务。由于双方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加之双方的理性有限和信息不完全,代理人不会总是根据委托人的利益采取行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有国家公司法都授予委托人监督代理人的权力,以制衡代理人可能的权力滥用。

  我国公司法也规定,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董事会...

Read more

民企造系:“协同”还是“掏空”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融资变得便捷,于是一些企业以资产整合为目的,采取下属公司上市或者参股、控股已上市公司等方式将一些上市公司纳入自己旗下,从而成为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形成所谓“派系”。这些“派系”集团涉足多个产业,规模实力异常膨大,例如德隆、华晨、农凯、托普、鸿仪、格林柯尔、三九等,它们在中国资本市场里声名显赫,堪称企业帝国。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资本市场重建之初,由于公司上市政策比较特殊,使得一些质量并不高的公司草草上市,之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破产,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又出台关于买壳上市的优惠政策,该政策本意在于挽救那些面...

Read more

机构投资者为何不愿参与公司治理


在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机构投资者与其投资的公司保持着较为疏远的关系,在公司管理不善和股东价值被忽视的情况下,它们会出售股票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即他们奉行“不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的投资选择,而不会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

但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法律法规对机构投资者的限制逐步放松,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和持股数额越来越大。如美国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市值占美国股票市场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37.2%增至2006年的66.3%,其在美国1000大企业中的平均持股比例从20世纪50年的23%增至2007年的76.4%。2007年,美国机构投资者资产总额占到GDP...

Read more

有限责任无限精彩的一人公司


     

    一人公司也称“独资公司”、“独股公司”,是指由一名自然人股东或法人股东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人公司结构简单,经营灵活,特别适合中、小企业采用,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蓬勃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关于一人公司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一人公司法人人格的否定,以及一人公司是否缺乏社团性、是否与有限责任原则相悖、是否与传统公司法冲突、是否能够保障债权人的利益等问题上。而且绝大多数观点都是从法学角度进...

Read more

证券分析师缘何轻视治理


      

  证券分析师作为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中介,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经典有效市场中,证券分析师作出的盈余预测是完美的,其预测所依据的信息也将迅速反映到价格中去。但在现实中,由于分析师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他们做出的预测往往是有偏的,也必然影响到资本市场配置的效率。因此,分析证券分析师在决定是否关注某家公司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把公司特征分为基本特征、治理特征和财务特征三大类。其中,基本特征包括公司规模、多元化、是否交叉上市和上市年限等方面;治理特征包括股权集中度、最终控制...

Read more

破除董事长总经理的等级观念


 

各国《公司法》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职权都有详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战略决策,是出资人或公司利益相关者的代表;经理层则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具体负责公司战略决策的执行和日常经营管理,他们所追求的是通过公司价值的提高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在现实中,常常出现董事会对经理层的过度干预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权力之争。因此,要界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首先要界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权力界限。

公司治理是规范股东、董事会、经理班子责、权边界及相互关系的一组制衡制度安排。在这个制度安排下,责任和权力是受到约束的,决策的范围和过程是有规则和程序的。因而,股东、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相互之间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