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法》即将修改,部门预算将加速推行,等待多年之后,预算公开真的要上路了。
虽然财政的历史悠长,但预算的存在却不过300余年。它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正如恩格斯公正评价的那样,创造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因此自然而然提出,要限制国王的权力,王室的每一笔开支,非经议会批准,不得执行。各国纷纷起而行之,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
预算隐含的基本假设是,公共部门的人员有着自己的利益,而可能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所以监督是必要的,而监督的前提则是公开预算信息。
对于我们来说,既然财政的收入“取之于民”,当然应该&l...
作者文章归档:王福重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路途很遥远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令人扼腕,也再次引发了中国制造尽快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讨论。据说富士康虽贵为五百强,其代工的品牌声名赫赫,大赚特赚,但是富士康所得微不足道。以IPOD为例,富士康仅仅获得相当于其外壳的价值。富士康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缩影,我们的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也因为如此,不得不压低工人的工资,这是打工者压力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占领产业链的高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可改善工人待遇,避免富士康的悲剧。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靠不住,要转型的论调便不绝于耳。知易行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们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摆脱路径依赖,自然是...
北京青年报:去行政化才能产生一流大学(2010/05/0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刚刚通过,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提高质量的总要求。对于业内普遍诟病的高校行政化,尚没有具体的改革意见。
高校可谓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高校的行政系统在办学方向、资源分配、人才培养、教师评聘等方面,都处于决策核心的地位。出一流大学,是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但在行政化约束下,被捆绑的大学能否走到世界一流,是值得怀疑的。
从整体上说,大学的宗旨是为人类认识世界增添新知识,学术应该是大学唯一的追求和价值取向。不过,行政化状态下的大学里面,有两重追求目标,除了学术,还有类似于官员的行政进阶追求。在大学稀缺资源的分配...
宏观难题的总钥匙不是消费而是投资(527)
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宏观调控面临多重的两难选择,虽然有辗转腾挪的空间,但是如果不能破解这些两难,始终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比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去年中国经济增长8.7%,主要是政府投资的功劳,今年维持经济复苏的良好趋势,需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否则经济有减速甚至二次探底的可能。但是,财政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出现递减趋势,扩张难以持久,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又有引发通胀压力的可能。
再比如汇率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刚刚结束,对话成果丰富。...
如何提高劳动者工资?(520)
全国总工会的负责人最近透露,中国工资性收入占GDP的比重,已连续22年下降,言下之意是必须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而财政部有关研究人员则反驳说,此种说法是误解,中国工资性收入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当,且高于“金砖四国”的平均水平,暂时没有提高的空间。
从收入角度统计GDP,是很复杂的技术问题。理论上,按照收入法统计,GDP包括劳动者报酬、租金和净利息收入、企业利润、政府的间接税以及折旧。其中劳动者报酬,包括劳动者工资、来自政府的各种补贴(减去个人需要交纳的所得税)。在美国,雇员获得的这部分收入,还包括...
经济二次探底焉知非福
关于中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二次探底的担忧,正在一定程度上蔓延。其实,即便发生二次探底,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中国经济真正的问题,不是增长速度,而是增长是否由全民拉动,以及成果能否全民共享。
担忧二次探底的理由很多。首先是政府退出刺激政策。管理通胀预期,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有关通胀的讨论今年以来如火如荼,个别食品价格飙升,公用事业收费上调的新闻一个接一个,似乎印证通胀即将成为现实。但实际上,没有几个经济学家认为通胀真会出现,通胀只是假象。不要忘了,对通胀和经济过热的误判,曾使2008年中国经济每况愈下。这个严重教训,相信一定会被汲取。中国经济去年的保八,以...
中国亟需的不是国民收入倍增,而是“倍公平”计划(2010-06-17 )
没想到,日本在1961年至1970年间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半个世纪后的中国,居然受到热捧,不但学者们力荐,好像发现了宝贝,有关政府部门也对此赞赏有加。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主要内容是:充实社会资本;产业结构高度化,提升高生产率部门在产业中的比重;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培训人才,振兴科学技术;缓和二重结构,确保社会安定。这一计划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
中国有着长期的计划经济传统,制定经济增长指标,包括收入增长指标,本是拿手好戏。比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凤凰卫视:80后是60余年来中国最优秀的一代
BTV《财经五连发》之相亲相股又相楼
长盛,吕本富,沈威风,王福重
http://jingji.cntv.cn/20100619/100807.shtml
为中信出版社《超爆魔鬼经济学》作的序
这是一本“耸人听闻”的书。
在学界,早就有“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意思是经济学跨过自己的范围,蚕食其他学科的固有领地,比如政治学、法学和历史学,而且已经有几位,凭此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有天下学问,莫不是经济学的架势。
《超爆魔鬼经济学》,是经济学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有力的证据。
“超爆”的意思,是说本书所研究的问题,至少表面看,跟经济学沾不上边。但是,说实话,经济学并非只研究市场、赚钱这等雕虫小技,在更本质的意义上,它关注的是人类的行为,一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