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福重

北京经济学者

人民币汇率,美国人该反求诸己


 

外界对人民币的公开施压,令中国经济的复杂性陡然增加。美国的国会议员、大牌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高级官员,纷纷表态,指责中国操控人民币汇率,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似乎,如果人民币不升值,世界经济就到了末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鼓噪人民币升值的人,如果能换位思考,指责中国操控汇率进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也许就会平息。

  在资本全球流动、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投机盛行的时代,汇率的作用,早已不能使国际贸易平衡。即便仅仅考虑商品的国际贸易,汇率的作用也很难说是贸易平衡本身,除非假定所有的商品都可以贸易,所以,中国的大量贸易顺差、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不是人民币升值...

Read more

财政预算,必须曝晒在阳光下


 

 

预算公开,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要求,经人大批准的预算都要公开,包括国务院各部门的预算。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表示,即将修订的《预算法》,将力推预算公开。而就在几天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其网站上公开了今年1月和2月份的所有公务开支,内容非常详细,包括一笔1.5元的花费。

最近几年,政府倾情民生,财政用于民生的开支有较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三农”开支,增加尤为明显。在现代社会,“财政”是“公共财政”的简称,财政只应该提供公共物品,增进社会公平。上述这些动...

Read more

预告:推广《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珠海、深圳行程


 应机械出版社华章公司和深圳、珠海媒体之约,本周末、下周初去珠海和深圳,为我的新书《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做宣传推广,初步安排:

  3月19号,到珠海。

  3月20号,珠海,上午接受《珠海特区报》和《珠江晚报》 记者专访。

  3月20号,珠海,下午,在珠海电视台《文化大讲堂》讲座。

  3月21号,深圳,上、下午各一场讲座及签名售书。目前确定的下午场时间是2点,地点是中心书城,由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著名主持人王浏芳(“512”期间,被誉为“灾区最美女记者...

Read more

近期活动


3月6号,天津电视台:陪聊可以职业化吗

3月9日,做客北京电视台财经五连发:个税起征点可以提高到多少

3月9日,做客上海第一财经首席评论:信贷调控能否抑制房价

3月9日18点-19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直播:浙江民营企业转型之路

为中信出版社新书《超级魔鬼经济学》(亚马逊排行榜冠军,作者为克拉克奖得主)中文版写序:经济学是你身体里的魔鬼

为《中国报道》写:希腊危机的缘起及对中国的警示意义

为《西部论丛》写“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规定是适当的吗

 

    

Read more

裴钰:鲜为人知的“赛先生” 科学的民间启蒙(转)


这是 裴钰 先生为我的《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写的评论,视角广宏。裴先生是严肃的历史 和文化学者,将我与郑天挺,张中行等大师放在一起,令吾惶恐。我理解裴先生的核心思想是,把经济学是中国人继续启蒙的必修课。这一点我深以为然。


2010-3-9 11:57:16

    简要内容:201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年周年纪念,1840-2010年,晚清以降170年里,“启蒙”始终是中国学术和思想最核心的要务之一,改良承接洋务,革命继以改良,改革也是革命,传统中国走向现代化的170年,就是中国启蒙...

Read more

中国即将被通胀


   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份的CPI同比上涨2.7个百分点,已经超过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水平。CPI持续一段时间,比如三个月,超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加息的依据。我们似乎听到了加息的脚步声。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房价上涨幅度,到电力消耗,甚至GDP,正广为诟病。我们也有理由说,现在,我们正在被通货膨胀。

  CPI是表示通胀的常规指标,但是严格说来,并非科学指标。通胀是所有商品加权平均的持续上涨,也就是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它不是某些商品,也不是许多商品,而是几乎是所有的商品价格都上涨。如果用CPI表示通胀,CPI的计算方法,要十分讲究...

Read more

政府有足够能力降低房价



    高房价以及房地产市场乱象能否得到纠正,是本次“两会”不容置疑的最大热点之一。房地产,既关乎宏观经济,更关乎民生,是一个纠结复杂的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之以前的数次调控,效果均不明显。所以,对于此次调控新政的最终结果,持怀疑观望态度,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但是,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政府此次调控,有确凿的胜算依据。

  首先是信心。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去年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温总理“两会”前在新华网与网友的交流,以及上周五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发出了坚定的信号:抑制...

Read more

没有增加就业的增长不要也罢


 增长能带来就业的前提是,劳动力是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一些地方政府,忽略了经济增长真正的意义,把GDP增长当作了经济增长的唯一目的。为了就业和民生,我们尤其需要更平等地对待中小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一份研究报告估计,2010年中国的GDP将再增加10%。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则称,2009年圆满完成了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的目标。但是,稍加分析就清楚,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并不成正比,城镇失业登记率创近5年的最高,达到4.3%,而大学毕业生(今年就有600多万)则成了就业最困难群体。

  按照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增加就业的不二法门。但是,...

Read more

中国应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中国去年12月减持了342亿美元美国国债,不少人大声叫好,并加以引申,将其上升到某种战略高度,呼吁更大幅度的减持,甚至完全放弃持有美国国债,购买更为实在的战略性商品。笔者要说,这是对一次正常市场行为的过度解读。

  第一,中国贸易顺差将长期存在。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制造业,这不但是因为我们有大量富余劳动力,更由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而这恰好是美国人的优势,中美之间具有“天然”的互补性,所以,中美互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的大量贸易顺差,是进口不抵出口的直接后果,如果美国人愿意出售高科技产品和成果,中国的贸易顺差就不会累积到如此规模,而可以实现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