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立伟

《21世纪经济报道》社论委员会专职评论员。

中美之间的“国家猜忌”


  近期中美贸易战风险骤然上升,但同时,相关背景更需要追溯。一直以来,美国希望中国通过市场开放成为自由社会的一员,并将中国纳入到美国制定的亚洲政治秩序框架以及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分工网络之内。但是,这些目标无一例外地未能成功。相反,中国正在通过自身的制度性优势向美国占据垄断地位的高端产业进军,并通过一系列战略将影响力扩展到全球,美国认为中国已经对自己的霸权构成了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攻击性政策,包括贸易战,加强与台湾关系,让更多对华鹰派进入白宫等。人们无法判断这是特朗普的战术性恫吓还是战略性调整,更多人担心这是美国打算与中国“摊牌&rdqu...

Read more

雄安新区能否成为启动官邸制改革的契机?


  近期,随着雄安新区有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未来住房政策、薪酬标准、生态环境治理等设想,雄安新区点燃了人们的想象。这个尚未完成规划的城市主要承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等任务。它是一个改革特区,一座未来之城。

  一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化大发展的结合,造成了一种“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以北京为例,城市定位不清晰,空间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出现拥堵、雾霾、效率低下、房价过高等大城市病。与此同时,各地区间的经济竞争导致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依据权力分配资源的方式也不公平。这种不合理的空间布局日益失衡会产生经...

Read more

楼市政策的异化与救赎


  从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到现在,中国线城市的土地价格依然在加速上涨,地王层出不穷,溢价率高的可怕,地产市场“狼来了”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

  为何在中国经济持续衰退时,突然出现“楼市暴走”现象呢?这要从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起。此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其中去库存的任务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等”。

  但是,此后的事实证明,地方政府与职...

Read more

外企真的不行了吗? 这是一个错觉


 

  每到年底人们习惯于比较各行各业的兴衰,有媒体人感叹外企风光不再,最明显的标志是,20年前媒体开会上台发言的都是孙振耀等外企职业经理人;10年前开会,上台的变成了柳传志等传统行业大佬;如今开会,最受欢迎的发言人变成了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了。

 

  这是一个跨越中国改革开放长周期的有趣观察,是中国企业追赶进程的一个侧影和透射,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企业竞争力超过了外企。目前跨国公司遭遇了两方面挑战,一是自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进入收缩状态影响了跨国公司业绩,相当多的企业开始裁员收缩;一是新经济领域遭遇创新瓶颈,一些领头企业研发受阻,这使IT等领...

Read more

逾越深壑的风险


逾越深壑的风险 

张立伟

 

解读中国当前的经济风险是一项很难的工作,因为形态过于复杂,几乎是历史上的苏联、日本以及1997年东南亚地区遇到的所有挑战之和。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决策者们肩负着多么重的任务,他们需要既能化解危机,又能推进转型。

 

“船大难掉头”

 

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长期实行了扩张性经济政策,其中以持续不断的信贷膨胀或债务投放最为典型,最终制造了资产价格过高、通胀压力过大以及产能过剩。中国政府目前正在试图推动解决滞胀,比如控制货币供应量,并试图打破管制和垄断,促进市场自由竞争...

Read more

电影产业化水平待提高


  伴随着《白鹿原》上映,编剧芦苇与导演王全安之间的分歧公开化,芦苇指责电影背离原著而拒绝署名,并认为剧本送电影局立项时,王全安偷偷把剧本换成了他自己的。

  这是近些年中国电影业内部权责分工与利益分配冲突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电影业市场规模扩大,产业化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合专业化分工,各种扭曲的关系不断制造矛盾。在专业分工上,中国与好莱坞的产业化制作不同。好莱坞是制片人中心制,他们拿到投资和剧本去寻找导演和演员,导演只是执行者。而中国则是导演中心制,这是因为过去以国有电影制片厂为主,市场化后缺少制片人这一角色和定位,由于著名导演具有票房号召力,比如张艺谋、冯小刚...

Read more

中国进步中的西方因素


  北京近日发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事情,一件是盲人陈光诚进入美驻华使馆寻求人身安全和人权保护,中国外交部斥责美国干涉内政并要求道歉,有官方媒体称陈“挟洋自重”;另一件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中国再一次向美国承诺推动经济改革,如国企改革与金融改革等。

  这是不是很矛盾?在经济方面,中国自身急需推进的改革还要美国督促并向之承诺,而在政治方面,中国政府强调内政不容干涉。这种奇怪的格局反映了一种真相:中国奉行一种政治与经济隔离的发展模式,市场去“主权化”;其次,中国的主要进步来自外部压力或者说开放,而非改革;其三,中国政治与社会改革从来都是...

Read more

权力垄断和干预是市场不公平源头


   美国证券部门正在就美国公司在中国以贿赂获取市场机会进行调查,此次目标对准大摩以及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等。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知名的美国在华公司都曾陷入“贿赂门”事件,即使冒着触犯《海外反腐败法》的风险也会前仆后继。

 
  任何一个逐利的企业都希望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如果必须通过行贿而且风险很低才能拥有机会,行贿就不可避免会发生。中国的市场有时候便是如此。而且我们看到,即使美国公司承认了贿赂事实,但在中国的受贿者也往往得不到惩罚,这种法治环境只会鼓励寻租以及行贿。
 
  中国的市场监管存在不完善,权力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人手中,...

Read more

以理性和实际行动维护主权


   菲律宾政府在过去的近一个月内,以各种方式挑衅中国捍卫南海主权的行动,给国人留下“小国欺负大国”的印象。与此同时,日本右翼人士石原慎太郎提出将钓鱼岛国有化的“购买方案”。但是,这一系列对中国而言具有挑衅性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像过去那样大规模的民族主义爆发。

 
  南海问题的复杂化,是中国崛起的一个必然结果。由于中国海军迅速壮大,因此,时间对于中国捍卫南海主权是有利的。这必然刺激周边与中国有主权纠纷的国家和地区加快将侵占我国岛屿的行为合法化。
 
  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中国一直坚持...

Read more

改变中国的游戏规则


   美国证券部门正在就美国公司在中国以贿赂获取市场机会的调查进行,此次目标对准大摩以及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等。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知名的美国在华公司都曾陷入“贿赂门”事件,即使冒着触犯《海外反腐败法》的风险也会前仆后继。

 
  任何一个逐利的企业都希望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如果必须通过行贿而且风险很低才能拥有机会,行贿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而中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市场,这是公开的秘密。而且我们看到,即使美国公司承认了贿赂事实,但在中国的受贿者也往往得不到惩罚,这种法治环境只会鼓励寻租以及行贿。
 
  中国市场由权力主导而非法治,权力分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