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廖厚才

生活资讯部

北京中小学校长2010印象(之一)


    2010年版的“北京中小学校长印象”是我2006年以来“校长印象”的续篇。从本年度开始,“校长印象”的写作将保持常态,即从年初至年末每周刊出一期,不同于此前集中在每年度最后一个月内刊出。写作这些文字前我未跟任何校长打招呼,所有文字由我凭感觉、凭记忆而写,若内容明显失实,请相关校长与我联系,以便我立即在博客上更正,争取成书时少有讹误。各校长刊登次序及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八中书记、初中部校长:张凤兰
  张校长话语不多;说话则语调不高,语速和缓。她有意地控制着语速,以便在适当的时候用科学的数据和实例来佐证她的观点。她的步态稳而轻,就像...

Read more

北京:中学选出14位“教师教育家”(多图)


首批入选“教育家成长工程”项目
14位一线中学教师戴上“教育家”桂冠

 

   

(14位入选一线教师合影)

    “教育家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1月10日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的“教育家,从课堂里走出来暨教育家成长工程”启动仪式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个仪式上,北京14位中学一线教师丁光成、方习鹏、王笃年、王春易、孙京、乔文军、闫存林、刘海东、汪春燕、贺千红、周志英、赵继红、秦建云、魏勇等成为了首批入选教育家成长工程培养的教师。这些教师长久地站在课堂上,满怀教育的激情与梦想,平等、民...

Read more

有多少老师被学生起了“别号”?


□老师,学生给您善意地起了别号吗?
    汪春燕老师的别称是“氧气老师”,因为在学生心中,她像离不开的透明的氧气;秦建云老师的别称是“魅力秦爷”,在学生心中,他的课堂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闫存林老师的别称是亲爱的yansir,他无与伦比的精彩语文课堂博得了学生的热爱;刘海东老师的别称是“东哥”,可见学生与他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丁光成老师的别号是“丁丁”……上周,十一学校入选“教育家成长工程”的14位教师中,有别称的老师还真不少。过去,学生给老师善意地起个别号,很可能会遭致批评甚至被处分;而今天,善意给老师起别号则反映了老师博得了学生...

Read more

北京中小学校长2010印象(之二)


    2010年版的“北京中小学校长印象”是我2006年以来“校长印象”的续篇。从本年度开始,“校长印象”的写作将保持常态,即基本上每周刊出一期,不同于此前集中在每年度最后一个月内刊出。写作这些文字前我未跟任何校长打招呼,所有文字由我凭感觉、凭记忆而写,若内容明显失实,请相关校长与我联系,以便我立即在博客上更正,争取在不久成书时少有讹误。各校长刊登次序及排名不分先后。

 

□北师大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
    今天,实验中学正走在它应该走的大道上。这条大道如此宽阔,如此令人向往;在北京,与它并驾齐驱的只能...

Read more

个人日志:我在多个特刊写过的刊首语


2004年晨报教育《年度人物》特刊刊首语
老廖 2004年12月30日
 

    2004年即将过去。此刻,我们在这座白雪留存的赫赫皇城,与您一道检索北京基础教育的每一页画面,为今年的教育画上完美的句号。

  几乎没有比教育这一“太阳底下最辉煌的事业”更让百姓牵挂的了——在北京,仅基础教育领域就有学生170万。有人说,北京的“教育人口”在400万以上,占了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数万名教育工作者正默默为城市的文明传承薪火。

  今天,我们评出了2004年度基础教育领域的8件大事。同时,我们推出了20位“2004年北京晨报教育年...

Read more

北京高中名校争办高端实验班(图)


北京高中名校争办高端实验班
国内首个“科学实验班”亮相


http://www.morningpost.com.cn/bjcb/html/2010-04/01/content_17967.htm

 

  今年,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四中等部分本市中学名校将率先启动杰出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试点,并在招生方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记者昨天获悉,作为国内首个科学实验班,北京十一学校新高一开设的科学实验班面向全市招收30人,通过面试和中考成绩,学校自主择优录取。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