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言冰

酒类行业资深观察家,评论家,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产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外食品》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中国酒业》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

联系电话:010-64667534
E_mail: [email protected]

《中国酒业》杂志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又逢酒业盛宴时


  一年两次的糖酒会历来是酒水产业的热门话题,牵动着无数热衷人士的神经和商业触觉。而懂行的人也都知道,就白酒销售的季节而言,秋季糖酒会往往是白酒旋转的舞台,白酒堪称是糖酒会上绝对的主角。此次糖酒会移师哈尔滨,既为拥有特殊而悠久历史的东北酒提供了强盛的先机,同时也为承载着更多地期望和财富梦想的各方搭建了一个和谐共赢的平台。可以说,糖酒会仿佛一块硕大的磁铁,使10余万名客商蜂拥而至,它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变成商品的世界、广告的海洋,并带去数亿元的财富。

  在2007年9月17日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的“《调整白酒产业政策的研究》项目会议”上获悉,经国家财政部...

Read more

东北酒与云南酒


  对于东北酒,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一方面是人们的眼球被四川、安徽、山东等几个酿酒大省所吸引,忽视了黑、吉、辽这片肥沃的土地;另一方面是因为东北地区缺少在全国市场上叫得响的牌子,缺少明星企业、名牌产品。

  事实上,东北酒并不是没有好产品,比如北大仓、黑土地、榆树钱,就酒品本身而言,曾被很多专家称奇叫好;就市场而言,在当地甚至全国部分区域市场都有不俗的表现;就企业效益而言,他们依靠当地多方面的支持,日子过得也算丰盈。

  但奇怪的是,东北酒就是不被人们认可,以至于年初“中国名酒”遭遇质疑时,东北入选的两个白酒品牌被当作了有失公允的话把子;以至于...

Read more

中外葡萄酒的竞争与融合


  在风生水起的酒水市场上,葡萄酒显得安静了许多,没有白酒的纷争和浮躁,不像黄酒那样深受区域羁绊的困扰,也缺少啤酒圈地建厂的火拼,虽然也曾爆出诸如“洋垃圾”、“年份酒”“民权葡萄酒质量”等问题带来的讨论和反思。但从市场角度上看,终归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宛如长夜里的一炉木炭,不温不火,就那么静静地燃烧着。然而,忽如一日,浏览报刊,会经常看到有关国外葡萄酒的资讯和新闻;打开电视,国际知名葡萄酒品牌的广告带着浓重的异域色彩悄悄出现;走进商超,中外葡萄酒品牌扑面而来,琳琅满目;就连本刊接发稿件的邮箱里,也时常会收到来自法国、西...

Read more

一把手要关注行业发展


  经国家财政部、国资委批准,《调整白酒产业政策的研究》专项课题于本月启动。这项涉及白酒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调研,开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准确、详实地反映白酒行业现状,倾听白酒企业声音,促使国家有效调整产业政策,推动和保障我国白酒产业向着健康稳定、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

  为了做好此次调查,白酒分会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成立了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为负责人的13人项目研究小组,并确定了主要研究内容。

  我们知道,由于白酒属烈性酒范畴,是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指定的限制类产品。1987年,轻工业贵阳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我国酿酒行业的“四个转变&rdqu...

Read more

令人遗憾的白酒缺失


  
  3月29日,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公布了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将在16个行业的183种产品中进行。令业界振奋的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白酒首次入围评价目录。

  为了争取品牌创新优势,众多白酒企业又开始了新的努力;四川省专门做出安排,包括“六朵金花”在内的川酒企业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集体申报,“组团”向“中国名牌”发起冲击。

  然而,我得到的最新消息是,今年“中国名牌”评价,白酒将“另有说法”,恐怕难以真正进入最后...

Read more

站在高端看名酒


 

 
  四月飞花季节,中国酒界最绚丽的花朵也盛开了。由商务部组织的第六届“中国名酒”评定活动初选名单新鲜出炉,葡萄酒、啤酒、白酒三大酒种共67个品牌均已名花在册。这是继1989年第五届“中国名酒”评定以来,遥隔十七年后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酒类品牌评定。难怪活动一开始就牵动了全国酒厂老总们的心,让他们为之寝食不安,倍受煎熬,“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

  作为企业个体而言,可能更多地在意“中国名酒”带来的光环和品牌效应。美国品牌价值协会主席拉里·莱特...

Read more

从一条短信说起


  “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打算:存在问题:好喝酒。分析原因:酒好喝。总结经验:喝酒好。整改措施:酒喝好。努力方向:喝好酒。”

  这是去年年末被广为转发的一条短信,当朋友发过来时,我不禁笑了,虽然无法知道这段子的著作人是谁,但真的佩服中国文字的独特功能,简单的三个字仅仅依靠顺序的变化,就能表达如此奇妙的含义,而且搭配得这样贴切,可见中国文字的造诣之深。也许因为身在酒行的缘故,笑过细细琢磨,更觉得酒是如此的不可或缺,无论在生活间,还是在工作中,一杯美酒所占据的位置和创造的氛围是那样的重要。

  然而,我们又不难看出短信中包含的嘲讽之意,作者...

Read more

我和秦老的忘年交


  在中国酒界,秦含章的名字无人不知,因为他奠定了一个产业的基础,影响了一个行业的发展。他走过了人生百年的历程,饱览了新旧中国酿酒行业传承变化的沧海桑田;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探索和推动了我国酿酒技术和工艺的进步。

  我和秦老的酒缘是从2003年开始的。当时,《中国酒业》杂志刚刚创刊,编委会班子搭建好后,决定聘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担任高级顾问,指导刊物的办刊思路和方向,时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秘书长的王延才提议聘请秦含章先生出任,得到了全体编委的一致认可。于是,2003年8月15日,协会派王耀荣和我拜访了秦老。秦老的家不算宽敞,陈设比较简单,但96岁高龄的秦老却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

Read more

注重关系营销


  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习惯于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屁股坐在哪就向哪说话”,这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由于我们的想法过多地掺杂了自我需求,我们的行为过多地倾斜于自身利益,在现代商业生活中,就不可避免地有了部门之争,有了利益冲突,有了明争暗斗,有了刀光剑影,难怪有人把商场比作充满硝烟味道和血腥气息的战场。

  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和明确,独享市场美羹、独吞利润蛋糕的可能已经不复存在,协作制胜当然成了维护企业生存的保障,合作共赢注定成为获取利益回报的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商业活动的时候,毫不吝啬地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Read more

黄酒与东北白酒的联想




  白酒说起文化,黄酒就笑了。

  关注黄酒,做一期关注黄酒发展的主题,是我思忖很久的事了。八月初的一天,我给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沈振昌去了电话,约他写一篇黄酒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的稿子,沈工身在浙江,整日泡在黄酒坛子里,又肩负着黄酒分会的工作,对于我国黄酒行业必然多有了解。果然,他很爽快的答应了。

  同一天,黑龙江酒协的栗永清会长打来电话,邀请我参加“第十届东北三省重点白酒企业联席会”,临了特别强调“关注一下东北白酒,一定要来啊”,使人不能拒绝。

  于是,我带着对黄酒的思考,踏上了东北的黑土地,去参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