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饶凯

又谓阿凯,来自武当山脚下汉水河畔,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现定居北京。资深SEO和Web2.0营销专家,曾就职于多家互联网和无线互动企业线上营销总监、策划总监,现为职业经理人和IT/互联网自由撰稿人。
QQ:1007518,MSN:[email protected]
微博:t.sina.com.cn/seo

国内Digg和网摘站的误区


“茶余饭后,你是不是想上网休闲一下,找些轻松有趣的东西看看?互联网上有上千上亿个网页,如何才能找到你喜欢看的网页了?趣摘网就提供了这么一个智能的小工具,它能够根据你喜欢的网页,揣测你的兴趣爱好,并给你推荐你很可能喜欢的网页。而你所做的只需要轻轻点“下一页”按钮,就能看到趣摘为你推荐的一个个符合你兴趣的网页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好像很少看到这么实用的网站吧,对了!今天就为大家隆重介绍一个非常酷的网站--趣摘网(
http://www.quzhai.com)。
互联网的崛起,真正让大家体会到了早期所谓的“信息爆炸”...

Read more

实战!手把手教你玩转网站运营


  核心价值

  引领时尚消费,掌握时尚趋势,尽享精致生活!

  核心竞争力

  真正整合互联网、通讯、PC桌面以及Web2.0的应用和服务模式

  从三个方面着手来运营

  销售部

  主要职责:面向中小企业,销售xxxx元的网站产品和服务

  宣传攻势:

  1.将我们的网络服务&产品的优势、卖点、便捷(我们拥有强大的整合和传播平台以及海量不断增长的企业潜在用户)作更进一步的提炼,变得更加通俗易懂,降低中小企业的理解、认可、实施等门槛,同时直面广大中小企业上网宣传、管理会员、自建积分、扩大影响力的一系列困惑,让广大中小企业主感觉...

Read more

饶凯:网络在线教育到底靠不靠谱?


网络在线教育到底靠不靠谱?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歌猛进,传统行业再一次的掀起了同互联网深度结合的热潮,近期无论是金融、旅游、健康还是教育都在不断的被互联网人所侵蚀。这一波的业态进化又以教育互联网为集中代表,面对中国巨大的教育市场,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和落差,互联网化是否能带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以及教育的公平化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下目前的几种教育互联网形态。

一、 招商揽客O2O型

这类形态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网络营销和品牌展示为主,属于教育同互联网最基本最自然的一种融入形态,利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跨地域和时空的特点,最大化的完成线下业务的在线接单,所以也可称...

Read more

也来聊聊微信对于沟通方式的颠覆


  周末应市场总监联盟创始人汪先法的邀请,和易观的韩总以及推一把创始人江礼坤坐在一起聊了一些关于微信和微博的话题,现就谈话中的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和自己的感受整理如下:

  其实我本人对于微信这类互联网应用来说,一直都是后知后觉的,当身边很多人都在用的时候,我仍然不为所动,为什么?因为自己一直所处在互联网和IT行业,身边大多数时候都在和电脑和互联网打交道,骨子里对于再牛叉的手机应用也不能替代PC的这种认识,还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的,呵呵,也许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更需要能突破自己思维和视野的惯性吧,这可能就是张小龙牛逼的地方所在。

  为什么用微信,是不是只是简单的将自己QQ上的朋友...

Read more

饶凯:打造宜居、实用、人才济济的大社区概念


  【简介】

         社区人物访谈作为新东方社区的特色栏目之一,以采访新东方老师、教育界精英、互联网/IT名人、社区红人为主线,对我们的核心团队及教育、互联网领域先锋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报道,也使更多学员能参与到社区互动中来,力求将一个充满凝聚力和活力的新东方展现在网友和大众面前,同时全面提升新东方作为教育类综合门户网站的品牌影响力。

  【新东方社区访谈】互联网名人系列专访(立即参加)

  关于饶凯

         又谓阿凯...

Read more

从如何关闭QQ/MSN/旺旺开机弹窗来说说时间管理


QQMSN、淘宝旺旺估计大家日常都会用到,分别满足了我们上网时不同的即时沟通需要,诚然MSN很难用,甚至悲催到一个群的功能都无法轻松的去实现,但咱们上班时大部分时间还不得不去开着它,因为还会有不少MSN的坚守者,会大肆宣扬捍卫他们所谓MSN比较适合工作的谬论,并坚持着去用MSN和你保持着日常的工作沟通,;)

         最近一度灰常的忙碌,于是想了不少的办法来解决效率和效果的问题,首先当然是从理论着手,神马事物的轻重缓急,紧急与重要与否等四个象限来探究和分析,但发现多年职场经历下来,这貌似都不是问题,理论都是很浮云的感...

Read more

“每天远离电脑3小时”活动倡议!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一员,尤其是奋战在互联网、IT一线的人们,每天的工作生活无时无刻不是陪伴着电脑和网络,部分人们已经对电脑和网络形成了强烈的依赖,甚至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有文化——宅文化!
         信息社会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是:必须每天大步向前,这话虽然不错!但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永远这样年轻下去,我们的宝贵青春可能只有短暂的10年,从出校门那刻我们是可以不管不顾,暂时以健康换取事业,但3...

Read more

整理下今天自己发表的一些微博


今天发表的一些个人微博,感觉值得整理一下,现分享如下:

互联网产品沉下去运营是一种很伟大的力量,哪怕是再微小的一个细分领域,如果能深入并钻研下去的话,收获也是颇丰的,而这种能力也最能体验一个互联网人的观察、分析能力,包括对客户需求的真正理解以及同理心,甚至是考察自身是否真正具备一种超前的眼光,超越目前的市场状况再来看市场,浮躁肯定不行

互联网的文化总结起来就是快,概念快,升级快,理解快,传播快,以至于微创新也被提出来了,也正因为互联网目前对技术并不再是那么倚重,对于快和简捷的追求,也很大程度上将用户体验这类软竞争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快也并不是不能够被复制,这样构筑起来的核心竞争...

Read more

微博是否应被神化,价值在哪里?


微博自己用的并不算太多,一直认为只是多了又一种沟通工具和形式而已,并不太苟同很多媒体对微博的神化,因为从互联网沟通渠道来说,目前的:即时通讯,QQ群,邮件,博客,BBS已经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沟通需要,微博并不一定是必须和必备的,它只是进一步满足人们进行360°多维沟通的一种工具,是媒体碎片化时代的产物,是非常轻量级的一种新媒体。

不妨来探究下微博的前生后世,我想即使没有Twitter的诞生和推波助澜,微博这样一种新型沟通方式依旧也会萌芽和壮大,记得人们很早前就开始关注自己的MSN或QQ签名(后来QQ用户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签名变更历史),已经习惯用一句话来表征自己的当下心情或...

Read more

搜狗分拆究竟为哪般,再造分拆神话?


搜狐旗下的各产品线,素来一直是以矩阵相称,所谓矩阵,说白了其实就是产品定位不同,但各产品线间又互相呼应和协同作战。这一点也是搜狐不同于其他门户的一点自身特色,说的更通俗一些的话,其实一向号称技术驱动的搜狐,也希望从门户这一单一盈利平台,迈向:输入法、浏览器、网游、搜索等更多领域,正所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点其实是和腾讯的产品战略是颇为相像的,只不过一个从即时通讯平台发力,另一个则从门户平台来发力。

 

说到本次搜狗分拆以及阿里注资,乍看起来颇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搜狗搜索其实并不强,阿里也有自己的中国雅虎,马云和张朝阳的本次联手,短时间内也构不成对百度什么威胁,可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