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燕青

平民

2008,中国黑客14年流变


  2008,中国黑客14年流变

  
  世界上本来没有黑客,有了互联网就有了黑客。

  如果说黑客就是盗贼,很多人会很不服气。尤其是黑客自己,他们总是会把自己跟古代的侠客们相提并论,因为他们在替天行道。

  不错,过去的那个年代里,黑客曾经是大众眼里的明星,是无数年轻人梦想里的侠客。

  但是,经过10多年大浪淘沙之后,黑客发生了流变。一些人早期的“大侠”主动接受了“招安”,走出了“黑”道,进入了网络信息安全领域,成了维护网络秩序的专家,洗白了自己;另一些“大虾”...

Read more

中国黑客兵团为国战争实录


  中国黑客兵团为国战争实录

  第一节:第一至第五次网络卫国战争

  自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我国以来,我国的网民人数急骤增长,在这群追逐时髦潮流的年轻人中,黑客队伍也迅速壮大,其作案领域日益扩大,作案手段日益高明。自然,他们中间不乏许多爱国者,不时利用因特网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情感,打了几场漂亮的没有硝烟的"网络卫国战争"。

  中国黑客们的第一次"网络卫国战争"发生于1997年。当时印度尼西亚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困扰,国内发生了一系列排华反华事件,许多华裔商人被印尼暴徒杀死,商店被疯狂抢劫,一些华裔妇女遭到反华暴徒...

Read more

2003年中国网络事件评述


  2003年中国网络事件评述

  2003-12-21

  张玉洪

  临近岁末,当我们回顾2003年的中国媒介事件时,网络新闻传播确乎是前不见古人的波澜壮阔,当它成为民意表达的窗口,当它成为反黄的平台,当它成为学术打假的利器……人们欣喜地发现,原来网络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领跑者,这样的意义评价无论多高都不为过,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期国家,特别是在网络媒体并不具备独立采访的时代情境下。

  所以我们要对2003年的网络新闻传播进行一个概要式的梳理,这是记忆的方法,也是一种思考的路径。

  一、民意表达的窗口

...

Read more

互联网20周年网络事件


  2007年,中国互联网刚好20周年。1987年9月14日,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维纳?措恩教授和中国互联网先驱王运丰教授等人在北京联手起草了一封电子邮件。该邮件于当月20日成功发送到德国。此事,标志着中国走向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步。20年来,互联网给中国带来了的影响,时事评论员吴钩有这样的看法:“互联网对中国的革命性影响就在于,它前所未有地提供了一个没有边际的横向联系平台,以及一个没有中心的意见表达平台……事实上,互联网已经成了推动中国向更开放、更自治的社会转型的重要加速器。”

  被笑蜀称为“公共事件元年”的...

Read more

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我国网民达到2.1亿互联网向各层次扩散

  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目前中国网民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CNNIC预计在2008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尽管网民数的增长使得互联网普及率提高至16%,但仍低于19.1%的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域名总数达到1193万个,年增长率高达190.4%,增长的主要拉动来自国家顶级域名.CN,CN...

Read more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毛伟致词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毛伟致词


  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次调查显示,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2.1亿人。

  毛伟:非常感谢大家在帮忙之中来参加第21次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发布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自成立以来把公正客观地发布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作为我们非常重要的工作,受国务院信息产业部规划司的委托,十年间我们以每年两次的频率持续地发布,到今天已经是第21次了,十年的统计调查见证了中国信息社会的崛起,可以说这些调查报告构建了业...

Read more

“网络暴力”何时休--2006年


  “网络暴力”何时休
          2006年07月12日

  在近期发生的多起网络事件中,很多网民依仗匿名身份,肆无忌惮地对事主的隐私权进行侵犯。他们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享受着风险趋近于零的所谓“自由”,高举的是道德之旗,行的却是“暴力”之实。

  几天前,在上海某网站论坛发生了一起“电话门”事件。一则名为“打击一切变态”的帖子,声称其美女同事频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