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利明

李利明,《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记者。

高层否定“四合二” 资产公司自寻前程



    2004年11月30日,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公布,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手中收购了原建设银行剥离的约1300亿元人民币可疑类不良贷款,这是首次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间转手买卖资产,而信达俨然成为处置不良贷款的一级批发商。

  在资产管理公司被明确再无“十年大限”之虞,并且全部得以保留后的过去这半年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都特别忙,有的忙着接收资产,有的忙着出售资产,有的忙着托管券商,有的忙着做大投行。

  “‘四合二’、‘四合一’方案被国务院否定。”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原本身份地位相等、同为副部级机构的4家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各奔东西,出现“分流”。

  ...

Read more

农行年末加快放贷意图何在


   每逢年底,各家银行为了应对存款季节性减少导致的流动性压力和监管部门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一般都会收缩银根,减少贷款投放。而农行却在今年的这个时候可能再度出现贷款猛增的景象。

  在11月下旬召开的农行全国分行行长会上,农行行长杨明生明确要求,各行要利用最后一个多月,在确保实现财务计划和保证资产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加快贷款投放。

  放贷加快

  按照杨明生的说法,适当加快贷款投放,其目的是避免出现年末贷款少增或不增,次年一季度贷款集中投放的不均衡现象。

  今年前三季度,农行贷款比年初增加2496亿元,同比少增913亿元,贷款增幅居四大行之首。尽管如此,这种贷款增速...

Read more

工行宁波试验 不良资产证券化


    中国首例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工行宁波分行26亿元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早在今年7月30日已经完成,在9月底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日前,具体负责整个项目执行工作的工行投行部李鹰博士向记者介绍了工行的这一尝试。

  前期准备

  2003年1月,工行投行部开始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以下简称“瑞士一波”)的资产证券化专家进行接触,希望能够在不良资产证券化方面试水并迈出实质性步伐。

  2003年4月,瑞士一波的专家援引从美国的处置信托公司(RTC)到日本、韩国和意大利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向工行提出了可行的证券化模式,项目初具雏形。

 ...

Read more

工行重组重中之重 4700亿不良贷款损失怎样核销?


    在中行、建行接受450亿美元的注资将近一年之际,国家对工行的注资再次吸引众多目光。

  12月2日,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公开表示,国家将对工行注资并剥离一些不良资产。这是财政部对工行将获得国家注资的首次明确表态。而此前的11月22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表示,明年将在继续推进中、建两行改革的同时,及时启动工行、农行的改革。

  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将是一行一策,而不是一个模式,相比较中、建的重组,“在工行的注资中,财政部将会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一位业内人士预计。

  而工行的三项历史问题——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不足的拨备覆盖、较低的资本充足水...

Read more

300亿援手广发行


    在央行积极介入之后,一项可能涉及资金超过300亿元的财务重组计划终于提上日程——它的帮助对象是广东发展银行。
  本报记者经多方采访了解到的初步情况是,由央行、银监会和广东省政府三方面协商成立的一个综合治理小组在上个月已经开始运作。这个小组由广东省金融办主任罗继东担任组长,使命就是解决好广发行历史遗留问题。

  据央行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广发行不良贷款净损失300多亿元,央行希望广东省拿出200亿元,其余部分通过央行提供再贷款,全盘消化广发行的包袱。广东省金融界一位知名人士说,这件事最终敲定估计会在2005年春节之后。

  果真如此,这将是央行第一...

Read more

交行内部重定行政级别的隐忧



   1个多月前,交通银行昆明分行更名为交通银行云南分行,称谓变化的背后是其行长的行政级别得以确认,和云南省发改委主任同级——两者均为正厅级。

  这就是9月下旬交行进行机构调整的一项主要内容——变省会分行为省分行,并明确省分行行长为正厅级。

  这发生在交行成功完成财务重组并引进汇丰银行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之后。在其海内外上市紧锣密鼓进行之际,这项重新确认省分行行长行政级别的做法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在走回头路。

  有分析认为,交行旨在为其管理人员提供双保险——经济利益加政治保障。担忧随之出现:当银行家变成官员之后,其推动金融创新的动力会削弱。

  正厅级

  据了解,...

Read more

招行想做“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



    11月18日,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北京宣布了招行“财富账户”的诞生,并亲自担任“财富账户”形象代言人,称“这个一站式个人财富管理平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发展进入了个人财富管理时代”。

  招行大张旗鼓地推出“财富账户”的背景是招行着手推进其战略转型——“做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未来的招行将以“个人理财”为核心业务发展方向。

  招行之所以确定个人理财的发展方向,是马蔚华在中国银行业大环境下针对招行自身状况进行深思熟虑之后的战略抉择。

  资本约束推动战略转型

  在监管当局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约束下,招行走到了战略转型的十字路口。

  今年3月1日,...

Read more

光大为何力推人民币理财?



    央行9年来第一次加息后,任何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金融产品都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为此,面对调息后的市场,光大银行迅速将其在9月份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B计划的一年期收益率增加至3%,这比加息之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2.25%高出75个基点,因此B计划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抢购。

    但这同时也充满了质疑。这种理财产品是不是变相的高息揽储以及是不是在“赔本赚吆喝”?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阳光理财B计划,光大银行可以用吸收来的理财资金,把原本占用在国债...

Read more

龙星撤离中国不良资产市场



    对于看重结果的美国公司来说,如果两年多里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选择离开也许是现实的也很合常理的结局。

  9月29日一早,美国龙星公司(Lone Star Funds )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刘先生(Jeffery Liu)向代表处的六位工作人员宣布了总部的一项重要决定:关闭北京代表处,10月底之前撤离中国。

  龙星之所以黯然退出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是因为过去两年半里没有做成一笔业务。

  然而,龙星选择离开也许多少有点无奈,毕竟它离开的是一个有27000多亿元的当前世界上最大、最具潜力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不过,在不久的将来,它也许还会卷土重来。

  黯然退出...

Read more

工行股改前奏 不良贷款消化新思路



    工行正悄然尝试以不同于建行、中行、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进行不良贷款处置,此举可能加速其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的进程。
    而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在具备条件时,下一步将启动对工行的财务重组。对于工行来说,这无疑是重大利好,或许意味着股改即将启动。
历史包袱待消化
    自从今年1月6日国家利用外汇储备对中行和建行注资之后,工行股改就已经提上日程。
    普华永道公司为工行设计的公司治理方案指出,工行股份制改造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无非是如何尽快彻底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