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培芳

杨培芳,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同时兼任多所大学教授。 杨培芳长期从事电信经济与政策研究,多次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1992年获国务院津贴和邮电科学研究院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多次参与国家信息技术及产业政策制定和电信行业改革研究,发表论著200多篇,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作报告近百场。代表论著有《通信发展与国民经济关系》、《网络协同经济学与第三只手的凸现》等。

构建信息时代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构建信息时代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致词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各位来宾,上午好!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欢迎大家参加2010年年会。这次年会的主题是“信息化促进城镇化—— 模式、政策与实践”,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前副院长胡启恒院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王宪磊主任主讲&ld...

Read more

电信资费:少一点利益博弈 多一点社会理性


 

 

近几日,取消电话月租费的呼声又起。五年前我就讲过,“月租费不能取消,但应该改变收费方式,向不限时、不限量的包月制过渡”,结果却引起骂声一片。我们的社会不知从何时起,陷入了利益对抗博弈的误区。消费者欺软怕硬,要求电信资费越低越好,最好取消;电信企业更会找出一百个理由或者手段变着花样赢得企业最大利益。更可悲的是学者们认为这就是经典的市场机制。

工业时代市场经济是“个人理性”,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应该是“公共理性”。否则怎么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平等互动和互惠共赢。

今天我们已经面临通货膨胀,电信资...

Read more

信息经济与公共理性革命


  信息经济将引发公共理性革命  

 

――在新商业文明论坛上的致词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请允许我代表本次论坛三家发起单位: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欢迎大家参加本次重要论坛,同时也想代表今天所有与会人士向阿里集团在初秋季节美丽的西子湖畔为我们提供信息时代新商业文明的学术探讨和交流平台。

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对传统商业模式已经形成强烈冲击,建立在物质资源稀缺、占有欲望无限和“个人为个人”伦理基础上的传统商业文明开始锈...

Read more

当时邮电部很保守,但非“白衣秀士”


          

读2010年8月30日的报刊文摘《1983年胡耀邦深圳痛批“白衣秀士”》,文章称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向胡耀邦汇报说,目前深圳只有2000多门电话,不适应特区发展需要,外商投诉最多的是装不上电话,现有的电话也经常不通不灵。许多外资内资企业办公写字楼排队等装电话的数量已大大超过邮电部门的计划。梁湘说,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深圳早就提出了方案,希望批准我们与香港一家电信公司合作,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电信技术设备,加快特区电信建设。但是邮电部不同意这样做,认...

Read more

信息化更需要均衡发展


              --我国信息化有三个不幸

目前,我国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开始注重均衡发展,这些努力都非常必要,但是由于我国国情复杂,要真正实现均衡发展会有很大难度。尤其是市场经济尚处于初步形成的社会阶段,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已经形成尖锐矛盾。

如何解开这道社会难题,西方的传统思路就是鼓励富人更富,然后通过二次分配(税收)和三次分配(捐赠)救济穷人。可是中国有13亿人口,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继续鼓励私人无节制地占有稀缺资源,社会将严重失衡、...

Read more

三网融合起伏跌宕 严重背离科学发展


  

               --组建“国家信息通信委员会”是唯一出路

 

1、职能重叠 齐抓共管

    100多年前,多国电话、电报、无线电频率协调机构相继成立。以后几经演变、合并为国际电信联盟(ITU),它是联合国下属15个专门机构之一。除了国际电信互联事务,同时负有广播、电视方面的协调任务。上世纪70年代,我国回复联合国席位不久,邮电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

Read more

绿色通信与田园城市齐飞


 

 

                    “田园城市”是个有前瞻性的好概念

昨天在成都出席第四届国际通信节,主题是“绿色通信与田园城市”。 和中央台主持人对话时,我说成都人不走深圳、上海城市发展老路,而是依靠她的文化底蕴和疏水基因,提出建设田园城市概念,是个了不起的创举,充满后现代精神,也符合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