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洪才

徐洪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证券业协会CIIA专家委员;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199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央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多次到美国、欧洲和香港学习金融业务;出版《投资基金与金融发展》、《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主编《投资银行学》、《期货投资学》、《投资基金运作全书》和《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主讲《投资银行》、《期货投资》和《风险管理》;研究资本市场与金融工程。兼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EMBA和EDP《资本运营》课程主讲教授。

在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上的发言


在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上的发言

徐洪才

 



徐洪才:刚才张燕生研究员就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其实这个问题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去年以来,美国参众两院包括美国主流媒体就中美贸易失衡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加了压力。这个问题的理论根据就是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提出的人民币汇率均衡模型,这个模型被克鲁格曼以及美国参众两院议员所利用。我们中心作为一个新型的民间智库,在郑新立主任亲自指导下,组织力量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然后进行了积极应对。这个模型本身存在一些前提性假设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造成中美之间贸易失衡,所谓全球不平...

Read more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亟待完善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很少进行现金分红,对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它增加了企业超额储蓄,抑制了居民必要消费,导致资本积累过度、产能严重过剩,加剧了总需求结构扭曲,阻碍了发展方式转变。目前,我国亟待完善国有上市公司分红制度。本文提出了八条对策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很少进行现金分红,一直广受诟病。这不仅是资本市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问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发挥表率作用,切实实施现金分红,形成上市公司融资、价值提升、回报社会的良性机制,同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

Read more

创业板市场中的六大问题及其对策


创业板市场中的六大问题及其对策

徐洪才

【摘要】创业板市场中存在高价发行新股、超募资金闲置、公司高管辞职、上市后“变脸”、私募股权投资腐败、退市制度缺失等六大问题。建议:改革新股发行审批制度;强化证券保荐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增加流通股比例,减少股票锁定时间;加快创业板市场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降低私募股权投资(PE)盈利空间,加强监管,增加违规成本。

一、当前我国创业板市场中存在的六大问题

创业板市场建立一年多来,上市公司已达130多家,融资金额接近1000亿元,有力支持了创业企业、创业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六大问题。

一是高...

Read more

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


 

  一、中国经济不平衡有两大表现

  目前,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呼声此起彼伏。在很大程度上,全球经济不平衡是与中美经济不平衡相联系的。美国对世界上90多个国家都存在贸易逆差,但是美国主流社会却把这一多边问题“双边化”,把中美贸易不平衡视同为全球经济不平衡,中美贸易不平衡成了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代名词,同时又把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简单地归结为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

  中国经济不平衡有两大表现:一个是以对外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较高、外汇储备规模较大为代表的外部经济失衡。2010年10月20日,美国财政部...

Read more

郑新立: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三个相关问题


各位博友,新年好!

    新年第一天,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由我主编、由著名经济学家郑新立同志为学术顾问、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人员共同创作的著作:《工资、汇率和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即将出版了。下面是该书序言,选择今天这个良辰吉日发表,以飨读者。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事业蒸蒸日上。

                     &nbs...

Read more

中国外汇储备应该怎样使用?


  【摘要】目前,我国产能和资本过剩,人民币正在国际化,迫切需要企业“走出去”。我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遭遇阻力,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可规避诸多风险。中小企业具有“走出去”的需求和基础;商业银行也有拓展海外业务的需要和条件。借给商业银行一定规模外汇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可分散外汇储备风险,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战略意义。

  

  一、现实背景和重要意义

  (一)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现实背景

  第一,中小企业“走出去...

Read more

2010年中国货币信贷运行概况


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与2011年展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教授 徐洪才

 

 

【摘要】2010年,中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宽松力度明显减弱。全年广义货币M2增长19%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8万亿元左右,CPI增长3.5%左右,突破了年初确定的M2增长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CPI控制在3%以内的政策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六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供给平稳回落;引导商业银行把握信贷总量、节奏和结构,加强金融风险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运行总体...

Read more

2010年货币政策操作和金融改革开放


二、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和金融改革开放

(一)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均衡放贷

200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考虑宽松货币政策适时逐渐退出的问题。2010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和5月10日,三次上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以对冲银行体系部分过剩流动性,控制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同时又兼顾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和农村金融发展。11月16日、11月29日和12月20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三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0...

Read more

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取向


三、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超发货币问题。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曾提出“中国货币之谜”的命题。长期以来,中国货币增速超过GDP增速。2000年1月M2发行量约为11.5万亿元,2010年10月末M2发行量约为69.98万亿元,而同期GDP分别约为9万亿元和37万亿元,货币增长了500%,而GDP增长300%,表明中国货币增长对经济增长驱动力明显减弱了。时下有一流行观点,就是用M2减去GDP,得出中国货币超发33万亿元的结论。这一观点并不科学,因为M2是存量,GDP是流量;同时它还忽略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居民金融资产快速多元化和规模扩张,特别是没有考虑中国外贸出口...

Read more

蔡家洼——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


蔡家洼——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

    各位博友:

    年末工作格外忙,没有及时更新博客,非常抱歉。

    近期里,完成了2010年货币政策分析与2011年展望,同时完成了书稿《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的两章撰稿和全书统稿工作。但遗憾的是,内容不方便提前披露。

    在不经意之间,上证综合指数已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下做了深度调整。下一步,股指将在更坚实的基础上震荡上行。牛市方向没有改变,而且银行股迟早要引领大盘向上突破。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