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牛正乾

牛正乾先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自普通业务人员做起,逐步担任过业务主管、业务经理、区域市场经理、省级市场经理、市场部总经理、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副总经理、大型医药物流企业集团副总经理;从知名的医药保健品生产企业的市场代表锤炼开始到药品生产企业主管医院市场、OTC市场运作以及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渠道的管理、网络建设、网站B-TO-B电子商务的推广等工作;医院市场+OTC市场+渠道管理等相对完善的工作结构使他对中国医药市场运作较为熟悉。 他曾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销售与市场》等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商界》《中国执业药师》《中国物流与采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中国医药报》《中国财经报》《医药经济报》等几十家期刊、报纸发表过100余篇理论、实务方面的文章。 他曾在中国医药营销经理高峰论坛(连续九届2004年至2007年)、中国夏都医药健康产业昆仑论坛(2006.5)、中国医药分销变革与管理高峰论坛(2004.12)、中国连锁药店高峰论坛(2003年至2006年)、打造

应尽快改革药品作价方式,规范招标行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2008年要重点抓好四件事,其中"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控制药品价格上涨"是重要的一件事情.在2008年两会期间,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对如何控制药品价格上涨,解决看病贵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一案由

  2007年度看病难的问题仍高居民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之首。看病难主要表现在看病贵,药价虚高。究其原因,一是国家的药品作价方式有漏洞,二是各地的招标行为不规范,造成了系列扭曲行为。当然,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在医疗机构"管办不分&qu...

Read more

不科学药品价格政策导致市场竞争机制完全失灵


  近期,针对《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收集了行业内相关企业及专业人士的意见与建议。业界普遍反映目前市场政策环境下,两类医药企业发展相对较好:一类是药品价格虚高型,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可以给医生、医疗机构、招标采购部门等相关环节高额回扣的企业,其产品主要销售在二甲以上的医疗机构,因对患者的过度用药、不合理用药使这类企业赢得可观的市场份额与效益;另一类是药品价格虚低型,其他药企无法与之进行价格竞争,其产品主要销售在基层市场,消费对象为处于弱势群体的社会底层百姓,即使产品有质量隐患对患者造成伤害,这类消费者大多也基本无力无法申诉。相反,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质量标准等...

Read more

公立医院改革核心在推进管办分开


  总理在报告中要求“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新医改方案从2009年4月发布至今,3年过渡期仅剩最后一年,今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攻坚之年,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在于切实推进管办分开。管办分开是新医改成功的关键。

  “管办分开”需要彻底的、真正的分开,那种将行使公立医疗机构举办和人财物管理职能的“医管局”放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的做法,这种做法绝非真正意义上的“管办分开”,而是假借“管办分开”之名行拒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