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贾樟柯

出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
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是张元之后中国第六代导演中最具国际知名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贾樟柯:《三峡好人》为中国艺术片殉情(图)


带着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影片《三峡好人》,导演贾樟柯荣归故里,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山西汾阳。前晚,在一个废弃的部队营房礼堂里,贾樟柯和袁立、黄奕、王亚楠、杨臣刚等演艺明星及家乡父老度过了一个电影的盛会。昨天,在贾樟柯的母校———有着百年历史的汾阳中学,李陀、查建英、汪晖等著名学者和评论家对贾樟柯电影进行了探讨。不过,...

Read more

贾樟柯:无聊电影只炫耀钱


2006年12月11日,贾樟柯的老家山西汾阳,《三峡好人》首映,一个废弃很久的军队礼堂(贾樟柯小时候偷偷溜进去看电影的地方)被热情的观众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警察不执勤了,拿着相机拍照。”贾樟柯的母亲也被拥挤的人群冲散。 第二天的《三峡好人》与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上,李陀、西川等学者也给予贾樟柯很高的学术褒奖。会议主持汪晖先生(《读书》杂志主编)讲贾樟柯...

Read more

贾樟柯:三峡人让我看到底层人民行动力


2006年,中国电影的最大惊喜是由贾樟柯带来的,他的《三峡好人》和纪录片《东》。与那些双脚离地、飞来飞去的大片不一样,贾樟柯电影中的人物始终坚持双脚踩在地面上行走。这一次,他们的行走不再迷茫、没有方向,而是从未有过的坚定和勇敢,因为巨变已然完成,现实必须面对。他以他的诚恳准确地贴近了中国当下现实的世道与人心。 对贾樟柯自己来说,这一年则是悲喜交集的一...

Read more

贾樟柯:做电影是我寻找自由的一个方法


9月10日北京时间凌晨1时56分,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宣布,来自中国导演贾樟柯的新片《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 追光灯打在这位身材瘦小的导演身上。他面带微笑从观众席走向舞台中央。在他陶醉地亲吻金狮的瞬间,会场上相机快门响成一片。在获奖感言里,贾樟柯感谢了10年里和他一起走过这条路的人,“我...

Read more

老晃:《三峡好人》贾樟柯是个好人


一直没有开口说《三峡好人》,绝不是我不喜欢,恰恰相反,我很欣赏,但这电影和别部不同,它不令人激越,反而将心绪一味地下沉…… 贾樟柯选了一个很好的题材,一个刚好能让整个时代都产生共鸣的题材,移民、废都、百姓凋敝和触目惊心的生活图景……大多数人看了都将感动,至少有所触动,毕竟,我们(或者我们的父辈)其实才刚刚走出那重困顿。只是关于电影,如果故事发生在大同,震撼...

Read more

贾樟柯:《黄金甲》离收回成本很远


“看《英雄》像看春节晚会。”贾樟柯说,中国电影工业模式的偏离是始于《英雄》,虽然老百姓爱看,但却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对于当下大片的繁荣,贾樟柯并不看好,单就《黄金甲》来讲,贾樟柯认为它离收回成本还很遥远。昨天,作为阿巴斯系列展览的组成部分,贾樟柯携带《三峡好人》现身中国美术学院,他和他的这部电影受到了当天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用大牌“堆积”电影是种浪费 ...

Read more

点评《三峡好人》:两大质疑抛向贾樟柯


编者按:去年岁末,贾樟柯用近乎自杀的方式与张艺谋进行了一场关乎艺术片与商业片的PK,在这场较量中,舆论和媒体都站在“弱者”贾樟柯的一边,为《三峡好人》叫好。究竟《三峡好人》好不好看,它的质量如何?今天,我们刊发了一组观点不同的文章,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解构这部电影。刊发的目的不 是为了挑刺,而是希望影坛少点浮躁,多点思考,大家一起来把中国的艺术片做好。 ...

Read more

贾樟柯:“好人”让我在现实中撒点野


贾樟柯说《三峡好人》是他在创作心态上最挥洒自如的一次,“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约贾樟柯的这次专访实在不易,因为他正奔波于全国九大城市的点映活动,为了“跳好公映前七天的舞蹈”,他每天从早上七点开始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这次采访也是在他参加发布会的路上进行的,虽然中途不时有人来打断,有人来催促,但是他还是认真聆听并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在挂断...

Read more

新闻午报:《三峡好人》风格冷峻笑里藏“刀”


从最早的《小武》到《任逍遥》、《世界》,贾樟柯电影关注的始终是社会底层普通人的生活。而他的影像风格始终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视点,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叙述,同时用浪漫主义的情怀对影片的主题进行升华。看贾樟柯的电影可能会很闷,但在平淡中能够让观众体味到不同的人生滋味。从某种意义来说,贾樟柯的电影艺术性很强,而太过平淡的情节往往让影片观赏性不足。 威尼斯金狮奖影...

Read more

杨劲松:好人贾樟柯把中国电影带出黄土地


三峡工程,世纪之梦。第一次在大银幕上接触到,还是在2002年无锡百花电影节上看到《男人四十》,张学友、梅艳芳在庹宗华的病榻前,用广东话朗诵《赤壁赋》,画面香港旅行社关于三峡告别游的叠画,很有感染力。后来我对一位以深厚文化感历史感著称的导演说过此事,我说三峡工程怎么没有导演关注?我对三峡特别是奉节有着特殊的感情,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