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左小蕾

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美国伊里诺依大学博士,亚洲管理学院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统计系讲师、美国伊里诺斯大学经济系计量经济学顾问,在经济发展、宏观经济趋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和利率机制改革、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进行等等方面做过深入的研究。

中国大量抛美债,及时止损


 

  要点速读:

  1、美联储加息以后,美国国债价值下降。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美国国债的价值将继续下降,在降息期间,早卖出美国国债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措。这是外汇管理概念上的及时止损,至少保持资产负债表的账面值不会大幅改变。就像股票市场交易一样,现在才跌了10块钱,我抛售就损失10块钱。如果选择持有且股票继续跌,那账面上可能是20块钱、30块钱的损失。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按照美联储监管的规则,美联储负责监管商业银行的金融稳定,投资银行不属于监管范围,也就是说美联储不能用货币工具“救”投资银行,所以美联储很快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Read more

民间资本“稳增长”还缺临门一脚


  金融业是否应作为独立产业来发展?民间金融是否应成为支柱产业?还是要作为中介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如果实体经济增长8%,那民间金融高出实体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推动民间金融发展以及整体金融业发展首先要解答的。

  从国务院近日出台的42项“新36条”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到发改委以价格杠杆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公用事业的新规,再到国资委、财政部、铁道部、卫生部、银监会、证监会相继出台的推动和保护民间投资的相应保障措施,无不证明对民间资金在“稳增长”中的主角地位,现在各方已有了基本共识。但笔者以为,在民间金融发展大门开启之际,尚有...

Read more

金融创新理应与监管制度创新同步


  中国证券市场在掀起改革浪潮后再掀“创新”浪潮。上周誓师性的全国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鼓励锐意进取创新,无疑激发起了证券市场新的活力。不过,笔者关注这次研讨会精神,恐怕还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讲话中的告诫:创新不是一个运动,不搞大上快上,不搞浑水摸鱼,不能风险不可控。金融创新与实体行业的发明创造有本质的不同。特别是在经历了华尔街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以后,金融创新至少应该把握围绕实体经济、不要让经济过度虚拟化、注重防止系统风险这么几大原则。

  证券市场的创新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将资源优化配置到优质公司的平台。“公...

Read more

温州试点为多层次投融资市场探路


  只有民间特别是市场直接融资成为投融资主体,至少超过半壁江山,利率形成机制才有市场化可言。眼下真正需要帮助的是渴求流动性资金和需要扶持的创业型和处于创新型不同阶段的两类小微企业,中国参与数字化革命的主力军很可能就在这个群体中产生。

  围绕着如何使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沿着正确安全的方向前行,笔者上周五在此谈了对当前民间金融现状需要进一步认识的四个问题的看法,今天再谈四个问题。

  其一,民间借贷恶性事件是金融垄断制度造成的吗?

  有种观点把吴英、立人集团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归咎为民间信贷受到管制的金融垄断体制的结果,认定温州金融改革是针对这类事件提出放松金融管制的改革举...

Read more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必须躲开的陷阱


   随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进一步推进,特别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外汇市场”逐渐融入全球外汇市场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或者说未来人民币与其他货币兑换的价格要由国际外汇市场来决定。据经济学基本理论,市场决定价格,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相互兑换的价格,自然由市场确定均衡兑换汇率应该是最终汇率形成机制的方向,而且决定汇率价格的“市场”当然是外汇市场。

 
  可是且慢,国际外汇市场能决定人民币均衡汇率价格吗?均衡汇率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那又是什么性质的供求?要回答这些问题,先要回顾一下...

Read more

虚实分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新路


  金砖五国在三亚峰会期间签署了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力推本币结算。虽然这只是个初步框架,很多方面需要完善。但如能尽快推进实施,对促进各国的贸易和经济发展,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防止全球金融危机,都是重大进步。

  推动本币结算,就是双边贸易中,原则上使用出口国货币清算结算,以双边贸易额所需货币作为汇率定价基础,也就是以能够提供给对方的实际商品购买力,作为对方储备出口国货币基础。实际上,这是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原则:出口国可以选择以对方货币计价。

  笔者以为,这是贸易金融与虚拟金融分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之路,可能会创新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加清晰。

 ...

Read more

通过汇率控制通胀是个认识误区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再次给全球带来巨大的成本拉动输入性通胀压力。美国通胀先开始上升,2月达到1.6%,英国通胀超过4%,是通胀目标的两倍。欧元区经济增长平均1%左右,通胀却已超过2%警戒线。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更大,印度通胀超过10%,越南的通胀高于GDP增长水平;韩国,泰国都面对通胀继续攀升的压力。中国也面对着不仅从高外汇占款显示的资本流入,而且还有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拉动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面对全球通胀形势的变化,除美国宣示继续保持低利率和执行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外,包括欧元区在内的各国和地区都已开始改变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央行多次强调可能不顾欧债危机困扰...

Read more

促使老龄化转化为第二人口红利


  依据“十二五”规划的新发展思路,未来五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从46%上升到超过51%,老龄产业将是服务业发展的新突破口。老龄产业因此可能迎来发展契机,成为很有挑战性的新兴产业,当然也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投资机会。

  民政部去年10月就拿出了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由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加大养老服务事业的开发,形成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三方协调发展的格局。今年2月,民政部成立了直属机构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政府职能。据悉,协会准备向全国倡议建立关注老人专项基金,这个基金将用于全国养老服务产业和养老服务平台的...

Read more

创造货币需求应对通缩压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数据显示,CPI同比负增长1.5%,PPI同比负增长6.6%;下降幅度分别比3月负增长加大0.9与1.1个百分点。呈现“双下降”的态势。

  “双下降”不能说明经济恶化

  CPI和PPI的负增长并不出乎意料之外,幅度加大也是意料之中。经济活动都有一个过程。价格水平的同向变化,一定会有一段时间。而价格水平的转变,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出现下滑期间,更是要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变才会发生价格水平的“转向”变化。价格水平自去年10月以来,PPI连续数月大幅下降,CPI在去年下半年也出现大幅...

Read more

10年磨一剑 创业板一定会“顺产”


 创业板“怀胎10年”,即将“临产”。经过10年的反反复复的讨论,特别是主板市场经过一些根本制度和规则的改革以后,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的秩序得到恢复。《证券法》、《公司法》修改版出台,配合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市场行为的规范,风险意识的加强,特别是自主创新的国策,使创业板推出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都逐渐成熟。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增长也大幅放缓,创业板推出,有利于大量中小高科技公司的融资,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不论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还是就业机会的创造的角度,非常可能成为保增长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创业板推出,使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