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丹青

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1953 年生于上海,1970 年至1978
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并自习绘画,是80 年代
在画坛产生较大影响的青年油画家。1978 年他考入中央美
术学院油画系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1980 年毕业后留校任
教,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早在1980 年,陈丹青便以油
画《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界的巅峰人物,
甚至直至今日,油画圈仍存在着“陈丹青情结。”1982年,
陈丹青以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纽约,2000 年回国后作为清华
大学特聘教授之一,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时主持“陈丹青工作室”的工作。

家长要克服“家长欲”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说,全世界的孩子在五岁以后送到幼儿园就被扼杀了。虽然可能有点极端,但我的观点跟他相似,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变得不像一个孩子。

人越长大,越是一个变麻木的过程。不看天,不看星星,不看花,也不看树,脑子里更多想的是挣钱、当官。

法国的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晚年曾说:“我每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我岁数越大越明白这句话,孩子们都是我的老师。

1. 中国家长要克服“家长欲”

要让孩子有独立思想,首先家长要克服自己的“家长欲”。现在的孩子很辛苦,一天到晚被逼着学钢琴、...

Read more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没教养?


这些年我主要给艺术学生讲演,从来没跟非艺术专业的军人、医生交流过。主办方让我讲讲“人文”,我很茫然。人文是大话题,容易空。讲什么呢?

我跟军人有渊源。我的爷爷是国民党军人,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参加过抗日,也参加过“剿共”,在淮海战役打了败仗,被俘虏了。他属于邱清泉兵团,打败他的是解放军二野还是三野?我忘了,但其中有个军人后来成为我的岳父。所以当年我爷爷败给我岳父。爷爷后来逃到老家广东,共产党一路打到海南岛,他就到台湾去了。

当然,我爷爷不可能见到我,我也不可能见到他。直到1989年,我才有机会从纽约到台湾去看他老人家,当时他已经过了80...

Read more

文凭是平庸的保证


  我真正的身份就是知青,我真正的文化程度就是高小毕业,中学都没上过。

  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决不会要凡?高。

  世界上的重要艺术家都不是研究生学历,也不是本科、美院附中,有的连高中都没上。梵?高就是个病人,毕加索也没有大学文凭。当今中国,需要文凭,为了就业,得到社会的认可,你就得拿个文凭。

  受过小学教育而能做成一些事情的人,太多了;受了大学教育而一事无成的人,也太多了。“学历”与“成就”应是正比,不是这样的。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

Read more

80后90后,是我见过最乖的两代人


 

80后、90后是我见过最乖、最被动、最有悖青春本能、最缺乏表达意识的两代人,和“垮掉的一代”比,和嬉皮士比,更是笑话。

 

年轻人整体性的“困惑”与“恐慌”,我无法测知。眼下社会、媒体、网络的种种讯息和说法实在太多,年轻人不免困惑;恐慌呢,应该是谋一饭碗、混一前途越来越难吧。美国八九成青年最担心的也是饭碗,但中国人口忒多,瞧见满大街的人群,我有时也会莫可名状地恐慌。

 

50后当年的焦虑不是升学和饭碗,而是去哪个省份的农村、干哪家工厂的工种。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

Read more

我们为什么怀念民国?


问:在一次交谈中,您提示说:民国范儿并不像现在的影视剧那样,但可以到民国电影中去找,请进一步说说。

 

陈丹青:我喜欢看样子。所谓“民国范儿”,先是一种“样子”吧,和如今满眼所见不一样。今人要“看”民国,只能是照片和影像了。去年的电视剧《潜伏》,有点像的,但民国的真滋味还在民国老电影:《马路天使》、《小城之春》、《神女》,《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时的导演和演员不知道什么“民国范儿”,他出来就是啊。

 

你们新周刊今年发了一幅难得的照片...

Read more

我不知道那帮“傻子”能走多久


导读:1、中国人现在的毛病民国时都有,而且一塌糊涂。我并不认为民国人就比今天人的道德水准高,但放到教育领域来看,民国的校长、教授和学生,为什么我们今天还会怀念?因为他们很单纯,政治还没毁了他们,他们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不受政府和党派影响


  2、所有人在这几十年里都活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赶紧多捞,赶紧安顿好自己的生活,不要管这个社会。你是救不过来的,你真的到下面走走,就知道,完全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大家都信奉丛林法则。这个时候,居然还有这样一些傻子,愿意反方向地从城里往乡下走,去从事这些公益事业。我敬佩他们,但我不知道他们能走多久。


  3、我在美国接触过很多留学生...

Read more

我觉得出国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决不会要梵高。

 

世界上的重要艺术家都不是研究生学历,也不是本科、美院附中,有的连高中都没上。梵高就是个病人,毕加索也没有大学文凭。当今中国,需要文凭,为了就业,得到社会的认可,你就得拿个文凭。

 

你一要肯定自己的感受,感受是很可贵的东西。画出动人的画,凭的是感受,而不是技巧。我画的那个朝圣的小姑娘,那么苦、那么好看,但她自己却不知道——艺术就是这样,凭这一点点就打动人了。

 

偏...

Read more

陈丹青谈同性恋


       文化名人兼艺术家陈丹青对于同性恋的理解和包容,其实也可以代表整个社会从上世纪8090年代到现在看待同性恋群体的变化。其中他与纽约华美艺术协会主任周龙章的友谊、与费翔的相遇、参与亚裔同性恋游行花车设计等,这些与同性恋者发生交集的片段,使得陈丹青对同性恋者有与众不同的判断。

 

 

记者:在你看来,为什么有那么多艺术家是同性恋,譬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

 

陈丹青:你得问上帝,人间无法回答。科学家说:染色体XY的某种差异造就了同性恋。但这位同性恋会是达·芬奇吗?你去问...

Read more

中国人的信仰:活下去最要紧


 

【提示】从文革到现代建设,人们有意无意地砸掉、拆掉、毁掉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古时建筑和文物,有学者就此愤慨地评论“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急于践踏自己的文化”,而著名文化人物陈丹青却语出惊人:这是“中国人大气的一面”,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活着”就是最伟大的信仰,即使“两三千年以来遍布全国的草根文脉已被切断”。

 

中国人最伟大的信仰:活下去最要紧

 

【问】:你怎么看现在的国学热?

 

陈丹青:国学要热就热,可以“养&rd...

Read more

中国人还未醒来


​外国人不会到哪都说我为祖国骄傲

记者:包括您还有赖声川,还有李安,都有旅美的背景。您觉得在纽约的这些经历的话,会赋予到我们这些华人艺术家一些什么样的气质?

陈丹青:重要的不是旅美的经历,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到了一个时候,就是我们不要再老是中国中国,当然我也不喜欢老是世界世界。我的意思是说,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强国,然后也已经告别了一个完全孤立的隔离的状况,现代是一个传媒的时代,世界因为传媒已经变得区域和国家的这种隔阂已经不存在了,可以说。它的距 离,不同价值观、制度这绝对还在,但是艺术就是做这个事情的,重要的是不管哪个国家在演戏,在画画,它里面表达的就是生存经验,就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