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元军

1965年生于山东莱西。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文献与书法文化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唐史学会会员、历史学博士、《中国文化人》博客圈资深成员。1999-2001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做博士后,后留所任教至今发表学术论文60篇,出版《六朝书法与文化》、《唐人书法与文化》等专著5部,其中《六朝书法与文化》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十佳教师。书法忠实于传统,于二王、米芾诸家用功较多。追求凝练、沉静、舒缓、雅致的艺术风格。

逐色之行(二)


    自乌鲁木齐乘车,十二个小时到达喀纳斯。一路之上,戈壁沙滩,放眼望去,很是辽阔。偶尔几只野山羊和野马出现在视线之内,惹得没有见过世面的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一阵阵惊呼,隔着汽车玻璃窗“咔嚓咔嚓”一个劲地照相。路很长,小宗递来一把阿尔卑斯奶糖,觉得香甜无比。不过今天报纸看到,这种奶糖被下架了。又是什么问题?三鹿奶粉的问题曝光后,一连串的食品问题都出来了。反正吃在肚里了,爱咋地咋地吧。

    十月的喀纳斯,随处可见“秋色”之美。

    悠闲的白云,萦绕在尽染的层林之中,层层叠叠。或金黄丛集,或嫣红乍...

Read more

逐色之行(一)


    所谓旅行,吾以为乃“逐色之行”。或趋山色之雄,或向水色之秀,或问林色之奇,诸美景集聚,往往为“好色”之徒奔赴之所。世人好旅游,也便成为好色之徒。

    十一之假,吾与好色诸君奔赴北疆,逐众色之美。

    欲逐众色,似须过单色之地。沙漠、戈壁茫茫无边,似乏色可陈。然无色之象却蕴含了本色的坚韧,干涩的沙漠中顽强而又执着地活着一些植物,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不追求别的,只求活着,意志的坚定,追求的单一,铸就了她的顽强与长久。

   ...

Read more

(随笔)柳宗元:该为堂弟悔一生


 

    革新家,文学家,思想家,书法家……历史将柳宗元推上名人的宝座。我认为他的成功来自于他的被挫。三十五六岁之后,被贬永州才是他走向成功的契机。然而也是因为他的受挫,却也连累了一位堂弟柳宗直。

有谁关心过柳宗直?这个三十三岁就死掉的读书人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名字。他从小好善嫉邪,有大志,读书十分勤奋,然而一味读书,不注意锻炼身体,搞得体弱多病。然而如果没有柳宗元,也许他会在读书,做官,作文,然后在青史上留名。可是,柳宗元不谙世事,跟着王叔文起哄,搞维新,结果,被贬。而那一年柳宗直刚好考上进士,由于这个堂哥搞改革,失败,被贬,在朝中被人诽...

Read more

儿子的作文(七):护鸡蛋


昨天下午,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一个鸡蛋明天带到学校来,并且要好好保护这个鸡蛋。

第二天早晨,我把鸡蛋装在盒子里,带到了学校。生怕鸡蛋被打碎,我把盒子里放了些软软的纸垫着,放在了桌子下面安全的地方。

这一天里,不断地听到“啪”、“啪”的声响和同学们的惊呼声。原来,有许多同学的鸡蛋被不小心打碎。有的是滚落到地上,有的是被压碎了。我也担心我的鸡蛋,不住地用手摸摸,还好,稳稳地在盒子里,我很得意,保护好鸡蛋也没什么难的呀。

到了管理班的时候,老师宣布:“今天不检查谁的鸡蛋碎了,说不定在回家的路上还有同学把鸡蛋打碎了呢!”

回到家后,我在想,护好鸡蛋真是小菜一碟啊!我把鸡蛋从...

Read more

闲吟:观歙县牌坊群(附照片)


观歙县牌坊

戊子春月,游歙县棠樾村,观明代牌坊遗存(鲍氏),距今近四百年。时过境迁,而“忠孝节义”与牌坊几皆成古董矣!余偶见老妪二人,闲坐牌坊之下,相向而谈,颇有感触,遂留影并有诗云云。

孝义忠贞动圣颜,

巍峨敕造立人间。

牓题漫灭苔痕绿,

老妪相谈永乐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