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穆涛

河北人,从事编辑工作多年,现任《美文》杂志副主编,主持常务工作。西北大学兼职教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编辑工作之余,坚持业余创作,曾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炎黄文学编辑奖。

   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俯仰由他》,《肉眼看文坛》《放心集》《平凹之路》,《土门》点评本,及译著《名誉扫地-美国在越战柬埔寨的失败》等八部作品。

2011.03看画


 

 

谁敢窥天机

 

    纪晓岚写过三个酒鬼。

    一位叫张子仪,嗜饮。五十多岁那年的一天,他因感冒死了,但装殓的时候,人突然又苏醒了,对惊魂未定的家人说:“我的病好了。刚才到了地府,见走廊上有三个大酒瓮,瓮上均有‘张子仪封’题字。只有一个启封了,但其中还有一半酒。我估计三瓮酒喝完了,我的路才会走到头。”接下来“复纵饮二十余年”。二十多年后的一天,他又对家人说:“这回差不多了,昨晚梦里到地府,见那三个瓮都空啦。”没过多少天,张子仪无疾而终。

    叶守甫是...

Read more

2011.02稿边笔记


   摆在表面的东西,多数不是真相,但也不一定是假相。
   比如经过一片花生地,红薯地,或土豆地,看到叶子绿油油的连成片,我们知道,果实是埋藏在下边的土壤里的。但透过枝叶的长势,我们可以判断果实的收成。在这样的状况下,枝叶和果实,共同构成着真相。
    莲花开放在水面,藕隐身淤泥中。佛是爱莲花的,耳比芭蕉,心如莲花。但佛境界里的莲花不是人眼中的莲花,也不在“出淤泥而不染”那个层面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的不是人的具体生活,而是精神世界里的真。这位“蓑笠翁”肯定不是靠打鱼为生的人。真相...

Read more

2011.02看画




 

静  物

 

这条大街,有两排被截肢了树冠的国槐。冬天的冷风吹来吹去的时候,由于没有树枝,它们发不出嗖嗖的声音。

    这条大街走到头,进一个胡同,是一家聋哑人学校,在门口,每天都有学生比划着手语说些什么,但我一点也不懂。

    别进胡同,向左拐就宽敞了,是市政府。门口的警卫很尊严很守责任,门口的两侧,从周一到周五,几乎每天都有上访抗议的人,几个人或一群人,多数情况下都是静静的坐着,不折腾也不闹腾,扯一条横幅,或在脚边摊开一张写满了字的纸。读读横幅和纸上的字,就知道了这些人到这里来干什么...

Read more

2011.01稿边笔记


再说文风。
    文学理想并不都在远方。不一定非要“走出去”,去外国努力拿个奖回来,摆在书店里无人问津的书一样无人问津。改变文风先从改变思维习惯做起。穷人过年的那种思路是过穷日子的无奈,除夕夜里一定要吃上饺子,哪怕过了十五再挎篮子出去讨。那种饺子不是生活的奖赏,而是给自己的安慰,也透着寒碜劲。如今,国内势头好的城市基本建设都在日新月异着,街道、马路、居民区、商贸中心,都是大模大样的。贫困县才“举全县之力”在城中心盖一个“时代广场”。那个广场差不多就是穷人除夕夜里的那一碗饺子。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叫...

Read more

2011.01看画




 

心底那个愚字

 

    一个人读了一段圣人书,念了几页佛经,突然眼前一亮,心底一惊,好像真明白了些什么。或看了一幅画,听了一个曲子,境界一下子上去了。正缥缈高兴地时候,旁边有人告诉他;你的股票跌了;职称没通过;当局长的事泡汤了;体检结果出来了,脑子里发现一个东西。听了这些话之后,这个人仍在那个境界上,下不来,就叫受活。从境界上下来了,不叫受活,叫活受罪。仅有受活还不够,接下来还要保持下去,叫受用。
    王大平先生是《美文》杂志创刊时的奠基人物,今年七十岁了。六十四岁那一年给血管里搭了几个支架,...

Read more

由一本文学史著作引出的七个话题


 

由一本文学史著作引出的七个话题

——和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的一席谈

 

穆  涛

 

诸位都是读书多的人,是博士研究生。我念的书少,念书少的人见念书多的人,是小个子见高个子,心里怯着呢。但话还得说,为了不太露丑,我围绕着一本书说,这本书是李浩先生的《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我说说读这本书的看法,也谈谈由这本书而产生的一些想法。

 

一、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读书是坐船。船有两种,一种是游船,一种是渡船。消遣书、休闲书是游船。坐游船的目的是休闲,是娱乐。坐渡船就很实际了,要有一个清晰的彼岸。如果你的目的地比较近,只是...

Read more

2010.12稿边笔记


       简洁,是散文的美德。
       简洁,不仅指短小的层面。茅草屋里有简洁,高楼大厦里也有简洁。简洁是手法,但透着人的见识和胸襟。简洁是蹈大方,是对事理的了然于胸,是把事情弄个明明白白之后。“秋云再削,瘦漏成文;春冻再雕,玲珑似笔”。这是郑板桥说过的话。丢三落四不是简洁,是笨,是真的拙,是没心没肺。短斤短两,偷工减料是使奸耍滑。大坛子没酒,新房子漏雨更不是简洁,是简陋。
       我小的时候...

Read more

2010.12看画


   

正  信

 

 

    义,指理的最终结果。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义本同心,情义无价,大义凛然,义愤填膺。这些成语里的义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四维”是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金刚经》里,须菩提听了佛示之后,说的一句感慨是“深解义趣”。义是至高无上的理。趣同趋,找到了通往最高道理的方向。主义这个词,不是义的核心,是义的主航道。“敢犯颜色以达主义,不顾其身,为国家树长画”。(《史记·太史公自序》)

    正信...

Read more

2010.11稿边笔记


“解放思想”这个词,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打量。
       首先要有思想,没有的话,就不用解放了。老虎关在笼子里,可以考虑放还是不放,如果一个空笼子,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一种思想需要被解放,因为不合时宜,僵化或促狭。被解放了的焕然一新的思想应该除去了这些病灶。被解放了的思想要有所为,除了病灶,还需“另起炉灶”。
       解放思想这个词,在上个世纪主要指的是破除陈规陋习,打开国门,西风东进。如...

Read more

2010.11看画


 

 

 

钱语录

 

从前的文人忌谈钱,称呼钱是铜臭。铜板的撞击声清亮悦耳,铜有什么臭的?臭是重农轻商的旧观念,无奸不商,臭的是欺蒙奸诈。货这个字不仅指物,基础是钱,还含着贸易行为,因此衍生出“什么货色”那句粗话。今天的钱叫人民币,宪法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钱成了层层围绕的核心。

这天和平凹主编聊天说及钱观念的变化,他一口气说了一堆充满趣味的钱语录:

钱是镇宅之宝,盖一处院子,在墙角埋几捆子钱,宅子就镇住了。

钱和爱情一样,你爱它,它才爱你。你对它漠不关心,它就弃你而去了。

有钱人不花钱,毛主席兜里不装钱,超市里挤着花钱的都是没钱人。

19...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