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善友

混沌大学创办人,中欧创业中心主任创业学兼任教授、酷6网创始人

真正的创业者,是敢于承认“我错了”


 人类神奇的思维实验: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接受新观念与摆脱旧观念,哪个更难?

 

摆脱旧观念更难,而且是太难、太难、太难了。

 

我们经常讲「空杯心态」,但从哲学上、心理学上,这个根本不可能。

 

因为那些内隐的思想已经牢牢地跟你在一起,如果你把内隐的思想清除掉,你这个主体也就不存在了。

 

 

 内隐思想就像被植入硬盘的cookies。

——肯尼斯·霍博《清教徒的礼物》

 ...

Read more

人天生就爱“自圆其说”,这是我们最大的麻烦


 

  1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已经出版了20年,为什么后来还有这么多人做了愚蠢的决定?

  我们知道了这些“失败”的故事,下次就不会再犯错了吗?

  答案是NO。

  因为你会陷入真理符合论的思维模型陷阱:

  相信眼见为实,相信时空内的经验,相信未来跟过去一样。

  2

  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有两副眼镜,第一副眼镜是感官系统,第二副眼镜是理性思维。

  其中,第一副眼镜对应的真理符合论,指的是如果你的信念和客观事实一致就是真理,不一致就不是真理。

  这是正确的吗?我们分三部分来解答这个问题。

 ...

Read more

为什么BAT之后是TMD?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为什么是T(今日头条)M(美团)D(滴滴)成为了BAT之后互联网江山的新巨头?

  我无法告诉你答案,但是我的理论或许可以。

  为什么是他们?

  在这个红利散尽的时代,创业者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生存结构的持续恶化与认知能力不得不持续提升之间的矛盾”。

  像王兴、张一鸣、程维这样,跨界学习,深度思考,相信理论力量的新生代商业领袖就将站上历史的舞台。

  作为“独⻆角兽挖掘机” 的周亚辉,也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他说,1亿美金公司的CEO,靠BD和销售。十亿美金公司的CE...

Read more

只有少数创新家能够跨越非连续性,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开题模块起了个很大的名字,叫做认知革命不管我讲的是什么,有一个事情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我讲的都是错的”。因为我的确发现我讲的东西,经常是错误的。

  我会发现有一个愚蠢周期,就是你现在看看多长时间前的你是愚蠢的。这个愚蠢周期,其实另外一个程度上,也代表一个人自我更新的程度。不过没有关系,在座的投资人们,跟着我一起把课程内容推导工作完成就好,即使讲的是错的,对于拓宽或者改变思维方式而言,意义也非常巨大。

  那我们从什么地方讲起呢?

  创新者的窘境遭遇不连续性才是企业兴衰的第一因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推崇“非连续性...

Read more

思考型创业者的时代来了


 

  未来的创业创新属于思考型的创业者,思考型创业者的时代到了。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要开这堂课,今天现场一两千人,线上两万左右的会员在线收看直播。

  但在讲之前,还是那句话:以下我讲的都是错的。

  我会讲到:《世界观》、《人类简史》、《科学革命的结构》、《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经济发展理论》,这些都是我精读的书。

  我读书很慢,产出很少,但每一个部分,我都会有很多出处,我用心读完揉开掰碎。我的陈述方式是读完基本经典的书,找到几本书之间的相似性,然后解剖给你。

  所以我建议大家的听课姿态是:1、放松;2、充满理性和批评精神。

  今天我会讲2个基石假...

Read more

基于事物本身赚钱的商业模式即将消亡


任何已知系统一定有bug

 

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讲任何一个系统凡是自恰的必是不完全的,一定有一个边界,过了边界之后就是不完全的。根据该定理,任何一个已知系统一定有一个BUG点。在已知系统里边你最多只能发现这个BUG,而解决它,只有跳到一个更大的系统里边。

 

我们说,系统之内为常识,98%的人生活在常识之内,跳出系统为见识,仅有不到2%的人能够跳出常识对我们的束缚发现见识。

 

而见识比常识重要得多,生活在常识之内,你只能复制别人已经做的事情再做出来,是从1N,可是见识里边你是从01,把一个没有的东西把它做出来。...

Read more

一个过气大公司死掉,是它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


还原论的bug是复杂性系统

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整体论,一种是还原论。基于事物的商业模式的思维是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就是还原论的思维模式。今天几乎所有领域的思维方式都是还原论。比如麦肯锡的咨询,非常机械的思维方式,非常有效率。每年数以千计的资深咨询师从麦肯锡离开,数以千计刚毕业的MBA加入麦肯锡,这并不影响它的质量,因为麦肯锡已经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流程和方法,每个任务被分解到很多小组,组合起来就是整体。再比如日常工作中有一个目标,会分解到各个部门,每一个人,中间进行过程控制。KPI、流程等等都是还原论的思维。

还原论有三大特征:线性,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外力,系统存在一个中央控制者,这个...

Read more

中国式创新与互联网+的四个路径


互联网行业的人进入传统行业的难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甚至比传统行业的人用互联网还更难。传统行业需要改的就是思维,要敢去做,第一次失败无所谓,成功需要不断改进。

设计驱动创新的另类选择

谈到创新,绝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硅谷,然后在美国更流行的说法则是,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创业营其中一个模块是到硅谷里学习参观,在斯坦福里上课,并邀请到了斯坦福“Design School”的教授来授课,斯坦福的“Design School”非常有意思,它招收任何非设计专业的学生。...

Read more

未来是员工雇佣企业


企业存在最重要的原因是,组织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我们会发现一个悖论:组织必须耗费一些成本以管理它本身。

社交化工具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困境。在今天这个时代,各位同时加入多少个工作微信群?你的管理半径可以大大的加宽,加深,不需要通过中间管理者,直接对项目组、产品组进行管理。张瑞敏说,企业的中间层就是一群烤熟的鹅。换句话说,纯管理的角色越来越被边缘化。

如果说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像朝鲜人民解放军,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组织机构很像美国特种兵小分队。最近特别火的是Uber,它想去任何一个城市拓展业务,第一步就是先在这个城市招三个人,一个是城市经理,一个是运营经理,另外一个是社群经理。今天Uber在中国...

Read more

一旦失去连接,我们将一无所有


 

我们需要正面意义的短视(上篇)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的题目与以前不一样,叫《新科学与互联网世界观》,为什么换成这样一个题目?因为全人类都在从工业时代向互联网时代大移民,在这个移民中,我们最需要改变的是思维。

我希望研习社的同学,听了我的课以后,能了解这个社会的底层代码。

 

你想成就大事业,必须跳出系统

 

歌德尔在1931年提出了不完全性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系统如果想有效运作,一定是有边界的。突破了这个边界,这个系统就失效了。

 

而事实上,这个系统有bug,你也能够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是你解决不了这个bug,怎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