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田文昌

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法学硕士。1983年至199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曾任法律系副主任、研究生导师。1985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1995年创办京都律师事务所。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全国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兼职教授。

    田文昌律师以擅长办理各类典型疑难法律事务而著称,被业界誉为“中国刑辩第一人”,“学者律师”,教学、科研、办案成果丰硕,曾发表学术论文、译文、专著、教材等一百多万字。多次作为中国人权代表团成员参加国家与各国的人权对话。其名字被被录入《当代中国中青年学者辞典》、《中国教育专家名典》。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首届十佳律师。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实话实说”、“三百六十行”、“面对面”、“人物”等栏目先后对其进行多次专访报道。2002年被美国刑事辩护律师协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证书。

吴英案的法治代价


  2月14日,对舆论高度关注的吴英案,最高法院首度表态将审慎处理该案。

  1月18日,“浙江东阳富姐”吴英集资诈骗案,被浙江高级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31岁的吴英,被再度推上生死边缘。

  浙江高院的终审裁定,公众争议激烈,对吴英案二审保命一度持乐观态度的法律界更是错愕不已。吴英的生死再次成为舆情焦点。

  生于1981年的吴英,浙江东阳人。案发前系浙江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曾是浙江著名的“亿万富姐”。

  2007年3月16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吴英被东阳县公安局逮捕,两年后的...

Read more

刑诉法修改未消除律师执业风险


   8月30日,备受关注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说明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历时一个月。
      这是1979年《刑事诉讼法》出台后的第二次大修。此次修正动议于2004年,但由于参与各方难以达成共识,一直到今年6月,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日程才得以确定。

  1979年《刑事诉讼法》全文仅164条,1996年首次修正后增订为225条,此次草案拟增加到285条,涉及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和特别程序等七大方面。其中,遏制刑讯逼供、排除非法证据、解决证人出庭难、细化逮捕条件、保障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