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定寰

1996年日本歧阜大学农学部获得博士学位。1998至200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2003年在国家教委留学资金的资助下,在日本京都大学从事农产品供应链的合作研究工作。期间又在荷兰接受培训。主持过40多项国内外课题,发表中外文论文90多篇。胡定寰博士的近期研究在重视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理论的独特的研究方法。他同国内外大型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级政府部门保持良好和协作关系。每年花大量的时间从事农产品市场和农户的调研工作。

农产品“二元结构”论——论超市发展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内容提要:农产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然而,在这方面,中国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和出口需求同大量分散的、无组织的小规模家庭生产的矛盾。如果不能有效地把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产品生产组织起来,在技术上进行辅导,在生产过程中加以监督,他们显然难以大量地、持续稳定地供应安全、优质农产品。超市的迅速发展为中国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创造了有利的、无可替代的客观条件。社会和政府部门对超市供应链的管理和监督成本远远低于对传统的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管理和监督成本。因此,中国可以采用“超市+龙头企业(农产品供应商)+农户”的模...

Read more

“农超对接”的机遇和挑战


一、什么是“农超对接”
何谓“农超对接”,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超市直接到农村去采购农产品;第二是指农民把他们的农产品送进超市。“农超对接”的意义在于突破了我国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上众多中间流通环节的阻碍,直接使超市与农民“握手合作”。
目前,我国超市正经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国超市挑战传统的零售业,采用开放式货架,顾客自选的经营模式。当时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品。第二次革命是90年代末,超市开始引进和经营生鲜农产品。生鲜农产品有易腐的特点,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需要在门店的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