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兴斌

数年来,冷铁先生不断学习研究中外哲学、历史、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今,矢志不移的追求真理已经深入冷铁先生的骨髓;
滚滚长江东逝水,历经风雨和坎坷的他早已回归了人性本位,拥有了淡定从容的人生观。熟读经史的他对“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感悟颇深并且认为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鉴于冷铁先生的专业特长和勤奋努力,他常年涉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深入分析了国内外众多企业管理上的核心问题和困境并提出应对之策。此只是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顺其自然的冷铁先生爱好广泛,音乐、棋艺、体操、登山等活动皆助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坚持“直、方、大”的他一日三省其身,不敢有丝毫懈怠。

闲谈儒道一体


 闲谈儒道一体

杨兴斌

余少年时,自命为仲尼孟轲之徒。恍然临近中年,却独与庄周老聃精神之往来。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少年、中年以及未来老年的我不都是一个人吗,老聃庄周和仲尼孟轲乃一体耳。道德经开篇就说“无和有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笔者认为,无就是阳,有就是阴。儒,人人需要的,乾卦,自强不息,至阳至刚,但阳中有阴,入世法中有出世;道,心路历程也,坤卦,厚德载物,至阴至柔,但阴中有阳,出世法中有入世。

儒道同出而异名,都是来源于上古伏羲易经文化,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后人为划分的,其中,孔子后逐渐分化为墨家、法家、文学家;老子后逐...

Read more

闲论孟子和庄子


孟子,孔子思想发扬广大者,显诸仁,乾卦。

庄子,老子思想发扬广大者,藏诸用,坤卦。

孟子文章,气势磅礴,势不可挡;庄子文章,行云流水,妙不可言。

孟子善养浩然之气,至阳至刚;庄子乐于逍遥无为,物我两忘。

孔孟老庄乃一体耳,中国上古伏羲文化的传承者。后市人为分为儒道两家。“君子之所为,众人故不识也

孟子和庄子都好古,复古。孟子云,我所在者,皆古之制也。庄子推崇古之博大真人,古之人,天而不人。

学好孔孟老庄,等于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脉,自是无敌于天下。仁者无敌--孟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

孟子和庄子,两位同时代的思想巨人一直没有交锋,是最为遗憾的事情...

Read more

读中庸感悟


    读中庸感悟

杨兴斌

    余潜心研究《易经》和《道德经》之后,再读《中庸》,忽然感到有种居高临下之感,感叹老祖宗的伟大,深深为儒家这一核心思想所折服。

    中庸决不是平庸,这也是缺乏国学教育的世人对中庸的误解。中庸作为四书之一,历代大儒对中庸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个人感到还是从孔子的言语来解读,较为中肯,也符合中庸之道。

   

    中,就是整体全局观念,避免走极端;子曰:“道之不...

Read more

超越恐惧和贪婪—试论炒股所经历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忽一日,有所感发, 治学有三此境界,炒股岂不亦有三此境界?试论之。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怀着无穷的希望,怀着功成名就的梦想来到这个充满危险和杀机市场的,我亦不例外。当初,我认为炒股不外乎高抛低吸这么简单的动作不断的重复,凭自己的"小聪...

Read more

中国为何对食品安全麻木不仁?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则信息《超级幽默:中国人幸福的一》;    

      早上醒来,先用二甘醇超标的田七牙膏刷牙,再用发臭的蓝藻水洗脸,给儿子冲一瓶添加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自己喝杯黑作坊的豆浆,吃几个废纸箱当肉馅的包子,就点儿废旧油漆桶里腌的榨菜,包里放个安徽人05年的粽子(上班饿了吃),吃饱喝足,出门,深吸一口富含PX的空气,到断成两截的九江大桥上溜溜腿儿,找找白娘子和许相公在断桥的感觉。

      中午跟同事一起到肯德基吃顿苏丹红炸鸡,喝了杯苯超标的可乐。下午给...

Read more

太上感应篇及译文


   《太上感应篇》原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

Read more

读《易经》感悟之一


读《易经》感悟之一

杨兴斌

      《易经》不仅仅是群经之首,更是群经之始。如果认为《易经》只是一本占卜的书,真是不可理喻啊。

      她是东方文化的总源头,是一部无字天书,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智慧中的智慧。道教老子的《道德经》出自于她,孔子的儒家经典《论语》来自于她,佛祖释迦牟尼的轮回思想又受到老子的启发和点拨。中医始祖《黄帝内经》也是出自《易经》。

      我们自小受教育一直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

Read more

批驳“日本房市会崩,中国不会崩”


批驳“日本房市会崩,中国不会崩”的说法。
  

不听患者病情自述,要看医院检查化验单结果。
   日本当时以为人多地少房价永上涨,中国现在没有吗?
   日本房价大跌前大印钞票支持炒房炒股,中国现在没有吗?
   日本当时大炒通贷膨胀概念,中国现在没有吗?
   日本当时以为自已是出口最强国,中国现在没有这么说吗?
   日本当时以为富人多盖再多也被买走,中国现在没有这么说吗?
   日本当时以为城市化刚需多,中国现在没有这么说吗?
   日本当时以为东今的吸引力特别大,现在北今人没有这么说吗?
   日本当时房价涨得飞快,现在中国没有吗?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