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勇闯

吉力马,本名周勇闯,上世纪50年代生人。1958年被"大跃进"浪潮卷入一所简陋的民办小学接受启蒙,在经受了几乎一个学期搬迁一次破旧校舍的小学学习生涯后进入中学。但初中未及两年,就因"文革"爆发而休学。1968年进上海电机厂当工人,业余时间在充满烟酒味的工人宿舍里埋头读书、练习写作,并得到当时下厂"战高温"的报界写作高手指点。1978年进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工作,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并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政论坛》编辑部主任。1988年调任《文汇报》评论部副主任、主任记者,撰写一系列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并以"吉力马"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了大量新闻时论,这些新闻时论后收入《朽后余音--吉力马新闻评论选》;在这期间,又撰写出版《当代中国私营潮》一书,这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后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出版物。   此后在《文汇报》又先后担任总编办主任、党政办主任。2002年通过竞骋任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主任,在新闻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作出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

"形象广告"看形象


“形象广告”,好听得很。做广告,本来就是对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或品牌形象的传播,因此,凡广告都可以说是形象广告。然而,圈子里所说的“形象广告”,或报刊上挂牌的“形象广告”,却另有一番深意。你说它是广告吧,它出现的却是一篇篇报道、特写、报告文学,是正规的新闻样式;你说它是新闻吧,它的幕后却是一番商业谈判,你出钱,我给版面,实行的是广告交易的原则。因此,用一句行话,“形象广告”,“软”广告也。“软”就“软”在广告以新闻的面目出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