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洪刚

营销博客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以“看得见的手”调节“看不见的手”


以“看得见的手”调节“看不见的手”

/吴洪刚  时代纵横总经理

纯粹以利益导向来看待企业的目标越来越受到了挑战,而过于聪明的中国企业,又一次显示出了智慧的缺失和目光的短视。华为“辞职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今年9月底以来,华为有7000余名工作满8年的老员工,相继向公司提交请辞自愿离职。有报道称,此次大规模的辞职是华为出价”10亿元一手安排的,因为全部辞职的老员工均可获得一笔不菲的赔偿金,辞职后可以重新竞聘上岗,职位和待遇基本不变。

117日,华为方面表示,长达一...

Read more

有效率的管理者应该做什么


有效率的管理者应该做什么

——管理者与专家的区别

/吴洪刚

现象与观点1:企业领导最强的领域往往是企业做得最差或最缺乏人才的领域!

现象与观点2:对一个高层管理人员来讲,安排工作的能力比自己做工作的能力要重要得多!

现象与观点3:我们常常在大楼还没有规划的时候,讨论室内装修的颜色,而且意见难以统一!

以上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现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企业中80%的开会时间是浪费掉的”。有效率的决策者并不多见,而轻闲的管理者更是很少。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劳累”的鼓励远远超过了对其工作“效率&r...

Read more

企业财富的来源、分配与企业的目标


  为什么要讨论企业的目标呢?我们以华为公司为例,华为公司在其基本法中就完全、明确的回答了上面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公司的业务范围、公司的目标、公司的价值观,因此,华为成为了中国企业的骄傲。只有一个拥有卓越目标和价值观的企业,才会成为卓越的企业。

  但这种“卓越”的前提是对职业经理人强烈事业心的假设,遗憾的是,这种假设对大部份经理人来讲,是不成立的。因此,企业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观是企业生存发展着先解决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和社会的价值观转变一样,企业也由完全忽略投资收益的时代,转入了一个完全以股东利益最...

Read more

国企业国际化“亮剑”精神


“逆势”国际化营销

——中国企业国际化“亮剑”精神

    一般而言,中国的企业总是先在国内市场做大做强后,再进一步进军国际市场。比如联想、海尔、华为、TCL等。如果我们把这种国际化路线称为“顺势”国际化的话,那么,近年来,却也出现了一种先占领国际市场,而后进入国内市场的中国企业,这种路径我们称为“逆势”国际化。当然,我国出口贸易巨大,但不能说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就可以称为国际化,在国际化营销中,我们以自有品牌在国际市场中销售最终消费品,才...

Read more

“中国式管理”批判


  其实没有人能准确说出来究竟什么是“中国式管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足以让一切矛盾的东西成为一个统一体。“批判”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太提倡的,因为会伤了和气。就算是“中国式管理”的倡导者和批判者也往往是朋友关系。因此,共同来探讨中国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这对中国企业管理本身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完美主义者从来都是把企业搞得一团糟,在管理的研究中也是如此。

  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深刻了解恰恰是批判中国式管理的前提条件。批判永远是促进进步的思维方式,多些批判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1、矛盾的伦理原则

...

Read more

为什么总是亲近的兄弟相残




  三国曹植著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指的是帝王家的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现象。唐太宗英雄盖世,但玄武门事变是其一生的隐痛。但兄弟相残的现象却绝不仅仅发生在帝王之家,也不仅仅发生在家庭之中。在社会群体之中、在企事业单位之中,这种现象更是无所不在。如果王候将相之争是因利益而起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现实中却存在大量的“损人不利已”的亲近的人相残的行为。

  把“盼人穷”的现象仅仅说成是中国特色的话,其实不公平。这种“嫉妒”之心是人类的天性,不只是中国人才有。只是中国人的&l...

Read more

原则与战术的错位——戴尔丢失冠军的启示


  最近有几个关于戴尔的消息,引起了关于戴尔模式的又一轮热点讨论。2007年元月26日,戴尔全球CEO凯文罗林斯在北京表示:总部允许各地区作一些本土化的调整。2006年第三季度以来,惠普以远快于戴尔的销售增长取得了季度排名第一,尽管全年戴尔仍以17.1%的的市场份额居于排名第一,但惠普以17%的份额直逼冠军宝坐,0.1%的差距仅仅维持了戴尔2006年的最后一点尊严。实际上,惠普已经取得了全球PC老大的宝坐。

  在相关的评论中,有两篇文章引人注目,一篇是《时代周刊》封面文章:“丑陋的戴尔?”另一篇是刘德良先生的“戴尔直销走下神坛”。两...

Read more

企业管理中的“中国式独裁”


  ­——和合文化下企业生命力的抹杀

  文/吴洪刚

  本文不是探讨什么样的管理风格才是最优的问题,而是想提出一种普遍存在但又没有被透视的现象,那就是企业管理中的“中国式独裁”。管理中的“独裁”总给人一种蛮横、强权的印象,然而,真正的管理独裁却恰恰是在一种温情脉脉的和合文化下进行的。我把这种在倡导“仁义”下的企业管理风格称为“中国式独裁”。

  一、企业管理中的“中国式独裁”的特征

  1、恩赐的“人...

Read more

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吴洪刚

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在其《看得见的手》一书中描述了美国商业发展史,提出了 “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替代作用。指出:“现代工商企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最强大的机构,经理人员则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决策集团。因此,在美国,随着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出现了所谓经理式的资本主义。

而掌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权力的人就是我们称之为“企业家”的人。无论是大股东或者职业经理人,只要其掌握企业的实际经...

Read more

中国本土营销渠道发展趋势与咨询方向


中国本土营销渠道发展趋势与咨询方向

/吴洪刚

可以说,中国消费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销售渠道而展开的。在这个战线上,成就了不少的中国知名企业,比如联想、TCL、美的等等。其竞争的核心在于渠道模式的选择创新和“渠道资源”争夺。在纷乱的渠道模式和快速变化业态面前,企业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在激烈的争夺中,除了进一步加强技术性的促销,似乎找不到更有效的办法。各类策划公司和营销咨询公司都在战术层面给企业以强心剂的方式来加强其竞争的力度。试图在策划的灵感中寻找营销的出路,恰恰使得中国企业的营销陷入平庸的套路之中。

视野的狭隘使得在看似无序的竞争中找不到规律与未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