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罗传银

高级经济师,国内著名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专家

大学生户籍改革与人才聚集效应


最近,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规定,为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各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就(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我国开始建立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和人才聚集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与政策。这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显得意义重要,尤其是对处在城市网络或者城市体系最高端、具有配置力、控制力、影响力的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而言,人力资源流动势必产生城市间的人才聚集效应。

人才流动是人才聚集的前提,没有人才的合理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人才聚集现象,没有人才聚集现象就不可能产生人才聚集效应,因此,放开大学生户籍限制制定...

Read more

用什么方式帮助大学生就业?


  每一天的清晨,人们都在用自己的工作和交往,重新建构起社会生活的希望和文化思想的情境,这是社会生活构境。它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质和真正发生变化,是一种有别自然存在的社会历史有序性。

  前几天收到一位大学生写来的信件:

  我大学毕业积极响应号召到基层去做了十年的教师。三年前,我攻读硕士研究生,现在快要毕业了,因为父母、妻子、孩子都在河南老家,我想再回家乡工作,但是,家乡人事部门规定,硕士研究生报考单位的不得超过30周岁。31岁的硕士研究生被家乡的人事部门剥夺了公平竞争的就业权利。

  今年,国家部委联合下发《201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鼓励大学...

Read more

电荒和民工荒要推广绿色经济


我国经济增长转型,生产要素受到强烈制约,一是支配战略性产业调整的能源受到限制——电荒;二是支配产业结构升级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民工荒。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绿色就业,对我国至少有三个重要意义:一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对国际上气候变化、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二是更加注重民生,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体面劳动。三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的绿化过程,也是我们促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绿色就业的过程。对许多行业和职业将产生一场革命,对生产行业电工、建筑工和制作工,将要重新定义日常操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对服务行业的营业员和服务员则会要求更具有环保意识,了解使用产品的性质及对生态系统...

Read more

如何获得经久不衰的生活动力?


据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动力呈多元化格局,依强度递减排序为:子女发展期望、个人利益追求、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尽力做好本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追求生活情趣。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判断,中国人的生活动力已经从生理需求层次上升到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

 

人与动物不同,人在自己体内培植了繁多的彼此对立的欲望和冲动。用尼采的观点来说明,借助这个综合体,人成了地球的主人——生活动力在这个欲望繁多的世界中乃是带有地域局限的等级制的表述,以致人不因生活动力的冲突而灭亡。

 &nb...

Read more

中国实现体面劳动的核心力量


在一如既往关注充分就业改革的同时,促进体面劳动的一个内容是更多地关注劳动者的社会权利、就业公平、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问题。去年“五一”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体面劳动有哪些新进展呢?首先,我国政府提出“体面劳动”,旨在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开展协商对话,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进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2010年伴随着富士康连跳事件,不仅折射出了当代劳动者艰难的生存状态问题,由此引...

Read more

用马克思的标准检验食品安全


用亚当·斯密的标准检验食品安全,是道德危机。

用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检验食品安全,是经济危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产是起点,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数量和质量,用违反道德的标准生产,会使商品流通、收入分配和消费需求受阻,以致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循环往复。

 

生产决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范畴而是包含着分配、交换、消费诸多环节和要素的有机关系过程。可以说,目前中国出现的所有焦点问题,可归结为再生产循环已经受到严重损害

“毒奶粉”、“地沟油”是生产出现了问题,“瘦肉精”“彩色馒头”延伸到市场流通不健全,“史上最牛工资单”说明发生的分配不合理,导致“消费需求不旺”;这又进一步使生产...

Read more

十二五规划为什么要强调就业优先


“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协调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改变公平与效率失衡的局面,维护社会和谐,是一个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

    从国际方面看,在上个世纪的一百年中,国际社会遭遇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漫长的东西方冷战。这是一种以古典的对抗性思维为特征的国际竞争。而在经济上,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源的全球性掠夺、核能与IT技术的研发,以及迅速从军事工业向民用商业的转化,整个世界因此而飞速发展。 

    现在,当IT技术引领的世界经济增长早已...

Read more

事业单位为何违规招聘


近期,中组部、人社部公布事业单位五大违规案例,如“内部招聘”、“人情招聘“、“舞弊招聘”等频发。这一事件引发人们对招聘程序的质疑。中组部、人社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实施公开招聘制度全覆盖,以此来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平正义。

招聘工作的公平正义,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追求活动结果的正当性,程序公正追求的是活动过程的正当性。

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基础。程序公正是指在处理政治经济等社会事务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安排的步骤、次序和标准,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的正当权利。任何一项行政事项,都离不开程序公正。如果程序失去公正,很难达到实体公正。...

Read more

为什么临时工没有法律保护


伊春新闻称,58岁的男子工作25年,至今仍是临时工。他的工作是司炉工,多次获得的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和奖状,但只签订一次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

其实,我国《劳动法》实施后,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计划经济时代的临时工已经不复存在,用工长短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但在用人单位各类职工享有的权利是一样的,实行公平公正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职工权益。

 

但在现实当中,为什么会屡屡出现“临时工”这个概念?长期以来,临时工可以不签定劳动合同,临时工可以不缴纳社会保险、临时工可以不享有带薪假期、临时工可以没有年终奖励,辞退临时工可以...

Read more

学生自杀为啥习以为常?


自杀,从本质上说,它具有社会性质,是一种社会现象。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社会都有特定的自杀倾向,这种倾向的烈度却反映一个社会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或反常状态。

  前不久,上海大专校园再传自杀案。仅2009年,上海高校便发生自杀事件23起,占当年大学生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54.17%。除去未遂案例,上海全年在校中小学生8人自杀死亡,较上一年度增加30%。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中国自杀未遂人数是死亡数的10倍以上,因此中国自杀未遂者至少达285万。

  迪尔凯姆认为,当个人与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分为利己型自杀、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