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熊丙奇

1972年7月生。四川资中人。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博士。主编、编著、著作图书有《大学有问题》、《体制迷墙》、《天下无墙》、《教育熊视》、《步入大学》、《成功宝典》、《大学生创业》、《高校学生工作者手册》、《青春档案》、《迈向成功》、《网络文明》、《直面就业》等20种30余版次。为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深圳晶报、珠江晚报、现代教育报等报专栏作者。

比上学路更艰难的是农村教育公平之路


 

近日,有两条消息,令很多网友读来心酸。一则是“悬崖边的上学路”,重庆彭水羊头铺区的一群孩子,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是一条长约10公里,没有灯光,中途还有坡度接近90度,落差200米,最窄处只有10厘米的陡峭悬崖,和四五条没有桥的小溪。孩子们每天早晨530分打着火把出门,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重庆商报1031日)另一则是湖南麻阳留守儿童走倾斜钢绳桥上学,学生上学要经过桥面倾斜几乎达45度的铁索桥,手扶着桥两边的钢绳小心翼翼地过桥,而桥下面是潺潺流动的河水。(红网111日)

 

对于这两则消息,舆论都在感慨一番之后呼吁当地政府要...

Read more

计划录取制度制造了荒谬的“变身高考”


  因为户籍限制,张建党的儿子张图无法在京高考。无奈之下,他将孩子送进国际班,准备出国留学。随后,具有美国国籍的前妻提供援助,儿子很快能以美国公民身份,参加“美国高考”。更奇妙的是,只要变成美国人,孩子又能在北京高考了——根据教育部政策,外国侨民享有直接参加北京高考的资格。这出逆袭的喜剧,充满了黑色与荒诞。(南京日报5月22日)

  虽然教育部随后否认了获得外国户籍就能马上在我国内地参加高考(中国青年报5月24日),可这一“辟谣”并没有消除疑问,虽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年限要求也适合侨民在内地参加升学考,但对侨民...

Read more

功利冲动下的大学更名伤害大学精神


  5月20日,上大学网最新发布了《2008至201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的全国高校名单目录》,该目录显示:2008年3月至今,全国共有257所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而更名,占到目前全国高校总数的10.35%。更改的校命中,科技、财经、工商、文理、经济等词频繁出现在新校名中,成为被追捧的热词。

  高校更名,原因不一而足,但总体而言,迎合的是功利的社会需求,也追求功利的办学目的。通过更名,学校的名字似乎好听了,可是,如果只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的更名无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反可能伤害大学的精神。

  在所有更名中,有三类更名很突出,一是把学院更名为大学,办学者普遍认为,这...

Read more

大学体育《标准》能提高学生体质吗?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16日就《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标准》规定,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测试成绩管理制度,学生毕业时,其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中国新闻网5月17日)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标准”。看《标准》本身,就可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执行。《标准》一边说,学生毕业时,其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同时又称,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须达95%以上。另外,还给测试成绩差者留下了光明的尾巴——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Read more

教化需要摆脱功利化


  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百集系列情景剧《学堂故事》近日诞生。而早在2011年12月该剧开机时,总策划、总顾问许嘉璐先生说:“有许多中华民族的故事,是珍藏于亿万人民心中的。但由于时代的浪潮冲击,有些理念和故事没有传承下来。故纸堆里还保留了许多精华,于是发掘,于是诵读,于是争议,于是坚持。那些最适合人类生存、延续、进步的仁义理智信,需要我们谨记奉行。”(新华每日电讯5月17日)

  据报道,《学堂故事》重点关切两个问题:一是今天物质条件好了,教育孩子的问题为什么依然让人头痛?二是传统文化精华如何为今天所用,使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说实在的,这两个关切,...

Read more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形成合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了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而就在前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天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和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了解就业和培训情况。

  中央高层如此密集关注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显示出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决心。在笔者看来,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形成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的合力,并努力探索长效机制。

...

Read more

北大清华减少属地招生不能玩“阳奉阴违”的把戏


  根据北京市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清华大学今年确定在京计划招生200人,较去年减少3人;北京大学计划在京招生226人,较去年减少20人;中国人民大学在京招生人数较去年减少了24人。

  据统计,自2008年起,北大、清华在北京地区的招生计划持续下降。有舆论就此称,这符合教育部减少“属地招生”、推进高考公平的原则。然而,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在北京地区的实际招生数与公布的招生计划数相差甚大。虽然北京生源比例近年来减少,可北大、清华两校在京的实际招生规模并没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这两校都在玩在公布招生计划时把数字“缩小”,而在实...

Read more

“第一文凭”规则警示高等教育空心化


  说起找工作,顶着“清华博士”光环的陈达,一肚子牢骚。这是一个“几乎摧毁他信心”的求职季。连续七个月的奔波与等待,他没有拿到一个心仪单位的录用通知。更让陈达崩溃的是,十次求职中的八次,他连第一道的“简历关”都过不了。只因他的本科学历是山东一所二本高校。(光明日报5月9日)

  今年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舆论纷纷呼吁,帮助大学毕业生求职,应该倡导公平的就业环境,反对各种就业歧视。呼吁当然是正确的,但能起到多大效果,难以令人乐观。比如,这则新闻报道的就是已存在多年...

Read more

“最难就业年”背后的教育问题


  不久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早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引起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这富有深意。

  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但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成长,还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是一项基本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

Read more

铲除教材教辅乱象背后的利益链


  2012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自2013年春季开学起,国家将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记者调查发现,湖北省教育厅为全省3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的,不是国家明确要求的正版《新华字典》,而是当地一家出版社在政策出台之后新出版的所谓《学生新华字典》。而这本字典在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著作者居然是假的,字典中的差错率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20倍,甚至出现了很多常识性错误,属于应当被销毁的图书。湖北全省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小学生总共约380万人,目前,该盗版字典已发放约320万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