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恒亮

张恒亮,又名闫论,号望云居士。人才学学者,学业规划与升学志愿决策研究专家,“个人发展学”及“学业规划”思想的创立者。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四川省人才研究会个人发展研究部执行主任,新浪网、人民网高考志愿咨询专家。《中国教育报》生涯规划专栏作家、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涯规划研究专家。张恒亮先生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管理系,2003年,由于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注,开始从事中学生学业规划的课题研究,2004年出版专著《筹划未来-学业规划》,该研究成果获得中央教科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优质教育成果评选”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二等奖。张恒亮曾在《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报业》、《教育导报》、《德育报》、《招生考试报》等媒体发表时评、论文、散文等10万余字。另有研究成果《人才学导论-个人发展学》、《大学生学业规划与管理》、《学业规划与高考志愿决策》等。

   2005年以来,应《天府早报》之邀,张恒亮先生向广大高三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高考志愿决策咨询,接受了四川教育电视台、《成都晚报》、《时代教育》等媒体关于高(中)考志愿决策的有关采访;张先生还先后在我省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知耻而后勇!!!


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1883 年所做的《为纯科学呼吁》节选:
     我时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

Read more

案例是高考志愿咨询的法宝吗?


案例是高考志愿咨询的法宝吗?

张恒亮

     经常与一些学业规划师交流,谈及个人成长及营销之道,很多人都说要在讲座时多讲一些案例,这样比较生动,有利于学生及家长在自身填志愿时的借鉴。

     如果说理论或者原则比较枯燥,案例比较生动,这我承认,但说案例更有利于学生或家长的借鉴,我是不能苟同的。案例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的个体而言的,在甲身上适用的方法在乙身上就不行,所以我们经常要求大家多举一些典型案例,以期获得更大范围的代表性。就即使如此,也仍然是无法穷尽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具体情况的。中医上有个观点:对病欲愈...

Read more

学校在就业竞争中的“马太效应”


学校在就业竞争中的“马太效应”

张恒亮

    我们在升学决策时,经常强调要选择在所定专业上有办学优势的学校。这是因为,在统一完善成熟的市场环境中,人才在职场上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性价比上。即看谁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能力强、人力成本低。而在所定专业上有办学优势的学校则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在大学期间将自己的职业能力充分开发出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一般不建议大家去报考高校的补充专业(即非品牌或者拳头专业)。然而,在现实的就业环境中,也有这样的情形出现,即某些理工科高校开设的文科专业也一样容易就业。比如...

Read more

成都电台教育面对面过来人说专业


成都电台教育面对面过来人说专业

   男:高三学生什么时候选专业,什么时候选学校呢?

   女:难道不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

   男:对不起,晚了。专业选不好,毕业就啃老!时间全浪费,神马都是浮云……

   女:啊?……

   男:从12月20日开始,每周一到周四晚上9:10-10:00,本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FM998教育面对面栏目)邀请学业规划研究专家张恒亮及各高校专业的老师或者学生,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您全面扫描热点专业,该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学多长时间?毕业后能做什么...

Read more

文科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差异化竞争


文科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差异化竞争

  张恒亮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文科生的就业显得更加困难。他们不像理工科学生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可以将潜在的竞争者挡在行业外。庞大的竞争队伍稀释了文科学生的竞争优势,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显得步履蹒跚。那么,文科生就业命定没有好的前程吗?不是的,我们一直相信事在人为,只要通过灵活机动地学业规划与管理,文科生依然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

    其实,人才市场并没有的饱和得不需要文科生了,相反,许多用人单位在金融、财务、营销、策划、法律、宣传、管理...

Read more

关于博物馆及旅游专业的前景分析——对网友“黑色郁金香0643”的回复


   作为文科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自由度较小,其中旅游、博物馆等也算是为数不多的被学生青睐的专业。那么此二专业毕业后的职业方向都有哪些?他们的市场前景如何呢?这里我们进行比较详细深入地探讨。

   博物馆、旅游一般为文化管理类专业,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一般为英语、汉语、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博物馆毕业的学生从完全对口的角度来讲,肯定是进入各类博物院进行相关的经营管理及研究工作,但它一般为国有事业单位,进去的话都要参加类似于公务员考试,并且人际关系或者家庭背景等因素对是否顺利就业影响巨大。除了博物馆对口工作而外,该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从事文物...

Read more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近来,关于高校自主招生的话题成了社会上热议的焦点之一。对于目前高校实行的联考举措,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甚至还有的根本就反对教育去行政化(见中国经济网《教育主管部门终于“说话了”》,说什么我们要做的是改善教育的行政领导问题。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关于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国家今年发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r...

Read more

劳于选择,逸于考试


劳于选择,逸于考试

张恒亮

   近来,大学联考成了关注高考的人们热议的话题。对于已然成形的三大招考集团,网友们分别冠以“北约”(以北大为首)、“华约”(以清华为首)及“同盟”(以同济为首),以此表达了对集团作战抢夺优质生源的担忧。对此,我曾专门撰文(《大学联考方向正确路线有偏》)指出,大学自主招生联考是未来的改革方向,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但许多人担心,这些学校结盟招生,很容易迫使学生提前做出排它性的选择,由此便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我非常理解这些人的想法,怎么说呢,他们希望这些联考的高校将时间错开,以便他们参加尽可能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