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美贸易摩擦,我觉得存在三个误区,这三个误区,我主要是对特朗普说的。第一,他老是强调要贸易平衡。我觉得贸易平衡有一个前提,资源是不是平衡,各国之间的资源是不是平衡。如果资源是不平衡的,要说贸易平衡也不合理。我们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森林、矿产等。比如日本、韩国,都是全球的出口大国,制造业强国,他们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全球水平的1/6,正是因为土地少,为了使得国家能够发达起来,还是通过制造业。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全球的不到1/2,人多地少,我们靠什么发展呢?总不至于搞几亿人去美国移民吧,美国也不容许。所以,只有在本土替全球的人民来生产消费品,这本身就是一个全球贸易的基本原理...
作者文章归档:李迅雷

从主动去杠杆到被动去杠杆
从2015年末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了主动去杠杆的进程,其目的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但是,从以往各国去杠杆的经历看,似乎最终都是以被动去杠杆的方式来完成的。那么,中国会否因为主动去杠杆而可以免去被动去杠杆过程呢?从目前看,被动去杠杆已经开始了。宏观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当你试图去修复某几个指标的时候,会给其他众多指标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这恐怕远比“按下葫芦浮起瓢”要复杂。
主动去杠杆过程已到了后期
记得201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用了“高杠杆、泡沫化”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指出,去杠杆不能一...
存量经济主导下的破局之路
中国经济:高增长之后面临均值回归
我觉得全球各民族中,对本国经济走势的关注度非中国人莫属了,比如你到美国华尔街去问一个投资人,美国今年的GDP增速多少?他大概回答不出来。我们在坐的各位,估计对经济增速小数点后面一位数都能够讲出来,国人过度关注经济增速,但是我认为没有必要,经济增长快慢跟各位企业家没有必然联系,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太关注GDP的增速,因为GDP增速往下走是个必然趋势。
为什么GDP增速一往下走,就觉得大事不好?它是增速往下走,不是不增长了,我国GDP增长今年估计是6.5%,也是全球遥遥领先的,是美国的两倍以上,美...
相信大数据还是相信逻辑
相信个案还是相信大数据
“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通过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往往具有实时性。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如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
此外,数据又并非单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
有人把数据比喻为蕴藏...
生活用电量上升背后:灰色经济还是国进民退
【主要观点】
-
生活用电量与电价、居民收入的背离现象如何解释,需要更新视角。今年年初以来,用电量明显回升,当初判断是由于北方各地推进“煤改气”。但短期“煤改气”很难解释用电量增速近年来的持续回升。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背离”——在居民收入增速回落、生活用电价格走高的背景下,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速却不降反升,这需要深入分析。
-
“灰色经济”或正在扩张。“灰色经济”绝非贬义,也非中国特例,其他主要经...
存量经济时代寻找确定性溢价
9月18日,我受邀参加由中证指数公司举办的“第12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抓大放小,剩者为王——从确定性溢价看集中与分化的趋势》的演讲。这是本人依据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对未来资本市场的估值变化走向进行的实证研究。
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加速,其估值体系也逐步向美国等成熟市场靠拢。A股龙头公司、长期业绩优异公司的“确定性”价值仍有一定的估值提升空间,在经济步入存量主导阶段,行业的分化和集聚将不断推进,头部企业应该给予更多的确定性溢价。
均值回归:中国经济步入存量主...
房地产投资高增长:一枝独秀还是日渐黄昏?
从今年前7个月的数据看,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都显得乏力,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5.5%的历史新低背景下,唯独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还超过10%。按照国内规律,房地产销售增速要领先于房地产投资增速大概半年,然而这一波房地产周期中,商品房销售增速已经下行了一年半时间,而房地产投资增速却不断走出新高,房地产销售领先投资的规律为何失灵了?是什么支撑了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高增长的背后存在哪些结构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长期又意味着什么?本文依据房地产的结构变化,来预判房地产投资的未来趋势。

主要观点:
-
分析房地产的投资结构就会发现,土地购置费攀升是推升房地...
大家是否误判了:房租、滞涨与消费降级
房租应不会形成上涨趋势
这些天讨论房租上涨原因的文章铺天盖地,假设今后房租上涨成为趋势,我也不认可“长租公寓”垄断了房源等一些具体解释,就像2008年通胀时,行政部门把通胀归罪于流通环节运输成本过高一样。
还有人说,北京房租上涨是因为拆除违章建筑、打击群租房等,但上海等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为何唯独北京房租上涨幅度如此大而其他城市上涨不明显呢?或许今后其他城市房租也会陆续上涨,那又该如何解释呢?
我认为,我国的租售比长期偏低的现象是很难持续下去的,因此,房租上涨其实是对租售比偏低的一种修复方式。但通过房租上涨来修复不合理的租...
绝对数与相对数:用简单方法剖析深层问题
我国城乡差距究竟是扩大还是缩小了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统计部门公布城乡收入差距时,为何只用相对数?记得差距最大的时候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是3.3:1,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3倍。2017年这一比值已经缩小至2.7倍,也就是说,我国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
但是,当我们比较两个小伙子的身高差距时,却只用绝对数,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82CM,另一人的身高是170CM,相差12公分。但这两个人在15年以前的身高分别为145CM和135CM,相差10公分,大家通常会说,这两个人的身高差距扩大了。,如果用相对数的话,145/135=1.074;182/...
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爱为偶像买单?
消费呈现“口红效应”:收入增速向下 粉丝经济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