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蔚文

陈蔚文,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杂志首届签约作家,从事媒体多年,曾任职《女友》杂志编辑部主任等。 在《大家》《天涯》《小说月报》等刊发表小说及散文若干,作品收录多种年度选本,出版散文及随笔集《随纸航行》《不止是吸引》《情感素材》《蓝》等,另合集《新流言体八人行》《阴性之痛》等。


 

淘之乐,在于去芜存菁,不期而遇。相亲之所以有些无趣,就在有情节预告。虽然条件差不到哪去,不可能把黛玉介绍给薛蟠,但比条件更至关的是千丝万缕的微妙,这是门当户对给不了的。

淘的惊喜在于劈面撞上,比方在二表姨家串门时无意碰见,丝毫没准备,刹那起了颤栗,电光石火,比起排排凳,吃果果的相亲要有悬念得多。

淘衣也是。一间间小铺看去,看似处处繁华,决心却总下不定,总归有些败兴之处,要么是钮扣的安放,要么是纫线的走向,总之有点子别扭。也试图说服自己,索性算了,马虎点吧,人世哪那么多十全十美?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太接近理想的事物易折寿,像樱花,像美女的手——柔荑太美,则被燕太子丹剁...

Read more

修行


   

修行 - 陈蔚文 - 陈蔚文

不是俺,是孙俪

 

      练瑜珈半年了,之前健身那么久(其实也没多久,不到一年),从没想到上瑜珈课。我多上舞蹈、健身操之类,好像“动”才与健身主旨相符,甚至后来上体能消耗很大的单车课——那几乎要怀抱透支自我的决心才能坚持一小时。

    有回教练说,怎没觉得你有什么变化?他意思是,好些来健身房的人都看得到变化,你怎么还是没生机盎然欣欣向荣起来?他说“动”不一定适宜每个人,有些人,其实多休息较适合。就改上瑜珈了。瑜珈是以静制动,难就难在这“静”上,静不是发呆,...

Read more

长散文《寄居》节选


 

 

“死亡是一点点发生的”,老亦是。一寸,一厘,一毫,不少八卦网站贴出明星的前后照:年轻时他们美得不同凡响,老去也格外触目。那些当年被上帝抚摸过的面孔,柔和变成块状,目光有了戾气——对人世的杀伐决断。五官仍是那副五官,有些面庞也根本没皱纹,泛着长期精心美容护理的光泽,但确定地老了,那光泽并非出自身体内部的光,是镀膜的光。

镀上去的光,像随时会被侵蚀,露出底下真相。而出自身体内部的光,即使那脸黯沉,也是暂且的,随时会被激活,其上的黯沉只是尘土,哈口气可吹净,一掬水可抹净。

在不少时尚杂志上都有那么种镀亮的脸,做为女性的精英代表,她们展示着优裕人生。那些面庞...

Read more

……所以


    刚才叫快递来上门取件寄往广州,我填好了收件栏,接着在发件人栏写自己的名字,才签完,韵达这位快递员在一旁惊呼起来,“你就是陈蔚文呀!”他好像百感交集似的,弄得我也一下百感交集起来,难道我因为码几个字,名声已传扬到快递界?莫非,这位快递员读过俺的什么鸡零狗碎?这也是有可能的呀,哪行哪业都有爱好文艺的,前不久坐一次出租车,一位司机还聊起王洛宾呢!

   我内里害羞外表沉着地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他说,“这院里数你的快递最多!我送这片区几年了,第一次碰上你本人!”

 ……

Read more

2011年03月18日


我城

《对幸福我怎能麻木》,章红著,2011年3月,天津教育出版社。

     

 “岁月静好”这词已用得挺滥,但我仍不得不援引一次,因它在现实中,在我的朋友中,有个多么贴切的实例:章红的三口之家。或许有许多家也能保持“静”,一种岁月中建立起来的搭档关系,轴承惯性的运转,可它们不够“好”,这个“好”是心息相通,是润物无声,是“琴瑟友之”。

   这部书稿的内容我不止第一遍看,从早初在“天涯”网站看到,可每次看仍觉有种感动与欢愉——为一对男女在人海相濡以沫,成为彼此最好的亲人,在喧嚷的时代里守着他们...

Read more

有所思


     刚查一资料,无意碰上自己一旧稿《有所思》,被某人贴在其博客作为他(她)的原创感慨,新标题为《早春湿冷,有所思》。与其让他人代思,不如俺自己追思下吧,以前给《读者》杂志原创的稿。

    在如此便捷的网络时代,真不懂抄袭者掩耳盗铃的勇气从何来。哪怕你用最微小的8号字体标注下“转贴”也好,也可参考下方便面外盒缩在一角的“此图供参考,以实物为准”的形式嘛。

 

电脑启动蘑菇云般的讯息,一天开始。隔着一公分厚的办公档板和同事网聊,平均一小时查回邮箱,两小时刷新次博客,二十分钟看次手机有没新短信—...

Read more

猜测一本书的来历


 

书页浸透药味,几年了,再深的角落把它捞出,还是股浓的中药味,可从里面闻见半夏防风贝母,又或者黄芪赤芍白术。

《夜航船》,明人张岱著,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两部分,1996年4月版。有次,比较了下,越往书的后部分似药味愈浓,尤其最后一章《西湖梦寻》一文,“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药味尤甚。

奇怪的一本书,年深月久的中药味,在家卖杂书的小店买得,仅此一本,在堆乱糟糟的书中,老厚的近六百页码,竖写的“夜航船”三字,字迹洒脱,中药味扑鼻而来,其他书并没有,只这本药气强烈,扑鼻而来,问店主,这书怎么这味儿?他...

Read more

恰许同学年少


 

她是2006年第六名的“超女”——这名号实在与她没啥瓜葛似的,超女的喧嚣与夸张恰是她没有的,淡的歌,淡的人。她的照片,包括成名后的都还是几分青涩,不事打扮的女生,便利短发,牛仔裤,没一点花头。

她的声音是昔日班上那个唱歌好听的女生而已,并不唬人,不似同届尚雯婕那么有范儿,也不似同届谭维维那么舞台剧的华丽风,更没张靓颖压得住阵杖的排场。她只是浅吟低唱,好似声音大了会不慎泄露秘密。

她像校园中最藉藉无名的那个女生,内向,上课走神,窗外永远比黑板更有吸引力——让我想到自己。我的初中班主任姓蒋,是位瘦高男子,爱穿水磨蓝牛仔裤,腿长得好像可以伸下讲台,伸向教室最后一排。他与我...

Read more

温暖的开端


 

有关拐卖及流浪、乞讨儿童的几条政府举措及民间行为,让2011年有了个温暖的开端!虽然,这些举措本应来得早些,更早些!就在前阵看本地晚间新闻,说有个工地,搅拌泥沙浆中发现一条孩子的腿,当时发现者还以为是玩具,然而,不是,是曾经有温度的一条孩子的腿!说警方已介入调查中。我没法说出看到这样的新闻的惊心与绝望——其后,会是一个与暴力无关的偶然,还是一出沾着血污的恶与黑暗的事件?就像说不出看到那些流浪孩子的痛心。他们衣食无着,他们身心残破,他们在由无数成人组成的世界里却得不到保护和慰藉,到后来,他们连独自流浪的权力也会被取消,因为很可能会被其他黑暗控制包围。

没什么比看见这...

Read more

日本随拍


日本行
       日本许多建筑的屋顶斜坡都有弧度,据说此叫“戗脊”,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学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多是木制建筑,故建筑高度不可过高于一木的自然高度。但为了彰显中国古代帝王的威武与王权,屋檐成了其唯一可以表达的途径。美丽的弧度所构成的戗脊成为一种美学象征


日本行


日本行


日本行


日本行
这种砖红与天地特别构成一种沉郁而隐含的美。


日本行


日本行

圣诞夜晚的小餐馆


日本行

东京一“居酒屋”店门
日本行

   这家AF店位于银座,开在奢侈的Prada店旁。它虽非奢侈品,却是我见过最酷的一家店,也是据说有史以来建造花费最多的旗舰店。内中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