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祝乃娟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现任《21世纪经济报道》社论委员会高级编辑,主要关注国内制度变迁与国际跌宕起伏。

广东幸福指标体系的民意内涵


  近日,广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率先在全国发布省级幸福指标体系。该体系由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部分构成,两个指标是独立的。其中,客观指标又叫做“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下设49个指标),分别是就业和收入、教育和文化等。其中,就业和收入一项所占的权重最大,约为14%;社会保障、消费和住房以及人居环境所占的比重也较大。此次幸福指数体系的编制也注重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在3月份就开始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据悉,正式公布的幸福指标体系与征求意见稿相比,重要区别在于两个地方:一是鉴于省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将全省21个市按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分类进行差别化评...

Read more

物价昂贵的秘密


  近日,有媒体对中美(以北京和纽约为例)物价进行了比较,认为国外品牌的普通消费品,在北京的确比纽约略贵,但市内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纽约明显比北京贵很多。

  但该比较并未列入恩格尔系数、房价与医疗价格,尤其是这些消费所占收入的比例,北京显然是一个高支出的城市。而且光看表面数字,北京的公共交通、服务业物价确实要比纽约低很多。就高档的品牌服装而言,两地价格或许也相差无几。但在两地购物,顾客承受的风险依然是不同的,比如同一品牌或者服务,在中国的质量低于美国的概率无疑很大。

  即使不比较,人们通过自身切实感官也能轻易得出结论,中国普通民众的恩格尔系数相对较...

Read more

电影基金应由财政埋单


    全国政协近日召开文化体制改革协商会,导演冯小刚建议“减免企业缴纳的电影基金”。他认为,电影专项基金“将一项公益支出摊派在利润微薄的电影企业身上”。冯小刚举例说,去年,最大的民营电影商华谊兄弟(300027,股吧)仅交纳电影基金的费用就达到4000万,这占到其利润的50%。

  坦率地说,缴纳电影基金的制度设计初衷是好的,它试图为薄弱地区和人群提供一种准公共品(影院与电影),比如它想要将电影这种文艺形式惠及农村等院线薄弱的地区,并对一些对市场不够敏感的电影题材(比如儿童电影)拍摄进行补贴,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电影...

Read more

公务员工资改革,重点不应该在消除地方收入差距


   近日,人社部开始着手调研并起草《公务员实施地区附加津补贴方案》,为下一步公务员工资改革做准备。据悉,新一轮公务员工资改革的重点在于,消除公务员工资的地区差距、消除基层与省市级之间的差距。

  坦率的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重点并不应该在于消除地方收入差距,即使在美国等国,公务员收入因为地方贫富差距而产生差距也是很普遍的事情。比如,在美国不同的州,因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不同,警员、消防员等公职人员的工资差距就较大。

  公务员工资改革的重点或许不在于内部的激励机制,这是因为中国公务员制度并没有像西方国家的那种条件,比如西方文官制度已经建立了相关退出机制。中国公务员工...

Read more

公众为何反感月饼税


  核心提示:打击一些群体的偷逃税行为,就是对其他诚实纳税的人的公平维护。

  据最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如果企业在8月31日以后给职工发放的“月饼+工资”价值总额在减去“三险一金”之后如果达到和超过3500元,月饼价值和工资加总一起将被征收个人所得税。

  税收制度本身是中性的,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政府正常运转并提供民众所应该享受的公共品。先不说“月饼税”带来的情感冲突,正如一些分析指出,这种征税方式有重复征税的嫌疑,因为普通人买月饼,还得帮月饼生产商分担他们转嫁的营业税、增值税(生产销售企业要缴纳)以及...

Read more

地方三公支出更值得关注


  中央部门的“三公”支出公开已持续一段时间,截至前天,98个中央部门中,七成多逐一亮相。此次公开“大合唱”更多的体现了一种中央职能部门对社会呼声与压力的回应,在这种回应中,充满着迟疑与惴惴不安,而社会对“三公”支出的公开,更多的纠结在了公车、出国考察等费用方面。

  这反映了中央部门并没有把此次公开转化为一次增加与民间互信的机会。而一些观点对“三公”支出的态度也依然不够理性。本质上,它是一个中立的事物,并不必然“坏”,它是政府维持日常运作的需要。但这种情绪是可以...

Read more

扶持汽车业应保证充分竞争


  近日,北京首批购车中签指标将到期,逾期未办理完成所有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指标。按照北京市交通委负责人的说法,这些放弃指标将列入下一期。上周,北京市交通委主任表示,第一期摇号中签指标约有3000个尚未购车,预计到半年期满时约有1000个指标不购车,相关部门在征求意见,拟对中签不购车的行为采取相关措施。

  摇号购车作为治堵的措施之一,无疑是杯水车薪,城市拥堵事关多个方面,比如道路设计、城市规划、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工具是否能很好的接驳(涉及人们搭乘公共交通是否便利)等等。中国的城市或许还得外加一个公车数量与使用的因素。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克服自己的“经营”城市的心态,...

Read more

无需过度担忧日资中国租地


  据报道,日本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出资,5年前在山东莱阳市签订了一份涉及上千亩耕地的农地租赁“洋合同”,直接进入了我国农业生产环节,打破了以往外商投资中国农业集中在加工及销售环节的程式,由“销售商”变身为“农场主”。

  日资直接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循例引起国内的一些“专家式”担忧,专家们认为,应高度重视外资进入我国农业生产环节所带来的风险,防止在我国“遍地开花”,把我国的土地、淡水、劳动力等资源变成他国的农产品基地,相关部门应从数量和规模上限制其扩张步伐。...

Read more

预算改革最终需要政府转型


  今年年底的财政“突击花钱”话题与往年相比,并无太多新意。据悉,今年前11月全国财政支出56235.97亿元,仅完成全年计划的73.8%。而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的这个数字为79.7%,2008年则为75%。

  社会上对于“突击花钱”的忧虑之所以如此显眼,是因为公共预算涉及公共资源分配,它有技术性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政治性的一面。“突击花钱”的表征是令人痛心的,而它反应出的体制问题则更值得关注:一是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已不容拖延(技术);二是人们期待预算透明度的焦急心理(政治)。

  关于第一个问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