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管涛

中银证券 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金融4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

一季度,人民币汇率再次摆脱破7魔咒


   关口前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再度消融

  去年底,市场还在激辩人民币守7还是破7,进入新年,相关讨论却销声匿迹。今年第一季度,在美元指数先跌后涨累计升值0.9%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以下简称“人民币汇率”)先涨后跌累计升值1.9%,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升值1.9%。其中,1月份,美元指数下跌0.9%,人民币汇率升值2.4%,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收在6.7025比1,远离了7这个重要心理关口,CFETS指数升值1.1%;2至3月份,美元指数持续反弹累计达1.8%,人民币汇率累计贬值0.5%(见图1),CFETS指数累计升值0.8%...

Read more

当前经济政策 一动不如一静


   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的会议公报引起了市场广泛解读。认为随着经济触底,已见政策顶者有之;认为经济依然下行,需政策加码者亦有之。而笔者以为,当前宜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要轻易发生过紧或过松的政策摇摆。

  1. 经济增长喜中有忧。第一季度,经济实际增长6.4%,环比基本持平,好于市场普遍预期的6.2%~6.3%的水平,且处于6.0%~6.5%的宏观调控目标区间上端。市场信心明显改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时隔3个月重回荣枯线以上,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再创历史新高(见图2);第一季度,A股出现报复性反弹,人民币汇率止跌...

Read more

一季度外贸顺差为何反弹


   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主流观点认为今年中国外贸顺差将延续去年的下跌态势。然而,今年1月15日,我在第一财经日报上撰文指出《2019年我国外贸顺差有望反弹》。主要理由是: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不会扩张太快,对美贸易顺差减少不等于贸易总顺差等额减少,油价走低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快于世界经济复苏减缓,等等。

  根据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实现外贸顺差763亿美元,同比增长70.1%(以下外贸数据的相对变化均基于美元计价)。这初步印证了我年初的预测。

  外贸顺差大幅反弹主因是出口升进口降

  认为中国外贸顺差减少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为缓解中...

Read more

优化跨境投融资结构


   我国对外投资是以稳健的储备资产运用为主,利用的外资主要是高成本的外商直接投资。这使我国利用外资成本远高于对外投资收益,也是导致我国对外净债权但投资收益为负的主要原因。

  作为世界第二大对外净债权国,中国对外投资收益常年为负,引起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笔者通过对10个样本国的测算,以及我国与美国、日本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对比得出,产生这一悖论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成本高,而不是对外投资回报低。进一步分析,对外资产负债结构是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中国存在

  对外净头寸与投资收益相悖的现象

  通常来讲,一国如果是对外净债权国,其投资收益应该为正值,如果是对外净...

Read more

谁造就了人民币逆势走强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逆势走强

  去年下半年,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下简称人民币汇率)一路下跌,跌近7比1的重要关口时,国内又开始激辩守7还是破7,保汇率还是保储备。但进入新的一年,这方面的压力和争议突然销声匿迹。截止3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167比1,较去年11月1日的低点6.9670比1反弹了3.73%,2月底3月初还一度升破6.70比1,现已远离那个心理关口。

  今年人民币汇率是迎着美元高位震荡逆势走高。年初至3月15日的前2个半月时间,美元指数先跌后涨,在去年反弹4.14%的基础上进一步上涨0.18%,其中,1月份下跌0.85%,2月份上涨0...

Read more

外资进A股 用其利而防其弊


  最近中国股民总算是扬眉吐气了。因为A股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大涨,牛冠全球。

  这波大涨的背后有个故事是,前期外资已大举入场扫货,且随着A股在明晟(MSCI)指数中的纳入因子逐步提升,进场外资将会更多。日前,某股票被外资买到了深股通持股上限,而不得不被限制购买,更是成为新行情中的一道风景。

  不得不再次对外资说声服气。去年,A股大跌,国内投资者、上市公司大股东无不灰心丧气、灰头土脸。然而,外国投资者却通过陆股通北上净买入2942亿元,扣除港股通南下资金后,去年股票通(包括沪港通和深港通)项下北上净流入资金2018亿元,为该机制开通以来首次。当时还有人奚落说,过去总是外资抄我们的底,...

Read more

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透视中国贸易数据


   预料之中

  >>>出口下行乃至负增长<<<

  1月份,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下同)同比增长9.1%,大大超乎市场预期。但当时就有分析指出,这可能是因为春节错位(2018年春节长假在2月底,2019年在2月初)。果不其然,2月份,出口转为同比锐减20.7%,与上月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前2个月合计,出口同比下降4.7%(见图1)。

  中国出口下行显然是受累于全球贸易局势变化。中国从美进口自2018年9月起已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前2个月累计同比下降35.0%。那么,中国对美出口自2018年12月起才持续负增长,且降幅总体远...

Read more

国际经贸舞台上的货币恩怨 广场协议的正确解读


  去年12月初中美两国元首二十国集团峰会会晤达成共识后,双方开展了紧锣密鼓的经贸磋商。从发布的公告看,上周在美国举行的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双方都特别提到了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货币、服务和农业等问题。其中,双方关于货币或汇率问题达成协议引起了各方的猜测。

  在中国,有人称之为新广场协议,担心中国有可能重蹈日本之覆辙。这种警示不无善意,但过分渲染则可能有失偏颇,尤其要正确汲取广场协议的经验和教训。

  汇率问题是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内容

  汇率政策属于一国经济政策主权的范畴。但(双边)汇率是一种货币对另外一种货币的比价关系,汇率政策天然具有外部性。如从直接标价法看,1美元兑换...

Read more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破不破7这么重要?


  大家都知道理论上讲开放经济体面临三元悖论,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以同时实现,至少要放弃一个目标。

  宏观面临的问题是,货币政策面临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取舍。易纲行长秉承小川行长的理念,强调作为一个大国,当货币政策面临内外冲突的时候,央行的原则是国内优先,关注的重点是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他也坦诚,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很大,目前中美经济走势分化的情况和货币政策确实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溢出影响。任何政策现在都是有利有弊的。

  我们开玩笑讲,政府的宏观调控不是经济、金融周期驱动而是舆论驱动的。前段时间市场跌得比较快,市场的舆论呼...

Read more

中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20年 无近虑有远忧


   01 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继续增加,却无碍全年经常项目重回顺差。

  2018年,国际收支口径的服务贸易逆差额达2913亿美元,较上年增加259亿美元,相当于同期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降幅1004亿美元的25.8%,占比较上年回落了45.9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额较上年增长9.8%,增速较上年回落了4.0个百分点。其中,第四季度,服务贸易逆差632亿美元,环比下降22%,缓解了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该项逆差持续上升的势头(见图1);贡献了当季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环比增加额624亿美元的28.3%。货物和服务贸易收支状况双双改善,令当季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823亿美元,远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