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管涛

中银证券 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金融4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

2019年贸易顺差可能较上年有所扩大


   当前,主流观点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需趋于疲软的背景下,因为中美贸易谈判中方承诺扩大从美进口,以及中国扩大国内需求对冲外需减弱,2019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顺差会进一步收窄。然而,我们预计,在国内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2019年中国贸易顺差反而有可能较上年有所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增加,外需对稳增长形成支撑而非拖累。

  01过去二十年国内经济下行时,中国多出现阶段性外贸顺差高点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经济实际增长7.8%,较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见图1)。当年,海关口径的外贸出口较上年增长1%,进口下降1%;顺差...

Read more

中国跨境资本集中流出的风险有多大


   汇率震荡加剧却无跨境资本流动冲击重现

  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涨后跌、双向波动,最高升至2015年“8.11”汇改启动时的水平,最低又跌至7附近(见图1)。前10个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下跌约6%,个人和企业没有恐慌性抢购和囤积外汇,反而合计减少境内外汇存款635亿美元;以银行代客结(售)汇/银行代客跨境外汇收入(支出)衡量的市场结汇意愿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购汇动机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4至10月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下跌近10%,个人和企业合计减少境内外汇存款816亿美元;结汇意愿比一季度提高了6...

Read more

人民币汇改2018,于无声处听惊雷


   2017年底,中共十九大提出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2018年,在国内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美元指数升值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涨后跌,最高时升至2015年“8.11”汇改启动时的水平附近,最低又到了重要心理关口。但期间,市场预期稳定,资本流动有序,外汇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汇率市场化基础更加夯实。2019年,国内经济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人民币汇率稳定机遇挑战并存,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仍需砥砺前行、伺机而动。

  01

  2018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加大

  前7个月,人民币汇率走势可谓大开大合,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

Read more

贸易摩擦全解析 中国出口会好吗?


   今年,以针对千亿级别进口商品互相加征关税的形式,中美之间爆发了激烈的贸易摩擦。然而,据中方统计,前10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3.1%,全国出口平均增长12.6%,整个外贸出口形势表现良好。关税措施究竟对中国出口有没有影响,以及未来会如何发展?本文结合美国公布的第一批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基于美方的统计数据,分析贸易纷争对美国自华进口的影响,并根据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变化情况评估我国未来总体出口形势。

  关税措施对美国自华进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6月15日,美国宣布第一批对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分两轮实施。其中,第...

Read more

中国真的有大量资本外逃?


   自2007年起,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见顶回落。到2017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为1.3%,较2007年的高点回落了8.6个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甚至出现了20多年来少有的经常账户累计逆差,与GDP之比为-0.1%。

  从国际收支数据看,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服务贸易逆差扩大。1998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2017年逆差2654亿美元(见图1),较2007年增加了2617亿美元,相当于2008~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降幅1883亿美元的139%。其中,旅游贸易逆差膨胀又是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2009年起,中国旅游...

Read more

关口前的中国外汇市场众生相


   一、境内重现外汇供不应求但供求依然基本平衡

  今年第三季度,人民币汇率延续4月中下旬以来的弱势调整,中间价累计下跌3.8%。当季,银行即远期结售汇由上季顺差346亿美元转为逆差448亿美元,月均逆差149亿美元,远低于2015年8月至2016年底月均431亿美元的水平,且8、9月份的逆差规模自7月份的175亿美元持续环比下降,分别为168亿和106亿美元(见图1)。其中,8月初恢复征收外汇风险准备后,银行未到期远期净购汇(含期权Delta头寸)差额终于在9月份由升转跌(见图2),显示该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减轻了即期市场银行提前买入外汇的压力 。

  图1:月度银行即...

Read more

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乃明智之举


   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受人瞩目的半年度报告,未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即认为中国没有操纵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但因对美贸易逆差过大,继续将中国与德国、印度、日本、韩国和瑞士等国一起列入了汇率政策监测名单。这是今年春季贸易争端加剧、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以来的首份汇率报告。

 
  此前,坊间一度盛传,美方曾经考虑要将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这份报告表明,美国政府保持了克制,有助于避免进一步激化两国经贸摩擦。当然,这一结论本身也是中国现实状况的客观描述,而并非美方的恩赐。中国不仅没有实施汇率操纵,反而积...

Read more

"第三只眼"看汇改 政策和市场的逻辑


  我是2013年加入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为“50人”之一的。“8·11”汇改之后,论坛组织过对外汇问题的讨论,我有幸参加并以其他方式参与到汇改当中。作为旁观者来讲,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8·11”汇改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厘清其中的政策和市场逻辑,也算是身为“50人”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市场公信力是汇率政策成功的关键

  关于最优的汇率选择(包括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一直是最有争议的问题。许多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Read more

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


  事后,有朋友问我,最近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重新成为社会焦点,怎么说是有贬值压力、没有贬值预期呢?本文拟对此予以澄清,并结合2013年底2014年初人民币有升值压力无升值预期的历史,初步分析重启宏观审慎措施可能产生的后果。

  01由NDF判断当前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不强的主要依据

  这涉及到远期外汇买卖的定价机制。根据交割与否,远期外汇买卖有可交割的远期(DF)和不可交割的远期。这两种远期外汇买卖定价机制大相径庭。

  可交割的远期,其定价机制是利率平价,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价就是本外币的利差,在远期外汇买卖中,银行必然是在近端做一个反向的货币掉期,按照利率平价报...

Read more

中国货币超发会令人民币必有一跌吗?


   引言

  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如非特指,以下人民币汇率均指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在之后一年多时间里,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到2016年底距离“破七”仅一步之遥(如图1所示)。这引发了市场较为浓厚的看空预期,其中有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存在着严重的“货币超发”现象,因此,人民币必有一跌。

图1:2015年8月到2018年6月境内人民币汇率(单位:元人民币/美元)图1:2015年8月到2018年6月境内人民币汇率(单位:元人民币/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Wind;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认为“货币超发&rdq...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