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紹良

简介
许绍良,男,1941年生,河南省焦作市人;1961年考入天津大学土建系,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学毕业后,在兵器工业部下属的工厂工作。1982年起从事企业能源的技术管理,具有高级工程师的任职资格,是机械电子工业部国家级企业节能管理升级考评员。2001年退休。退休后,个人主要从事一些洁净煤技术的实际利用技术研究,以后逐步涉及到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研究。

成果
1999年,以申请发明专利《一种可以将几种废物综合产业化链式组合梯级利用的方法》(99 1 21489.7)的形式,结合洁净煤和建筑材料的生产应用应用,提出了类似如今的“循环经济”概念的工业生产方法。
2010年12月1日授权的发明专利《将有机质垃圾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治理的方法》(ZL200610003898.3),就是实现99 1 21489.7这个“循环经济”概念的最具体的工业利用方法。

现状
现在,使用ZL200610003898.3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制造的输出热功率为3.6MW的《生物质连续快速热裂解、催化、重整装置 》(英文为,Continuous and Rapid Biomass Pyrolysis, catalysis and Regeneration Unit.缩写为3.6MW -BPCRU)已经在安徽的一个2008年世行贷款项目上使用,该设备每小时能够将干燥状态的1000kg生物质材料,在无污染的情况下转化成为生物质固态半焦(SC)、非冷凝燃气(IG)和液态生化燃油(LBF)等三种高品位的生物质可再生新能源中的一种、二种或者三种产品,其生产能力和新能源产品品种和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生物质变油技术相当,而性价比却是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同技术的数倍以上。

今年,为了参加由《科学新闻》杂志社发起的《首届中国低碳(能源)创业大赛》,使用ZL200610003898.3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焦作又试制成功了《真空恒(低)温快速干燥/干馏设备(TVE)》(英文, Rapid thermostatic vacuum drying/retorting equipment,缩写为TVE)并安装在《1000kg/h有机质废弃物资源化治理系统》示范工程上。试生产的结果表明“1000kg/h- TVE”每小时能够将原生态垃圾在完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直接完成向SC、IG和 LBF三种新能源材料的转换并彻底实现垃圾中无机质组分的无害化处理,是国内外现在所有的治理垃圾的各种技术中所没有的。而且不论生产规模多大,用“1000kg/h- TVE”建设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治理系统,投资偿还年限,都不会大于一年。

因此,不论“3.6MW –BPCRU”还是“1000kg/h- TVE”,它们都具有以整个世界(包括所有的发达国家在内)为目标市场的技术能力。只要再配套相应的常规发电设备,就能向社会供应电力。

欢迎各位专业研究生物质能源的专家和开发生物质能源的企业家,欢迎现在所有热衷于垃圾环保治理的专家和治理设备的生产厂家,欢迎所有的投资家、评论家,欢迎所有希望致力于新能源产业的同行们,欢迎您们前往河南焦作和安徽芜湖考察、指导,对“3.6MW –BPCRU”和“1000kg/h- TVE”提出您们宝贵的意见。


焦作的著名风景区云台山和世界著名的安徽的黄山,都会热烈的欢迎您们!

我国城市和垃圾存在的特点和现状


我国城市和垃圾存在的特点和现状

(系列介绍申请发明专利201010177388.6的系列文章之一)

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垃圾存在有下列的两个个明显特点:
垃圾的收到基水分含量(Mar)高,一般Mar50%
垃圾中的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收到基的低位发热量(Qnet.ar)一般≯5MJ/kg
因此,我国使用国内外都通用的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分类法等多种方法处理垃圾时,困难很多。
比如,采用填埋法处理我国的垃圾,需要逐年不断的大量占用土地,而且由于水分过多所造成的有机质的腐烂变质,还长时间的对填埋场周围的空气产生严重的臭气污染,产生的大量渗滤液在土壤中的渗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