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葛红兵

葛红兵,1968年生,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学者、作家。文学博士(1998年),教授(上海大学,2001年),硕士生导师(1999年,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2003年,上海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
  葛红兵教授1987年起先后师从曾华鹏、许志英先生等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研究,出版专著十余种,另有多卷本《葛红兵文集》及自选文集《正午的诗学》面世。
  葛红兵教授近年主要研究方向: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思潮与当代文艺评论,出版专著《五四文学审美精神与现代中国文学》、《障碍与认同――中国当代文化问题》以及文学艺术批评文集《轻快的柔扳》、《荒诞的真实》、《维那斯的抽屉》等,系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新生代批评家。
  二、文艺学,出版专著《文学史学》、《文学史形态学》以及文艺学教材《文学概论通用教程》,系中国最早从事“文学史学”研究并参与“文学史学”学科创建的研究者之一。
  三、哲学人类学,已出版随笔集《人为与人言》。
  四、《葛红兵海外日记

贾平凹《废都》重生背后的故事


    《废都》是贾平凹继《浮躁》以后,又一部非常优秀的长篇小说,《浮躁》用“浮躁”两个字准确地概括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社会状况和基本情绪,在把握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写得非常清晰。之后,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的巨变事件,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发生剧烈的变化,农村热点消散,渐渐地城市改革和城市体制变化到了前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基本情绪被贾平凹把握到了,他用“废都”两个字来概括,是非常有见地的。

《废都》当年的遭禁,其实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原因是《废都》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那些空白的“框框”出了“问题”,实际上它对整个20世纪90年代整体...

Read more

当醉鬼开上了汽车


    有人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办什么事儿都得讲个人情,而酒是润滑剂。

    酒这个东西润滑,好的时候是兴奋剂,让大家来点儿情绪,坏的时候是自虐,先把自己灌醉,再把别人灌醉,第二天办事儿,双方都不好意思红脸,容易谈成。

 

    中国是个酒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先前,我们读文学作品,里面关于酒的很不少,而且多是鼓励人多喝酒的。

    曹操就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就说:千金裘五花马呼儿将出换美酒

 &nb...

Read more

刘绪源先生《解读周作人》读后


    对周作人的兴趣由来已久,自己也写过周作人诗歌的评论。今年上半年读了木三英雄的《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此书让我至为佩服,一个异国研究者,能这样体解自己的对象,如此深入地揣摩对象的内心和思想脉络,实在难得)

    今得刘绪源先生《解读周作人》一书,拿回来连夜读了。

    刘绪源先生非常重视周氏《中国的思想问题》一文,以这篇文章为纲纽来解析周氏附日时期的思想及其根源。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该文对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中有这样几点值得重视:

&nb...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