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兵:都市:中国文明的他者
——中国文学中的都市书写问题
当下的上海都市书写,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个作家群体:以王安忆等为代表的中生代作家,他们更多地关...
作者文章归档:葛红兵
《废都》是贾平凹继《浮躁》以后,又一部非常优秀的长篇小说,《浮躁》用“浮躁”两个字准确地概括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社会状况和基本情绪,在把握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写得非常清晰。之后,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的巨变事件,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发生剧烈的变化,农村热点消散,渐渐地城市改革和城市体制变化到了前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基本情绪被贾平凹把握到了,他用“废都”两个字来概括,是非常有见地的。
《废都》当年的遭禁,其实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原因是《废都》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那些空白的“框框”出了“问题”,实际上它对整个20世纪90年代整体...
有人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办什么事儿都得讲个人情,而酒是润滑剂。
酒这个东西润滑,好的时候是兴奋剂,让大家来点儿情绪,坏的时候是自虐,先把自己灌醉,再把别人灌醉,第二天办事儿,双方都不好意思红脸,容易谈成。
中国是个酒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先前,我们读文学作品,里面关于酒的很不少,而且多是鼓励人多喝酒的。
曹操就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就说:千金裘五花马呼儿将出换美酒
&nb...
对周作人的兴趣由来已久,自己也写过周作人诗歌的评论。今年上半年读了木三英雄的《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此书让我至为佩服,一个异国研究者,能这样体解自己的对象,如此深入地揣摩对象的内心和思想脉络,实在难得)
今得刘绪源先生《解读周作人》一书,拿回来连夜读了。
刘绪源先生非常重视周氏《中国的思想问题》一文,以这篇文章为纲纽来解析周氏附日时期的思想及其根源。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该文对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中有这样几点值得重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