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明

一名微公益的倡导者,每个人都是平凡人,每个人都是伟人。欢迎热心公益的朋友访问,茶缸微公益微博cha-gang.com

今天你『微公益』了吗?


来源上海《新民晚报》

据说,网络发起的“微公益”倡议目前已有超过1.4万名参与者响应,其中不乏都市白领。“微公益”的理念是:公益是一种生活态度,公益活动人人都可参与。(引自茶缸微公益社会)

当前最成功的一项“微公益”活动是“捐爱心米”——参与者转发一篇微博,等于变相捐献一粒爱心米,聚少成多,待爱心米积累到一定数量,志愿者们便将其捐给灾区同胞、贫困地区的居民和福利机构等。此外,拒用一次性筷子、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点点滴滴的&l...

Read more

“社会企业”模式下的“微公益”大有可为


很多人现在都很喜欢讲“社会企业”这个词,这个词来源于西方的Social Enterprise。那么如何理解社会性企业这个词?先给不了解的朋友介绍一下什么是社会性企业:“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这个定义来自于百度百科)。

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
Picture 1 of 1

社会企业

但是...

Read more

“微公益”股份制–茶缸的全新探索


近期茶缸将进行“股份制改革”。相信大家都听腻了这个词,在我们的改革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股份制的改革。茶缸推行股份制改革的目的是将茶友捐米行善的地位合法化。一直以来茶缸出资、茶友执行的模式让网友们迷惑,其实这只是茶缸公益创新的第一步。

现在我们即将走出茶缸在公益领域的第二个创新:微公益股份制

为什么要进行股份制?

让每一个参与茶缸的贡献力量的茶友,都成为茶缸真正的主人。拥有茶缸一定比例的股份,这部分股份将作为茶友个人的公益基金。茶缸股份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茶缸未来有盈利能力之后的公益属性和价值归属问题,让茶友真正的拥有自己创造的价值,并从事公益用途。

...

Read more

微公益旨在推进公益常态化


2010年可以成为网上“微公益”的元年,看到很多感动人心的微公益行动,非常的激动!而且《希望工程》11年第一刊就刊载了《微公益–微行天下》,《公益时报》也将微公益作为十大关键词之一做了专门的刊载。“微公益”这个词俨然已经成为了公益领域炙手可热的一个新概念。

但是在我们运用概念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问题:2010年的可以在网上查到的微公益事件,我发现都属于单次活动,并不具有常态化效应。当我们从报纸上获悉这些行动的时候,很多行动已经结束了。那么这些行动的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我们不得而知。说明一下,我并不是在批评什么?而是提出一种希...

Read more

“微公益”与“诚信”的互联网环境


今天早上在地铁上看手机新闻,团购网站糯米网遭遇了诚信危机,危机本身并不可怕,但是这让我又一次深深觉得互联网的诚信环境和微公益之间那非常的重要的关系。

其实对于互联网上的诚信危机,已经多得数不胜数了,从部分B2C网站商品的名不副实,到淘宝C2C上的假货成灾,再到网络诈骗、钓鱼网站的恶劣影响……对于大多数的网民而言,谈到网络上的交易,大家都有点谈网色变的感觉,即使是自身的网购一族对于网络诚信也是忌惮三分。所以阿里巴巴当年推出了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支付宝,用第三方担保的方式来做诚信。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虚拟物品和网络公益这种没有实物交易的模式出现,第三方担保也...

Read more

“微公益”的两个基本特征--微笑公益


很多人分不清楚啥是微公益,不少朋友问我怎么定性?其实这个问题本身不重要,因为只要你做了一件好事,无论是不是微公益都是一种公益。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定性一下,方便喜欢钻研的朋友探讨。

我觉得微公益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个是:“人人可以参与”。微公益是一个突出个体的公益形式,与传统的公益区别就在于强调个体而不是整体效应,用毛主席的游击战的方法,咱们这也叫做化整为零、全民皆兵啊。所以实现人人可以参与的基础是广义的公益定义,而不是单纯定位在扶危济困上。我常常举垃圾的例子,说多了今天也换一种方式我称之为“微笑公益”,很简单当你和陌生人目光滑过的...

Read more

微公益环境下公益活动的不同之处


无论是在茶缸还是在豆瓣,我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某某地有组织吗?某某地有活动吗?显然我们对于公益的理解还停留在参加公益组织和参加公益组织的活动的阶段。

今天我就说说微公益环境下的公益活动有哪些不同?

1.人人发起、人人参与。微公益强调的就是人人发起、人人参与的模式,而传统的公益都是公益组织来负责组织和参与,这就需要一个存在的组织、办公地点和工作人员负责相关的工作,这对于很多新发起的公益组织来说,成为了一种负担和压力。所以微公益的核心就是人人发起人人参与,以茶缸为例:茶缸的公益活动完全由茶友自行发起和组织,茶缸负责提供交流的环境和提供捐米的资金,这样就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公益的成本,实现了对...

Read more

我们让世界更美好


2010年圆满落幕的上海world expo,让我们意识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本书给我们的启示便是,“我们,让生活更美好!”

一年365天,我们是怎么度过的?在碌碌无为的两点一线中往复奔波,还是在泡沫剧中做沙发土豆,或是在无聊抱怨中昏昏度过,我想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改变,比如打开本书。

这个世界上有60多亿的人口,每一个人对世界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个充斥着贫困,污染,暴力,腐败。。。的社会,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michael norton给出了365个好点子,你随手翻开一页纸,便可以得到一个方法,像是奇思妙想的锦囊,其实远远不止于...

Read more

微公益:每个人都是平凡人,每个人都是伟人!–茶缸杭州TEDxHZ演讲


 相关图表请参见原文:http://blog.cha-gang.com/archives/214

很高兴来到浙江大学参加TEDx的演讲,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茶缸的口号,“每个人都是平凡人,每个人都是伟人。”

在演讲的开始,我给大家看一组来自于互联网的数据。这些数据分别来自于google趋势和百度指数。

数据引发的思考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图:

google趋势中公益的搜索趋势与新闻引用量

google趋势中公益的搜索趋势与新闻引用量
Picture 1 of 5

google趋势中公益的搜索趋势与新闻引用量

...

Read more

微公益--“我就是送大米的微博男人”


     用微博来捐米?有点儿意思。“一条微博=一粒米”的等式看起来微不足道,而就是这样一粒一粒地累积,“茶缸”已经把几百公斤的大米送到了许多弱势的、困窘的人手中。

  从2010年4月至今,“茶缸”上线刚好半年。如今已经召集了超过1万名注册“茶友”。创始人杨明今年不过28岁,曾经是一名IT工程师。为了实现心中“IT人的理想”,2010年年初,他与身为服装设计师的妻子干雨宁双双辞去工作,开起了这家“夫妻老婆店&rdq...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