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小广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宏观经济形势跟踪、预测和对策》主持人。在宏观经济预测、房地产、汽车、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等五大领域研究成果颇丰。2003年初提出房地产“泡沫论”,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并提出三项重要政策建议。

调结构转向两个依靠


  最近海外有人讲,给中国调结构的时间只有10年,我是同意的,甚至认为只有5年,错过了这5到10年,我们可能会陷入波动、不稳定增长的陷阱中

  许多人认为保持经济高增长与调结构并行不悖,笔者对此难以苟同。

  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中国经济再维持此前的高增速已非常之难,如果一定要人为地维持一个高增速,不仅成本高、代价大,也未必能真正实现。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推动增长的动力不同。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以往靠数量扩张、拼资源及低成本发展经济的路径,我们已没太多优势。今日中国,必须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结构升级,才能保持较快增长。不仅如此,自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后,...

Read more

调结构:转向两个依靠


  许多人认为保持经济高增长与调结构并行不悖,笔者对此难以苟同。

  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中国经济再维持此前的高增速已非常之难,如果一定要人为地维持一个高增速,不仅成本高、代价大,也未必能真正实现。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推动增长的动力不同。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以往靠数量扩张、拼资源及低成本发展经济的路径,我们已没太多优势。今日中国,必须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结构升级,才能保持较快增长。不仅如此,自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后,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风险期,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最近海外有人讲,给中国调结构的时间只有10年,笔者是同意的,甚至认为只有...

Read more

别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今,中国人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已有90年。90年来我们经历过三次巨变,每次都间隔30年左右,即30年必大变。1919年至1949年,中国人经历革命,建立了新国家;1949年至1978年,我们探索了近30年的现代化道路,由于存在十分严重的体制和战略问题,最终推进了1978年改革开放;此后的30年中,中国经济步入稳定的加速发展期,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而现在我们又到了新的发展路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严重问题,要求我们再有一次巨变,也就是现代化的最后一步(冲刺阶段)。

  30...

Read more

负利率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主因


  存贷款利率过低意味着贷款将占大便宜,池子里的“水”全被大企业吸光,中小企业通过正常的渠道贷款十分困难。升息过慢,频率小、幅度小,人为把利率压低,是导致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今年以来媒体关注的热点。大多数人的基本判断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广东,大量民企因出现融资困难而倒闲,主要原因是宏观调控政策过紧。

  我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我认为利率过低才是民企融资困难、民企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对于前两年,今年的货币政策是收紧的,但前两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太宽松了,适当收缩是必然的选择,收缩...

Read more

低利率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因


  升息过慢,频率小、幅度小,人为把利率压低,是导致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今年以来媒体关注的热点。这本来是一个长期性老大难问题,为什么现在人们如此关心这一问题呢?我以为不少人主要是拿此说事,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目的或两种动机。

  一种是用来批评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调控政策,它导致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恶化,提醒政府要保护民企,给民企更多的生存空间,促进其发展。另一种是想说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过紧,要赶快救市,必须结构性的或全面性的放松货币政策,否则,我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

  就温州等地中小企业融资问...

Read more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经济问题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与风险,经济发展环境与过去30年大为不同,形势比较严峻。

  日前,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称“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正式公布,但“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充满着变数,从应对未来挑战角度看,这一规划纲要中的一些内容还需要丰富和完善。

  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结构高度失衡下的经济过热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9.7%,CPI同比上涨5%。从这两个宏观指标来看,目前经济增长稳定,通胀压力不...

Read more

中国经济趋势与政策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重点应是抑泡沫、控投资、调结构、强民生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较好。

  国际经济环境将呈偏紧态势,三大发达经济体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了波折,这对中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但是,2011年的全球经济增长放慢是缺乏增长后劲的表现,不是衰退,因此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不会过于严重。

  在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仍会处于适度宽松状态,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经济的调整优化。在短期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

Read more

别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今,中国人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已有90年。90年来我们经历过三次巨变,每次都间隔30年左右,即30年必大变。1919年至1949年,中国人经历革命,建立了新国家;1949年至1978年,我们探索了近30年的现代化道路,由于存在十分严重的体制和战略问题,最终推进了1978年改革开放;此后的30年中,中国经济步入稳定的加速发展期,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而现在我们又到了新的发展路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严重问题,要求我们再有一次巨变,也就是现代化的最后一步(冲刺阶段)。

  30...

Read more

紧凑化:建立节能的工业、高效的城市


      摘要:在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情下,中国产业要想绿色,一定要围绕“紧凑化”进行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创造出节能型、紧凑型的产品,建立起节能型的工业体系。在中国的高速城市化中,城市摊大饼式地发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造成了不该有的污染。对于城市,效率是第一位的,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应是紧凑型城市。如何节能,怎样紧凑,日本提供了借鉴。  

  一、污染问题的根源在于煤炭为中心的能源结构  

      一说到空气污染,很多人就赖汽车,认为是车多、烧油多造成的,并由此反对中国发展小汽车。其实这...

Read more

中国房地产十大谎言


头号谎言:房地产是国民经济与地方最大、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应该是一种被动的产业,而不是主动性的产业,即使它在结果上对经济起着支柱性的作用,但也是被动的。房地产的支柱性体现在消费上,而不是投资上。

谎言二:大众进行房地产投资将会获得相当丰厚的投资回报。

房地产是大众消费品,绝不可能成为大众投资品。大众投资房地产不仅不会得到所谓的高回报,而且风险极大。

谎言三:利率高低是影响购房行为的重要因素,短期内调升利率对房地产增长形成较大影响。

中国的利率是浮动的,房贷一般都为二十年,即房价的利率成本取决于二十年或三十年的平均利率水平,而不是某一个时段的利率高低。买房可以节省钱但不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