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小广

遏制房地产投机的五项建议
须加提示语“房市有风险,买房须谨慎”
房地产调控贵在坚持,重在遏制三大力量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在两个大问题上不能犯大错
中国与美国都不需要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国用压迫人民币升值来解决其贸易失衡问题是开错了药方。对中国来讲,看不到人民币大幅升值的任何可以预...
中国经济近期无通货膨胀之忧
一、投资拉动物价反弹,但无通货膨胀之忧
最近两个月物价增幅有点反弹,4月和5月CPI增幅分别为1.2%和1.4%,比一季度有所反弹,这是好事,说明产能过剩及通货紧缩的压力有所减弱。但不少人却将它解读为通货膨胀压力在加大。做这种判断的最主要依据是:中国最近几年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及最近美国通胀率上升。实际情况是流动性过多或泛滥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并爆发像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那样的高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是产生通货膨胀的一个条件,但要想转化为真实的通货膨胀,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实体经济因技术进步放慢或全面性的资源供应硬短缺使供求之间存在“硬缺口”(持续地...
人民币升值缺乏长期竞争力基础(上)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呈现新一波的过热趋势,其中主要问题是投资持续过热,解决投资过度问题在短期宏观经济政策上被认为是非货币政策莫属,这里最具争论的问题是升息好,还是升值好,或者是两个同时升,我所接触到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升值最好,好像升值是解决投资过热及其结构失衡不把最恰当的钥匙。对这样的一种较普遍化的论点,我不敢苟同。我总在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人民币升值有什么好,特别是让全球人都在等待着人民币升值且不断地强化这种预期是好事吗?人民币升值真能解决我国的投资过热及结构失衡吗?升值的风险是什么及不升值会有什么样的不利影响等?甚至还这样的问:升值预期不断强化与顺差扩大和投资过热有没有关系?这...
人民币升值缺乏长期竞争力基础(下)
“避险”论的基础是经济起飞国家汇率大幅升值是一种必然规律,而一次性升值具有巨大的破坏性,所以主张先升值和慢升值,以避免落入“日元升值的不好路径”。对这种观点我有三个疑问:一是在政策选择中是不是你可以只选择好的,而能把所有负面的东西完全避开。我认为不行,因为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要固定汇率的好,却不要“去固定”的剧烈波动或巨大风险,这是不可能,最好的选择是到时采取更好的办法减少负面影响。二是“慢升值”真的能行得通吗,而且不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吗。我的观察是“慢升值”特别是有规律的(计划好的)慢升值实际是培育了一种固定的预期,甚至是不断强化的预期,结果将会更糟糕,这使国内资本和海外资本投...
过度超前发展房地产是一个战略性失误
近几年投资出现反复性过热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长期宽松的金融环境使社会资金大量过剩,而且这些资金中包括大量的国内国际性游资。大量的低成本(低利率)资金刺激了投资需求。二是体制性因素使地方政府形成过强的投资冲动。在不完善的财税、投资和金融体制下,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短期财政收入最大化对微观经济采取过强的干预,加快发展变成了加快上项目、上大项目。三对房地产发展的过度依赖。在此轮经济增长中,地方政府均把“鼓励房地产发展、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千方百计引资”作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三大“要诀”,其核心是土地与房地产的城市运营,这是投资过热的真正“热源”,资金过剩及体制因素不过是为这一“热...
中国经济要尽快摆脱“两个过度依赖”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许多矛盾都与近几年来形成的“两个过度依赖”有关,一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二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外资和出口增长。前一个过度依赖产生了对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长期过度增长问题及房价暴涨,进而造成投资过热问题反复出现,且难以调控,同时,产生投资与消费结构严重失衡、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等结构失衡问题。后一个过度依赖则造成了内外经济的严重失衡,引起贸易顺差扩大、货币供应量大量的被动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问题。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及对城市化和内需的抑制作用,我在"过度超前房地产是一个战略性失误"已做过较详细的分析,这里仅对另一个过度依赖的后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