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潘采夫

.

北京的几家书店


 

  给《安徽商报》的。 

 

三味书屋:曾风云际会过

 

在西单附近,佟麟阁路上,民族文化宫的路南,有一个座古香古色的两层小楼,让那个街道看上去异常优雅,这里就是三味书屋。在我眼里,这是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

三味书屋是一对看上去有七十多岁的老夫妇开的。丈夫姓李,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工人,文革时曾被关入牢房,他的狱友是聂绀弩。在聂绀弩的诗集里,会看到有几首是送给“李四”的,李四就是他。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老板开了这个三味书屋书店,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三味书屋成了思想流传的小小阵地,不少文化活动在这个书店举行,如《河殇》的新书发...

Read more

晚安,所有孤独的旁听生


 

    22日的《新京报》报道,在北大和清华这两座校园里,栖息着数千个旁听生,生活困窘,前途渺茫。这些旁听生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不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他有的为了考研,有的纯粹是求知,有的只想躲进这两座著名的象牙塔。
    我十年前在河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自考生在我们宿舍里蹭住,四年之后我毕业,听说他到了北大,旁听北大的课程。大概又三四年年之后,问起他的情况,同学说曾去看过他,还在北大,但他避而不见,还在门上贴了一纸条敬告来者,说他要发愤读书,无暇会友,不要找他云云。
   ...

Read more

现代丛林启示录


 

 

卡扎菲一定很悲愤,这老兄一向把自己当做“非洲之王”,充满着雄性的原始力量,却被小矮子萨科奇一记百步神拳无影掌击倒,连对方的衣襟都抓不着,什么世道!卡扎菲应该回到远古非洲,那时大家都在一大片丛林里生活,他将和萨科奇在一个小山坡上单挑,腿毛飘飘,鬣鬃飞扬,他捶打着自己的胸大肌,纵声长啸,小萨束手,众生匍匐,那才是他的快意江湖。

 作家古清生一直在神农架考察金丝猴部落,据他观察,每个金丝猴部落都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猴王是部落的领袖,所有的母猴都是他的,年轻的公猴都是工兵,老幼们跟着混吃混喝。猴王想揍谁就揍谁,想幸谁就幸谁,这是他的权力,与这些超...

Read more

一周文化盘点:首富原来是个贼?


 

  最近一段时间,我最经常看的围脖是苍井空和不加V,不加V老师以作家之资质,从事欢乐的业余爱好,而苍井空老师有着重口味的工作,却展现着雅致动人的日常生活,他们都带给我很多快乐。苍井空的书法越来越好了,她最近的作品是两幅字:“加油,日本”和“加油,云南”,让我很吃了一惊,学中国书法没多长时间,竟然进境如斯,写出了日本女孩的文化底蕴。而字里透出的关切之情,让正在拿起哄买盐取乐的我,有一点小羞愧。

本周有一些事件还有些意思。最猛的一件就是作家们又集体维权,这一回维权对象是百度。去年11月,就有22个网络作家发出声明,声讨百度文库侵权,这一回规模更大,50个作...

Read more

弗格森弄丢了他的宝贝儿


 

    当弗格森第二次搂着鲁尼的膀子微笑的时候,他心里是不是想把这个变节的胖子掐死?

  其实在那之前,罗步步进逼、弗格森软语温言的时候,在世人的眼里,弗格森就已经老了。

  我小时候生活的乡村,横行着一个流氓,我曾在村头目睹他抢劫了一个做生意的酒鬼,把脸打出血之后又拎到小河边给洗干净。他还在我们村的集市上收保护费,稍有不从者举手就扇,耳光响亮,英武非常,在我小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前几年再问他的消息,在公路边开了个饭馆,某天一伙后生冲了进去,拿枪敲着他的头,他当场就跪下了。从那以后,再没人怕他。

  弗格森执掌曼...

Read more

你烧,或是不烧


 

   

仓央嘉措的诗一直是文学小资们的挚爱,当然,哪些诗是他的哪些是伪作还没考证清楚,但这挡不住人们对他的悠悠神往。高原,佛教,活佛,情诗,这些元素放在一起,不红都难。前阵子《非诚勿扰2》里面,用了仓央嘉措的几句诗,更让仓央嘉措这个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于是,仓央嘉措又被消费了一次,“词人”,这成了他的另一个身份。

段子就这样开始了。

前几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崔巍写了一条围脖:刚收到通稿,罗中旭推新曲《见与不见》。赫然发现稿子中有这么一句话:“发现诗作与这首曲子要表达的意境如此贴近,于是罗中旭立即联系仓央嘉措,并将诗词改编为歌词,连夜进棚,一气...

Read more

《TIME OUT》 热词:解救


 

带孙费

   

带孙费,又称为有偿带孙。因女婿拖欠丈母娘带孩子费用而引发的热词走红网络。丈母娘敢把这事说出来,跟孩子们基本“邦交关系破裂了”,但我坚决支持丈母娘,凭什么当免费劳力。一个小家庭,折射出中国大变迁,传统文化正处在漫长的解体进程中,家庭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载体,正在走向分裂,孝道的境遇也是“毛将焉附”。当我们告别人身依附,就需要契约维系关系,否则就是礼崩乐坏。这就是丈母娘要“带孙费”的价值。

 

春晚钉子户

 

在春晚,一听见冯巩“想死你们了”,黄宏的特有的大嗓门,看见姜昆和他的弟子们,就想关掉电视。赵本山年年拿...

Read more

《云端》:登机牌


给《云端》的。

  

那些人
@樊少:汪峰种了10亩黄瓜,旭日阳刚到汪峰地里揪了几根黄瓜吃。还分给别人,说这黄瓜好吃。汪峰挺高兴,邀请旭日阳刚到家里一起吃。后来,旭日阳刚一筐一筐摘汪峰家黄瓜。汪峰忍了。旭日阳刚干脆摘了汪峰家一车黄瓜,推到春晚去卖,都没给钱。汪峰说,够了,以后别摘了。

  如果是个识时务的,就会顺水推舟,搞个赠歌仪式,轰轰烈烈一把,歌就算成别人的了。偏偏汪峰是个轴人,护犊子,就是不给,这我倒是佩服的。


@晃人:温家宝邀11名基层代表座谈,万科总裁郁亮竟然是代表,代表谁啊?深圳两会的时候,王荣等市领导出席政协大会发言。郁亮积极举手要发言,我看...

Read more

汪峰只不过护犊子



 

  今年春晚的时候,我竟然没有睡觉,唯一的理由就是在等待旭日阳刚。虽然我知道,背景板已经换了,舞台必将很绚烂,旭日阳刚不会在宿舍里光着膀子演唱《春天里》,但当他们拘束又投入地演唱时,我还是有一种冲动,甚至认为那首歌就是他们自己创作的。
  所以,当汪峰发出告示说,他将不再允许旭日阳刚演唱《春天里》以及他的所有歌曲,我感到了深深的失落,一个草根歌手,一个从公主坟地铁走出来的农民工兄弟要就这样陨落吗?汪峰你那么多好歌,不能胸怀宽广一点,给这对笨拙的兄弟一点好的活路吗?
  如果停留在旭日阳刚演唱《春天里》视频时的情绪,我一定坚定地站在旭日阳刚...

Read more

央视春晚:跟着大哥不轻松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结束了,但关于春晚的话题还留在热门榜。我跟朋友说,判断央视春晚哪些节目是好节目,别相信央视索福瑞,你一觉醒来,还能想起来的节目就是好节目。大年初一,我能想起来的节目除了赵本山那个“此处略去几百字”,就剩下了旭日阳刚组合唱的《在春天里》,有个叫“西单女孩”的地铁歌手,农民工兄弟跳了个街舞,其他的,印象不太深了。
    很多人除夕夜看春晚的理由是等赵本山,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等待一对农民工兄弟出现。在过去的2010年,一个叫旭日阳刚的歌手组合红遍网络,他们在简陋的宿舍里,光着上身抱着吉他,...

Read more